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圣纪卷之六与六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混元圣纪卷之六与六,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老子之门人辛鈃一名计然范蠡之\/师也道号文
子其着书号\/通玄眞经其先晋公子也尝请问於老君
曰何谓道德仁义礼老君曰无爲无形内以
修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与天同邻道也畜
之养之遂之长之兼利无择与天地合德也
於大不矜於小不偷兼爱无私乆而不衰仁
也爲上即辅弱爲下即守节达不肆意穷不
易操一度顺理不私枉挠义也爲上恭严爲
下卑逊退谦守柔爲天下雌立於不敢设於
不能礼也故修道则下归服修德则下从令
修仁则下不争修义则下平正修礼则下遵
敬五者皆修则家国安定此圣人之所以御
万物也无道则下叛无德则下怨无仁则下
争无义则下暴无礼则下乱五者不立而不
危亡者未之有也文子复问曰治国之本何
如老君曰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夫静以
修身俭以养生则下不扰而民不怨是以天
覆以道地载以德四时不失序风雨不爲虐
日月清明五星合度矣故爲治之本在於安
人安人之本在於足用足用之本在於勿夺
勿夺之本在於节用节用之本在於省事省
事之本在於无爲夫无爲者非谓引之不来
推之不去迫之不应感之不动坚滞而不流
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慾不
枉正术循环而举事因时而立功任下责成
举无过事名各自命类各自用事由自然莫
出於己故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犹
水行用舟山行用橇因高而田因下爲池非
吾所谓有爲也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
欲也圣人之践位者非逸乐其身也爲天下
之人强掩弱衆暴寡智欺愚勇侵怯怀才不
以相教积财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
爲一人之明不足以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
卿以辅翼之爲絶域殊俗不得被其泽故立
诸候以鎭抚之是以天无不任时无不应官
不隐材国无遗利矣是以先王之法不杀胎
不麛卵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畋豺未祭兽
置罘不得通於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於
水鹰隼未击罗罘不得张於谷草木未落斧
斤不得入於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畋孕育
不杀鷇卵不探鱼不尺不得取犬豖不期年
不得食是故万物之发若蒸气此先王所以
得时修备富国利人之道也夫水浊则鱼噞
政苛则人乱上多欲则下怀诈上多求则下
交争智诈萌生盗贼滋彰不理其本则求之
於末无异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也圣人
事省而治求寡而赡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
求而得不爲而怀保眞抱道而天下从之如
影响故曰无爲也文子曰无爲之治旣闻命
矣敢问不言之教可得闻乎老君曰天致其
高地致其厚日月照星辰朗非有言也正其
道而物自然阴阳四时非生万物者也雨露
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物自生
矣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悦
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府若无事朝
廷若无人无隐士无逸民无劳役无寃刑天
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指絶国殊俗莫不
重译而至非家至而人喻之推其诚心施之
天下而已故赏善罚恶者政令也其所以能
行之者精诚也政令虽明不能独行必待精
诚精诚形乎内而外喻於人心此不言之道
也圣人在上怀道不言而泽及万方故不言
之教芒乎大哉是以人主之思神不驰於胸
中知不出於四域怀其诚行之於心则甘雨
以时五谷蕃殖养人以公威厉不试法省不
扰囹圄空虚天下一俗莫怀奸心故精诚动
於天景星现黄龙下翔凤至醴泉出嘉禾生
河不溢流海不涌波矣若逆天暴物则日月
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乖昼冥宵光山崩川
涸冬雷夏霜天文变异国将危亡天之与人
有以相通夫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爲也不
可以强力致也惟圣人与天地合德与日月
合明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怀天心抱天
炁执冲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变易习俗人
皆迁善若生诸己谓之神化者盖行不言之
教也文子复再拜而问曰治国之本敬闻命
矣治身之本奈何老君曰来吾语汝太上养
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
也肥肌肤充腹肠闭嗜慾养生之末也人能
养其本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在内
者已得邪炁无由入夫人受天地变化而生
一月而膏二月而血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
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
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骸已成五藏乃官肝主
目肾主耳脾主舌肺主鼻胆主口头圆法天
足方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
人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
寒暑人有取与喜怒人与天地相类而爲之
主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月失行
