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辽宁省《锦州市》,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学海无涯乐作舟,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探秘锦州:辽西走廊的魅力之城

锦州,这座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城市,它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扼守辽西走廊的东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区域的交通要冲。锦州地域总面积平方公里 ,下辖北镇、凌海2个县级市,黑山、义县2个县,以及凌河、古塔、太和3个区,另外还有经开区、高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这座城市不仅是辽宁西部的区域中心,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常住人口266.8万,城区人口超过110万。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锦州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100年的建城史,其历史发展轨迹犹如一幅宏大的画卷,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与变迁。

夏商周时期,锦州属于冀州、幽州地域;春秋战国时,归燕国辖地。燕击败东胡后推行郡县制,秦、西汉时这里属辽西郡,设置徒河县。此后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直至南北朝时期,锦州的行政区划虽有变化,但始终在中原政权的统治范围内。到了隋代,锦州先属辽西郡,后改属柳城郡,称泸河镇。唐代时,属河北道营州总管府燕州,治泸河县。668年后归属安东都护府,为汝罗守捉城。

辽代是锦州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锦州之名自此开始,治永乐县。金时属北京路,仍治永乐县。元朝时属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治锦州。明朝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置广宁左中卫屯。清朝时,锦州属奉天省奉天府,康熙元年并广宁中、左、右三屯卫为锦县。康熙三年6月置广宁府,锦州属广宁府,同年12月裁广宁府设锦州府,治锦州,宣统三年裁县归府。

民国时期,锦州属辽沈道、奉天省,后属辽宁省。1913年撤锦州府设锦县,日伪时期属奉天省。1934年日伪设锦州省,伪锦州公署驻锦县。1937年始置锦州市,市、县分治,伪市、县公署均驻锦县。1945年8月锦州市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人民政权,热河省辽西专员公署;1945年末属国民党辽宁省;1949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辽西省,省政府驻锦州;1954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锦州市属辽宁省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锦州见证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商周时期,这里是孤竹国辖区,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开始在此交融。明清时期,着名的明清松锦大战在此爆发,这场战役成为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清军由此进关问鼎中原,锦州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锦州还与许多历史人物紧密相连。前燕立国奠基人慕容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他政事修明,爱护人才,向往汉族文化,终止与中原汉族的敌对状态,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鲜卑慕容部的封建化进程。在他的努力下,士大夫和民众纷纷归附,为前燕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慕容皝是慕容廆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333年,慕容皝以平东将军继其父之位统领辽东,337年自称燕王,建立前燕,定都大棘城。

执政契丹27年的萧太后,名萧绰,小名燕燕,其发祥地在医巫闾山西麓宜州(今义县)。她是中国北方民族政权中着名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摄政临朝27年,文韬武略出众,多次发动对宋战争。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时期。

中国提出经度概念第一人耶律楚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九世孙,蒙古汗国大臣、杰出政治家。三岁丧父后,他随母杨氏定居义州弘政(今锦州义县复兴堡)。耶律楚材不仅政治才能卓越,还旁通天文、地理、律历等知识。他主张用孔孟之道治国,任用儒士担任各级官吏,为蒙古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促进蒙古贵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人。

道教武当派宗师张三丰,相传是武当拳和太极拳等道教武术的创始人。据明史记载,他是辽东懿州梁鱼务人,即今锦州市黑山姜屯镇土城子村人。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了三丰派,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其道家思想和武术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坚守民族大义的张作相,清代光绪七年(1881年)出生于锦州义县南杂木林子村。1924年,他担任吉林省督军兼省长。1928年2月,面对日本侵略者提出签署“满蒙新五路”铁路承造合同的要求,张作相坚决抵制,拒绝签约,在大是大非面前深明大义,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

二、城市风貌与特色

锦州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山海福地”的美誉。境内的医巫闾山、大小凌河等自然风光与渤海的波澜壮阔相互映衬,山水一色,美不胜收。锦州古时采桑织锦,精制的锦衣锦缎专供皇家使用,因而又被誉为“锦绣之州”。

锦州是一座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城市,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从建筑风格到生活习俗,从艺术创作到饮食文化,都能看到不同文化元素的交织。回族的清真炸糕、满族的驴打滚和糯米团子、朝鲜族的辣白菜和打糕、蒙古族的奶皮子等特色美食,构成了锦州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民间刺绣、少北拳、锡雕等10项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些都是锦州多元文化的生动体现。

三、必游景点与景观

(一)历史遗迹

1. 奉国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东街18号,是我国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其大雄殿气势恢宏,七铺作斗拱硕大豪劲,展现出11世纪中国建筑的高超水平。殿内七佛塑像神态庄严,建筑彩画精美绝伦,其中42幅飞天为男相,颇具唐代遗韵,精美程度可与敦煌媲美。梁架上遗存的2400多平方米彩画更是珍贵无比,与七佛塑像、建筑本身并称奉国寺三绝,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辽代佛教文化的昌盛。

2. 广济寺古建筑群:坐落于锦州古塔区,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松树的掩映下显得幽静典雅。建于距今近千年辽代的广济寺塔,是辽西地区最高的古建筑,也是锦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对于许多锦州人来说,看到广济寺塔就如同看到了家,它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回忆,见证了锦州的历史变迁。

3. 万佛堂石窟:北魏时期的艺术瑰宝,位于锦州义县。石窟内雕刻着众多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北魏时期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佛教文化的繁荣。石窟的墙壁上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题记,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了解北魏时期佛教传播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二)自然风光

1. 笔架山:地处锦州市太和区渤海大街1号,是道教名山胜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潮汐绘就的天桥奇观,随着潮涨潮落,一条神奇的“天桥”会在大海中时隐时现。潮起时,海水淹没天桥,笔架山成为一座孤岛;潮落时,天桥露出水面,连接着陆地与笔架山,游客可以步行登上笔架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登上笔架山,俯瞰整个锦州湾的壮观景象,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三清阁有中国海上唯一的盘古造像,更增添了笔架山的神秘色彩。

2. 医巫闾山:被誉为“中国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山峰峻秀,景观奇特。这里自然风光旖旎,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层林尽染,枫叶如火,如诗如画;冬天,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医巫闾山不仅自然景观迷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碑刻,是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3. 北普陀山: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邃丰厚,享有“关外第一佛山”的美誉。这里树木繁茂,空气清新,环境清幽。山间的古刹梵音袅袅,禅意十足。游客可以在这里聆听佛教梵音,感受宁静与祥和,也可以漫步山林,欣赏自然风光,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

(三)红色景点

1.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锦州市凌河区北京路五段1号,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红色基因库。馆内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场景复原等形式,生动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逼真的战争场景、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游客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畏精神。这里不仅是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激励着后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牤牛屯指挥所旧址:作为辽沈战役的重要历史遗迹,牤牛屯指挥所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旧址内的房屋和设施保留了当年的风貌,斑驳的墙体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战斗故事。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凝视着这些历史遗迹,想象着当年指挥者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场景,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论攻略病娇反派的100种方法

芒芒雪媚娘

禽满四合院:入职保卫处,击毙贾东旭

清蒸大白蛆

千面追妻:逾朝的火葬场通关实录

霉球球儿

特种兵之女主的军旅生涯

熊熊头疼

九龙夺嫡:从废柴皇子到永恒天帝

我吃青苹果

首长,你家崽崽又去他国搬库房了

墨月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