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赵白杨的任务
我在淄博吃烧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赵白杨的任务,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我在淄博吃烧烤,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虽然一群抵抗军士兵穿着女工的劳保服训练多少有点辣眼睛,但是至少穿上了衣服,而且形象也统一了不是?
所以赵白杨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接下来就是进行战术训练了。
以前抵抗军士兵是不知道什么叫战术的,他们能听懂的战术只有两个字:“冲”和“撤”,至于怎么冲,怎么撤,全凭个人领悟,运气好点的能多活几次战斗,运气不好的不管冲锋还是撤退,都得死在路上。
赵白杨传授的战术其实也很简单,不简单一点这些没人有文化的“野人”也听不懂,总结起来也是一句话: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奸。
这一点抵抗军们倒是学得挺快,打的赢就上,打不赢就跑他们还是能听懂的。
只不过让他们学习使用武器就遭了罪了,倒不是他们不会打枪,而是根本没有维护枪支的习惯,而营地又在热带丛林之中,枪支使用过后不维护会很快生锈,这让赵白杨非常苦恼。
后来没办法,赵白杨就制定了一个起早操先检查枪支的规定,只要发现当晚没有对自己的武器进行维护的立即进行体罚。
这一招很有效果,主要是李有国的祖传铜鞭太猛了,谁挨上一下都得残废,好在大龙头也不是经常用这件武器,只有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才会打死了事。
李有国平时用的武器主要还是一根“教鞭”,这是用马尾巴编织成的玩意儿,抽在人身上一下一条血印子,谁挨过都会永生难忘。
李有国对抵抗军的士兵就是这么残暴,在这个地方讲道理是没用的,只有铁血手腕才能收服人心,这也是李有国这支部队都吃不上饭了还能不散架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赵白杨主要关注的事情就是根据地建设了,只靠援助,自己躺平是不行的,只有建设好根据地才能使得抵抗军真正发展壮大。
而且抵抗军也需要经济循环,否则就会坐吃山空,所以整天躲在密林里是没有前途的。
抵抗军训练完毕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周边的各个乡村,事实上倭国人也不会把军队驻扎在乡村里。
他们只需要把倭国人委任的村长“争取过来”,让他们当一个两面派就行了。
抵抗军用补给与村民们交换物资,而村民们则向抵抗军提供情报和人口,这样即使抵抗军在战斗中有损失也可以及时补充。
对于罪大恶极的奸佞,抵抗军则予以坚决镇压,而且对于前来扫荡的倭军给予有力回击,然后迅速退入密林,坚决不打持久战和阵地战。
随着抵抗军这种潜移默化的扩张,抵抗军控制的地盘逐渐扩大,有了回旋空间和情报来源之后,抵抗军的活动就更加方便和频繁了。
各处抵抗军的行动让倭国驻军苦恼不已,但是现在面临“人道救援军”这个大敌,他们根本不敢抽调力量离开中心城市去乡村扫荡,这就使得升龙国出现了两个世界:倭国控制的城市和抵抗军控制的乡村。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倭国上层渐渐品出一点味来,那就是只要倭国军队不下乡,抵抗军就会和他们相安无事,甚至还可以互通有无、搞点经贸往来什么的。
若是在以往倭国人是觉得不会咽下这口气的,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当下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