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辽宁省《营口市》,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学海无涯乐作舟,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营口市,地处辽宁省南部,位于东北松辽平原南部,渤海辽东湾东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是中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它西临渤海辽东湾,与葫芦岛隔海相望;北与盘锦、鞍山为邻;东与鞍山接壤;南与大连相连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1°56′至123°02′之间,北纬39°55′至40°56′之间。市域南北最长处111.8千米,东西最宽处50.7千米,总面积5427平方千米。营口市现辖4个区,分别是鲅鱼圈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代管2个县级市,即大石桥市、盖州市 。全市有38个乡镇,其中35个镇、3个乡;644个村委会;27个街道办事处;190个社区居委会 。2023年末,营口市户籍人口224.9万人。市政府驻西市区新联大街东1号。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营口市历史极为悠久,其所处的行政区划可追溯到26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营口市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尧、舜时代,营口属青州、营州;夏、商、周时期,先后属青州、营州、幽州管辖;战国时期,燕国统治今辽宁省,营口属辽东郡;秦统一中国后,营口地区仍属辽东郡。

汉朝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今营口南部熊岳置平郭县,在今大石桥市置安市县,在今盖州市置文县,这是营口地区最早的县级建制。东汉末年,中原大乱,之后中国北方陷入民族政权分割的局面,今营口地区曾先后经历公孙政权、前燕、前秦、后燕的统治。

东晋太元十年(385年),鲜卑族的后燕政权移平州治所于平郭,管辖辽东郡、玄莬郡、辽西郡、昌黎郡、乐浪郡、带方郡,这是营口地区唯一一次设置管辖今整个东北地区、河北省东部以及朝鲜大同江以西广大地区的地方政权。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克建安、安市等城,收复辽东;唐总章元年(668年),置建安州都督府(原平郭故城,府治在今盖州城老城区)和安市州(今大石桥市海龙川山山城)。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在辽宁境内设东京路、咸平路和北京路,今营口地区属东京路。1195年改辰州为盖州,下辖汤池县(今大石桥市汤池镇内)、建安县(今盖州市区)、秀岩县(今岫岩县)、熊岳县(今熊岳镇)。元太祖元年(1206年),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即元太祖,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62年,设盖州路(今盖州市)管辖辽南各县。1269年,降盖州路为盖州,并熊岳、汤池、秀岩入建安县,属盖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在辽宁境内设辽阳路、沈阳路、广宁府路及开元路、西部大宁路,今营口地区属辽阳路。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废州置卫”,改设盖州、复州卫。属盖州境内的有盖州城、熊岳城、永宁监城和五十寨堡等其他9座城堡,并设有为数众多的墩台。盖州城是营口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盖平县,隶奉天府。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政府在营口设置奉锦山海关兵备道,同年营口开港,商业异常繁荣,商号急剧增多,街巷不断扩充。此后历经多次行政变革,1938年5月,日伪政权将营口县改称营口市,下设8个区。1945年10月20日,营口市第一次解放,成立营口市民主政府;1948年11月2日,营口最后解放,当日恢复市民主政府;1949年5月1日,营口市民主政府改称为营口市人民政府。1992年,盖县改为盖州市(县级),营口县改为大石桥市(县级)。2004年1月,盖州市的熊岳、芦屯、红旗三镇划归鲅鱼圈区管辖 。

营口市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金牛山古人类遗址距今约28万年,见证了辽河流域最早的文明。150余年的开埠通商历史,让这里成为多民族聚居和文化交融之地,形成了既具历史底蕴又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在这片土地上,还孕育出了许多历史人物,金代诗人王庭筠,其诗词作品风格独特;近代爱国词人、《苏武牧羊》词作者蒋荫堂,以其饱含爱国情怀的作品激励着无数人;书法大家沈延毅,其书法艺术造诣极高,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评书泰斗袁阔成,凭借精彩绝伦的评书表演,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书画家冯大中,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书画界独树一帜。

