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打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龙椅余温,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用钱打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孝陵神道上,烟尘弥漫,巨大的塌陷深坑如同大地狰狞的伤口,吞噬了部分宏伟的陵寝,也吞噬了短暂的喘息之机。锦衣卫带来的噩耗如同冰水浇头,让刚刚逃离地宫崩塌的周贵妃、朱镜静与张清衍瞬间如坠冰窟。

瓦剌兵锋直指居庸关!京师震动!

“也先...他怎敢?!”周贵妃抱着熟睡的幼帝,声音因惊怒而颤抖。景泰元年京师保卫战的惨烈记忆尚未褪色,烽火竟又重燃!她下意识地望向北方,仿佛能听到铁蹄踏碎山河的轰鸣。深儿才刚脱离秽气侵蚀,这摇摇欲坠的江山,这内忧外患的危局,要如何支撑?

朱镜静的脸色比孝陵的汉白玉还要冰冷。她凝视着深坑下尚未完全平息的能量乱流,那道象征第九位镇守者空缺的漆黑漩涡虽因崩塌暂时被掩埋,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玉泽大阵根基的动摇、深渊秽气的反扑、乃至天灾般的陵寝陆沉——无不昭示着时间已所剩无几。九帝镇渊,缺一不可。景泰帝朱祁钰的帝魂,必须归位!

“立刻回宫!”朱镜静当机立断,声音斩钉截铁,“第九位镇守者,必与景泰帝位格相关。其线索,只能在紫禁城,在他最后执政、龙气最浓郁之处寻找!”她目光扫过张清衍,“张道长,你的伤?”

张清衍捂着胸口,脸色灰败,但眼神锐利如初:“死不了!寻不到第九位,大家一起完蛋!走!”他挣扎起身,从怀中摸出几颗腥苦的药丸吞下,强行提振精神。

一行人带着幼帝和玄黄幼龙,在锦衣卫残兵的护卫下,策马狂奔回京。沿途所见,人心惶惶。城门口聚集着大批试图涌入的流民,哭喊声、咒骂声不绝于耳。守城兵士如临大敌,盘查森严,空气中弥漫着大难临头的恐慌。紫荆关失守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蔓延,居庸关告急的烽火仿佛已在远山点燃。

**乾清宫东暖阁**

殿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幼帝朱见深被安置在重新加固的摇篮中,由心腹宫女严密看守。玄黄幼龙盘踞在侧,龙躯上玉光流转,努力净化着从孝陵带回的、萦绕不散的淡淡秽气,但它自身也显得有些萎靡,显然地宫崩塌和大阵失衡对它影响不小。

周贵妃褪去沾满尘土的外袍,换上一身素净宫装,拇指上的玉扳指温润依旧,但内壁“长相守”三字似乎比之前更加深刻。她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着一幅详细的大明舆图,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瓦剌可能的进军路线,最终停在“居庸关”三字上,指尖冰凉。

“娘娘,”心腹大宫女低声禀报,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惶,“宫外传来消息,不少勋贵大臣的府邸已在悄悄转移家眷细软...还有流言说...说陛下年幼,难以承嗣,恐...恐国祚有变...”

周贵妃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国难当头,这些人想的不是同舟共济,而是如何保全自身,甚至...动摇国本!深儿才刚刚稳定下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尖利的通传:“兵部尚书于谦、司礼监掌印太监兴安求见!”

周贵妃精神一振,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快宣!”

于谦与兴安疾步而入。于谦一身绯袍风尘仆仆,显然是刚从城防一线赶来,眉宇间是化不开的凝重与疲惫,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目光锐利如鹰。兴安则面色苍白,捧着几份紧急奏报的手微微颤抖。

“臣于谦(奴婢兴安)叩见贵妃娘娘!”

“免礼!”周贵妃急切问道,“于尚书,北边军情究竟如何?居庸关可能守住?”

于谦沉声道:“回娘娘,瓦剌太师也先亲率精骑五万,绕道古北口,突袭紫荆关得手。其前锋阿剌知院部万人,已抵居庸关外三十里扎营,游骑四出,关城告急!宣府总兵杨洪正率部星夜驰援,然路途遥远,恐需两日方能抵达!”

“两日...”周贵妃心往下沉。居庸关守军能撑两日吗?

“娘娘,”兴安的声音带着哭腔,递上奏报,“这是通政司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大同、宣府多处军堡遭遇小股瓦剌骑兵袭扰,粮道有被切断之虞...还有...京师粮价一日三涨,已有奸商囤积居奇,市井骚动...”

内忧外患,如同两座大山压顶而来。周贵妃感到一阵眩晕,强撑着才没有倒下。她下意识地看向摇篮中的幼帝,孩子睡得并不安稳,眉心那点被方孝孺浩然正气点化的金色印记微微闪烁。

“于尚书,”周贵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城防、粮秣、军心,一切调度,本宫与陛下皆托付于你!凡有需旨意之处,本宫即刻用印!京师存亡,系于尚书一身!”

于谦撩袍跪地,声音铿锵如铁石撞击:“臣于谦,受命于危难,敢不效死?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请娘娘与陛下宽心,臣定竭尽全力,护我京师周全!”他抬头,眼中是决死的意志,“然臣有一请,值此非常之时,请娘娘速请太后移驾深宫,暂避风头,以免...以免宵小借机生事!”他意有所指,显然也听到了宫中不稳的流言。

周贵妃心中一凛,明白于谦的顾虑。孙太后虽死,但其党羽未必肃清,国难当头,若有人借太后之名行废立之事...

“本宫明白。兴安,传本宫懿旨,请太后于慈宁宫静养祈福,无旨不得擅出,一应供奉如常。加派可靠人手‘护卫’!”周贵妃眼中闪过一丝冷厉。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

于谦与兴安领命匆匆而去,乾清宫再次陷入压抑的寂静。周贵妃疲惫地揉着额角,目光落在舆图上,心思却飞到了朱镜静和张清衍那边。

他们,能找到第九位镇守者的线索吗?

**奉天殿**

这座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宏伟殿堂,此刻空旷而冰冷。巨大的蟠龙金柱沉默矗立,穹顶藻井的彩绘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不清。朱镜静与张清衍避开守卫,悄无声息地潜入。

“景泰帝最后在此临朝,龙气最盛之处,若有帝魂残留或与帝位相关之物,必在此殿!”朱镜静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她腰间残缺的玉符散发着柔和的玄黄光晕,如同指南针般感应着大殿内残余的龙气波动。

张清衍手持罗盘,口中念念有词,步履蹒跚地在大殿内搜索。他胸前的伤口仍在渗血,脸色愈发难看。“龙气...驳杂不堪...有英宗复辟后的冲撞...有...深渊秽气的微弱侵染...”他眉头紧锁,罗盘指针疯狂摇摆,难以定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我是踏脚石

废材经纪人与系统的娱乐圈重生

11号观察者

社畜摔一跤跨了个宇宙

姓李的九月

罢免纳什!篮网三巨头建立王朝!

囧人囧事

神女降临,谁惹谁遭殃

我爱吃冰激凌

暗夜迷城

南彝丑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