薄蚀无光风雨非时毁折生灾五星失行国
受其殃天地之道至阔以大尚犹节其章光
爱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乆燻而不息精诚
何能驰骋而不乏是以圣人守内而不守外
夫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藏者人之精也血气
专乎内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慾寡嗜慾
寡则耳目清而视听聪达五脏能属於心而
无离则意炁胜而行不僻精神盛而炁不散
以听无不闻以视无不见以爲无不成是以
饰其外者伤其内快其情者疲其神见其文
者弊其眞须臾不忘自贤者必困其性百步
之中不忘其容者必累其形故羽翼美者伤
其骸骨枝叶茂者害其根荄是以静漠恬淡
所以养生和愉虚无所以据德外不乱内即
性得其宜静不干动即得安其位养生以经
世抱德以修年可谓体道矣夫道者陶冶万
物修治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阔广大
不可爲外折毫剖芒不可爲内始於柔弱终
於刚强治於短寡成於衆长故十围之木始
於把百仞之台始於下是以眞人体之故虚
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得天
地之道故谓之眞人夫虚无者道之舍也平
易者道之素也清静者道之监也柔弱者道
之用也纯粹者道之干也嗜慾不载虚之至
也无所憎爱平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
随时爲宜柔之至也不爲物散纯之至也是
以圣人轻天下即神不累细万物即神不惑
齐死生则意不慑同变化则明不眩静与阴
同德动与阳同波亦无所疏亦无所亲与道
爲际与德爲邻倚不杌之柱行不阙之途禀
不竭之府学不死之师故无往而不遂无之
而不通也文子再拜受教周平王问於文子
曰闻子得道於老聃今贤人虽有道而遭婬
乱之世以一人之权而欲化乆乱之民其庸
能乎文子对曰夫道德匡邪以爲正振乱以
爲治化婬败以爲朴淳使德复生天下安宁
要在一人故积德成王积怨成亡尧舜以是
昌桀纣以是亡平王用其言而天下治文子
复从老君授神丹之方遂证品仙阶矣
士成绮自楚来见老君曰吾闻子大圣人也
吾故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
息今观子非圣人也鼠壤有余蔬而弃妹不
仁也生熟不尽於前而积歛无涯老君漠然
不应士成绮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有剌於
子今吾言信而心屈直吾形而立矣吾心正
郤何故耶老君曰夫巧智神圣之人吾自以
爲脱矣昔者子呼我爲牛而我爲之牛呼我
爲马而我爲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
受则受其殃吾服常服也吾非以服有服也
於是士成绮鴈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
奈何老君曰尔容崖然而目冲然而颡頯然
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动而持
发也若机察而审智巧而睹於泰凡以爲不
信近境有人焉其名爲窃成绮慙而退
老君西游於秦阳子居邀於郊至梁而遇老
君老君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爲可教今
不可教也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
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大人仰天而叹弟
子欲请问大人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
问其过老君曰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
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闻命矣
其往也舍者将迎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
避席炀者避竈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他
日再见老君老君曰虎豹之文猿猴之捷所
以致射也子居曰敢问明王之治老君曰功
盖天下而似不自已化被万物而不恃有德
而不称其名立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
老君之弟子庚桑楚即亢仓\/子也偏得老君之道
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智者去之其妾
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爲使
居三年畏垒大壤其民相与言曰庚桑子吾
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
乎胡不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闻之
南面而不释然曰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
而万寳成岂无得而然哉吾闻至人尸居环
堵之室而百姓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
民而窃窃然欲俎豆予於圣人之间吾是以
不释於老聃之言南荣趎问曰趎之年已长
矣将恶乎托业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
使汝思虑营营趎曰目之与形吾不知其异
也而盲者不能自见耳之与形吾不知其异
也而聋者不能自闻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
也而诳者不能自得形之与形亦以辟矣而
物或间之欲相求而不相得今谓趎曰全汝
形抱汝生无使思虑营营趎勉闻此道达於
耳矣庚桑子辞尽曰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
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鸡之与鸡其德非
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材有巨细也今吾
材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耶南荣趎
乃籯粮七日七夜至老君所老君曰子自楚