自然风貌与地理特点

营口市地形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的态势,东部为山地,山峦起伏,森林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是徒步、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中部为丘陵,地势相对和缓,分布着许多果园和农田,每到水果成熟季节,果香四溢;西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农业产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营口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光照充足,这样优越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为7 - 9.5°c,≥10c天数为175 - 180天,≥10c积温在3300 - 3670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 - 10c以上,1月平均最高气温为 - 3 - - 4c,属暖温带。沿海、平原、丘陵一带温度稍高,东部山区略低。年降水量为670 - 800毫米,雨量适中,降雨量最高的月份是七月,最少的月份是二月。雨量地域分布是东南部山区雨量较多,西北部沿海平原及丘陵一带降水较少,由东南向西北部递减。日照时数为2600 - 288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分布特点是沿海地带多,东部山区少,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风向多为西南风和南风,风速多为4 - 5级。

境内有大、中、小河流150余条,这些河流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这片土地和人民,还形成了独特的水系景观。大辽河在营口西流入海,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美丽迷人的夕阳入海景观,落日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一美妙瞬间。

经济发展状况

营口市第一产业以水产、水稻、水果、畜牧、蔬菜为五大主导产业。营口是国家优质稻谷基地,营口大米闻名遐迩,早在清朝时期就因其籽粒饱满、洁白光亮、口味纯正而成为贡米。在2019世界高端米业大会上,营口市渤海米业“越光”和鹏昊米业“一目惚”精品稻米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水果种植也颇具规模,产出的水果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水产养殖业发达,各类海鲜产品丰富多样,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全国各地。

第二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镁质材料、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其中,镁质材料产业优势显着,已探明地下矿藏39种,菱镁石、滑石、硼石储量居全国前列,菱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镁质材料产量居亚洲第一,世界上60%的钢铁企业高炉使用的耐火砖都来自营口,被誉为“中国镁都”。汽保产业享有“中国汽保业摇篮”的美誉,现已成为中国汽保设备的最大生产基地,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超过85%,销往3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汽保产品出口总额43%。1966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汽车万能试验器,1990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轮胎动平衡仪,产业规模居全国第1位。营口还是全国四大乐器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开始发展乐器产业,中国第一架音乐会演奏钢琴诞生在营口。

第三产业中,港口贸易是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营口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货物运输枢纽,在连接东北内陆与国内外市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运输航线不断拓展,与国内外众多港口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往来。旅游业发展也十分迅速,随着当地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营口观光旅游,带动了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024年,营口市地区生产总值15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旅游景点与民俗风情

营口市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河、林、泉、寺”交相辉映,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 山海广场:营口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感受海风的吹拂。广场的建筑风格独特,与大海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海边沙滩细腻柔软,海水清澈见底,是夏日避暑、游泳、休闲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还可以乘坐游船出海,近距离感受大海的魅力,欣赏海上风光。

- 望儿山:以母爱为主题,其传说感人至深。相传很久以前,一位母亲为了等待出海打鱼未归的儿子,天天站在山上眺望,最终化作了一尊石像,这便是望儿山的由来。这座山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敬仰,尤其是母亲节时,作为中国唯一的母亲纪念馆,营口望儿山慈母馆更是成为敬母和祈福圣地 ,人们在这里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山上还有许多与母爱相关的雕塑和建筑,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 白沙湾黄金海岸:拥有优质的海滩,沙质洁白细腻,海岸线绵长。这里的海水浴场设施完备,游客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进行各种水上活动,如冲浪、帆板、沙滩排球等。周边配套的度假酒店和民宿也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让游客能够充分放松身心,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 楞严禅寺:东北四大禅林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禅寺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香火旺盛。寺内环境清幽,古树林立,是信众朝拜和游客参观游览的胜地。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领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 辽河老街:是营口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许多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这些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特色。漫步在老街上,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能够感受到营口曾经的繁华与沧桑。街上有许多特色小店,售卖着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纪念品,品尝地道的营口小吃,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 赤山旅游景区:位于营口市东南部的盖州万福镇赤山村,距盖州城40公里,距营口市75公里。这里群峰环绕,山峦叠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赤山以峰奇、洞异、泉清、石怪、寺古而闻名,有仙人台、五洞峰、旋门峰、天桥峰、天池峰,五座山峰巍峨耸立,各具特色。山上还有众多天然洞穴,如穿心洞、背阴洞、朝阳洞、月亮洞等,洞内景色奇特,令人称奇。此外,赤山的清泉潺潺流淌,水质清澈甘甜,其中“三清潭”的泉水更是终年不涸。景区内的石景也十分独特,有金蟾出水、黄雀观天、大圣拜母等景观,栩栩如生。赤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始建于唐代的石峰寺,香火鼎盛,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营口的民俗风情也别具特色。盖州高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形式活泼多样,舞者们踩着高跷,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如跳跃、翻滚、劈叉等,同时还伴有精彩的舞蹈和演唱,极具观赏性。盖州皮影戏同样历史悠久,以其精美的皮影制作、独特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而闻名,通过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还能看到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等民俗表演,热闹非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特色美食

