第164章 多事
飞舞的蜗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多事,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飞舞的蜗牛,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都说金九银十,金色的九月不光有陈平波儿子的满月酒,还有去年的燕京商品房。
去年燕京成立燕京房地产公司,在四五月份交付了一点,直到如今九月才是燕京房地产市场的爆发期。
燕京市委市政府也是笑的合不拢嘴,大幅的收入进账,那代表着能做更多的事情,很多市政工程改造计划等等都能排开。
有工开就能解决劳动力失业的问题,经济面向好那就是政绩!
由于燕京的带头大哥作用,还没等上边部署,自己就搞起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弄得中央都派人到燕京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这边学习,记录前期的问题和重点。
上次饺子酱油事件闹的满国风雨,监察这一块确实是给人大了,纪委书记也这时候准备提了一级,明年草案通过之后将正式的试点。
不过人大那边是完事了,但是公检法这三家的处理意见却还在摸索当中,甚至主任还给他送来一份意见稿让他看着。
陈平波感觉自己越来越像参谋了,自己本职工作综合规划试点倒是被放在一边。
不过产业结构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调整好,尤其是北方的重工业问题,陈平波想过趁着现在都还是国企,把一部分的重工业迁移到需要重工的南方。
同样把一部分的轻工业转移到北方,过度的集中不是什么好事,污染、物流等等都是问题。
不过这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转变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人员流动性问题。
人员不流动,那阶级就会固化,一个地方长期都是如此那就是一潭死水。
不过这种事情不是他一两个建议就能解决得掉,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另外大学扩招的事情,现在也开始在做了。
有点像陈平波往湖面丢石头带来的涟漪效应,这个事情还是中央自己提出来的,不是底下的边的提案。
应该是智囊团的提议,他们似乎感受到底下提案的天马行空,而他们有些不称职。
不过现在并没像前世那么一股脑的直接上放开,而是缓慢开放扩大名额,加大自费生的比例。
但是同样的包分配也开始逐渐取消,仿佛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降生都是固定的。
这就是腰包里有钱的效果,有钱了什么都敢上,哪怕出一些差错也没什么关系,损失的钱自己能承受。
有时候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陈平波还在弄产业规划的时候,主任的秘书李添又喊他了。
真破事都找上他了,除了公检法还能有什么事,而且这破玩意跟他综合规划试点司有屁关系。
不过政策法规司那边也是无能,你们他们连瞎捣乱都不会,连本职业务都那么拉夸,活该你们整天被其他部门怼。
陈平波刚下办公楼想开车过去,结果那边直接派车过来,还是李添直接过来接他。
陈平波有些纳闷,至于这么大阵仗吗?他又不是没去过院子,前几次去主任那里,都是他自己开车过去。
还没等陈平波过去,李添就开始催促陈平波。
“赶快上车,别让领导久等了。”
李添这话信息量很大,别让领导久等了,而不是别让主任久等了,看来是还有其他领导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