所来乎趎曰唯老君曰子何乃与人偕来之
衆也趎惧然顾其後老君曰子不知吾所谓
乎趎俯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
吾问老君曰何谓也趎良乆复问曰不知乎
人谓我朱愚知平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
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已我
安逃此而可乎此三言者趎之所患愿因楚
而问之老君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固已
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何规规然若丧父
母揭竿而求诸海也汝亡人哉罔罔乎汝欲
反其情性而无所自入可怜哉南荣趎请就
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而复见老
君老君曰汝自洗濯孰哉郁郁乎然而其中
津津乎犹有恶也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将
内揵内韄者不可谬而捉将外揵外内韄者
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趎曰里人
有病里人问之病者能言其病然病犹未病
也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者也趎
之愿闻卫生之经而已老君曰而能抱一乎
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
已乎能舍诸人求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
乎能儿子乎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终
日视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终日握而手不
掜共其德也行不知其之居不知所爲与物
逶迤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也已趎曰然则
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
者也夫至人相与交食于地而交乐于天不
以人物利害相撄不相与爲怪不相与爲谋
不相与爲事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是谓卫生
之经已曰然则是至乎曰未也吾故告汝曰
能儿子乎儿子动不知所爲行不知所之身
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
福亦不来祸福无有乌有人灾趎再拜致谢
而去精神晓灵十日不食如享太牢智略天
地察分秋毫
定王问老君曰方今在世神仙可得知乎老
君曰东岳有展禽先生南岳有匡续先生西
岳有尹喜北岳有皇人中岳有古先生即余
是也续字子孝老君之弟子也修道於卢山
七百年至烈王时白日登仙王闻其名遣使
徴之使者诣其所空存靖卢因奏请以南嶂
山爲靖卢山复以先生姓呼爲匡阜
按尔雅释名云土山曰阜此山本名南嶂
言上有三天嶂也古祀潜山爲南岳而以
南嶂爲储福故亦呼南岳汉武帝元封五
年巡狩祀名山大川射蛟浔阳江中顾问
此山何神主之刘歆奏曰匡续先生得道
於此帝因命立祠於虎溪旧隐列于祀典
至东晋桓伊守九江好奉释氏乃从鴈门
僧慧远之请徙先生祠於山口而以其地
爲僧居今东林寺是也
先生上昇之後老君授以眞人之位令主吴
楚水旱乃赐以主瘟之印统摄八部瘟神俗
因号爲和瘟匡阜先生
宋朝建中靖国元年九月勑封靖明眞人
遇祈禳例降御前视版遣郡官诣观行礼
敬王十七年戊戌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
老聃博古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
吾师也今将往焉敬叔曰谨受命乃言於鲁
君曰臣受先君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後灭於
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国而授厉公及正考父
佐戴武宣三命益恭载诸鼎铭臧孙讫有言
圣人之君若有当世则必有明达焉孔子少
而好礼其将在矣属臣必师之今孔子将适
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
君盖以乗资之臣请以往公曰诺乃遗孔子
车一乗马二疋僮一人与敬叔俱明年至周
见老君老君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
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也老子曰子恶乎
求之哉孔子曰求之度数五年而未得也曰
子又恶乎求之曰求之阴阳十有二年而未
得也老君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
於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
使道而可以告人而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
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其不可者
无他也中无主而不立外无正而不行由中
出者不受於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於
中圣人不隐孔子退无何复见老君拜而问
曰今者宴闲敢问大道老君曰君子得时则
驾不得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
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盈梁多欲
态色与淫志皆无益於子之身吾之所告子
者若此而已他日又见老君而语仁义老君
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蚤虻潜
肤则通夕不寐矣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则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
矣禽兽固有群矣物植固有立矣吾子欲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