营口的美食以海鲜和地方特色小吃为主,独具风味。

- 咸泥溜:这是一道极具营口特色的海鲜美食。泥溜是一种生长在海滩泥涂中的贝类,味道鲜美。制作咸泥溜时,通常将泥溜洗净后,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让其吐尽泥沙,然后加入葱姜蒜、辣椒等调料进行烹饪,可采用凉拌、辣炒等多种方式。凉拌的咸泥溜口感清爽,保留了泥溜的原汁原味;辣炒的咸泥溜则香辣可口,让人食欲大增。

- 营口对虾:营口是中国对虾的重要产地之一,营口对虾个头大、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可以清蒸、白灼、油焖等,清蒸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对虾的鲜美和营养,白灼的对虾口感清爽,搭配上特制的蘸料,别有一番风味;油焖对虾则色泽红亮,虾肉鲜嫩多汁,甜咸适中,深受食客喜爱。

- 盖州焖子:盖州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以红薯淀粉制成的焖子为主料,将焖子切成小块,放入平底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芝麻酱、蒜汁、辣椒油、海鲜汁等调料拌匀。煎好的焖子外酥里嫩,口感筋道,各种调料的味道相互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 营口烧烤:具有独特的风味,以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烤制方式而闻名。烤串种类丰富多样,有羊肉串、牛肉串、鸡翅、海鲜等,烤制时注重火候和调料的运用,烤出的串香味四溢,肉质鲜嫩多汁。此外,营口烧烤还有特色烤海鲜,如烤生蚝、烤扇贝等,将海鲜的鲜美与烧烤的香味完美结合,深受当地人及游客的喜爱。

辖区简介

鲅鱼圈区

鲅鱼圈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营口市南部,是营口市的新兴城区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里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之一。鲅鱼圈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山海广场、月亮湖公园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山海广场的观景台是俯瞰大海的绝佳位置,月亮湖公园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有湖泊、绿地、游乐场等设施,适合全家游玩。鲅鱼圈港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之一,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在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港口物流、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站前区

站前区是营口市的中心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的中心。这里商业氛围浓厚,有众多商场、超市和商业街,如东升市场、财富广场等,是市民购物、休闲的好去处。交通十分便利,哈大铁路、哈大高铁、沈大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营口火车站也位于此,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教育资源丰富,有多所中小学和职业院校,为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文化设施完善,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西市区

西市区位于营口市西部,濒临渤海辽东湾。这里是营口市的发祥地,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辽河老街就坐落于此。西市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同时,注重城市环境建设,沿海地带打造了美丽的滨海景观带,如西炮台遗址公园,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海景,还能了解到营口的海防历史。西市区还在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论攻略病娇反派的100种方法

芒芒雪媚娘

禽满四合院:入职保卫处,击毙贾东旭

清蒸大白蛆

千面追妻:逾朝的火葬场通关实录

霉球球儿

特种兵之女主的军旅生涯

熊熊头疼

九龙夺嫡:从废柴皇子到永恒天帝

我吃青苹果

首长,你家崽崽又去他国搬库房了

墨月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