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冬忆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困冬忆M,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啊!遵命爹爹,儿子这就来了!”

朱标忙不迭应道,

然后扭回头对着朱英微笑说:

“老爷子催促了,我就先走了,你自己回吧。”

朱英微微点头示意放手让他离去。

“好。”

随后朱标点了一下头转身迅速赶往前面朱元璋所在的所在。

目送一阵后,朱英也无意呆立此地继续目送,于是准备调头返回酒店之中。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孩子啊,为父先撤啦,改天带你爷爷一同再来看你玩啊!”

朱英闻言当场愣住。

回神片刻间只觉额头青筋直蹦。

看着那边朱标一脸欢快挥手致意继而兴冲冲离别的身影,怒从中生。

“太过疏忽,这位和那位糟老头果然父子血脉相连,套路同样深沉得可怕。”

“哎,下回绝不能再被那对父子算计了,总得想个法子把面子挣回来不可。”

说完这话,他便迈步走进酒楼之内。

……

自清晨出门,先见证了吕梁的公审,继而在天下绝味逗留许久。

当大明皇帝和太子殿下返回皇宫之时,已是黄昏将近。

毋庸置疑,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一踏进宫门,首站必定是奉天殿。

因为那里安眠着他生命中的挚爱。

穿越广袤宏伟的白玉汉石广场,沿着十二龙雕像排列而成的神道行进,穿过度身盔甲的羽林护卫,最终踏入奉天殿的大门。

朱元璋与朱标缓步入内,来到了一具由金丝楠木打造的棺椁前。

只见一位跪倒在地,另一位则轻抚棺椁,二人都默然无言。

“妹子啊,你亲自抚养成人的英儿今日在我们父子俩面前低下了头。”

“这也应验了你的期望——标儿作为他的父亲接纳了他,而我,成了他的祖父。”

“不过呢,有件事我觉得非得跟你说一说。

今天标儿出宫无意中去了那小子开的酒楼,

两人竟然一见如故,还要结拜为兄弟,真是让老夫听了个满堂彩。”

“当时我就吓了一跳,如果真的让他们彼此盟誓成为兄弟,后果可真不堪设想。”

跪在地上的朱标听到父亲讲述这件让自己脸红的事情,满面窘态。

“所幸我当时及时出现,拦住了他们俩。

当时的局势简直紧张到极点,再晚一步,他们就要洒下酒水拜祭天地了。

想想看,你亲生的儿子竟然打算跟你养育的孙子拜为兄弟!哈哈哈哈,这事是不是够滑稽?

想必你在天上也忍不住发笑吧?肯定还露出了年轻时候让我心驰神往的笑容。

说句实在话,如今连你笑的模样都有些记不清了。

你怎么能这么早就舍下我和儿子孙儿而去?将来我要是再娶,你在上面怕是要骂死我了罢。

哈哈哈,别生气啊,咱就是开个小玩笑,其实我是不敢做任何负你的事情的。

你是我的命根子,这辈子唯一克我的人啊!”

朱标静跪地上,目睹自己的父亲——昔日霸气凛然、一声令下引千军万马赴汤蹈火的开国明君洪武帝——竟哭笑着涕泪横流。

父亲的笑声里透着欢乐,然而眼泪中饱含着悲伤。

明明如此矛盾的两种情绪,但在朱标眼中却又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因为此时的他也忍不住泪湿双眼,笑了又哭。

娘亲啊,但愿您在九天之上可以保佑您的儿子和您的皇夫一切顺遂。

我们,太想念您了啊!*

时光飞逝,岁月流逝。

不觉间,大明建国已然来到洪武十五年,九月一日。

这一天,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金陵古城,满城缟素尽哀悼。

街头巷尾,百姓自发穿着孝衣,长跪在地放声恸哭。

因为这日乃是大明高皇后灵枢安葬之辰。

巍峨雄伟的午门大敞,庞大的送殡队伍缓缓自门前驶出,向着紫金山脚下的孝陵前行。

仪仗队列如同一条巨龙,无论经过哪里,两旁的百姓皆痛哭呼喊‘皇后’不止,甚至不乏哭到昏厥的场面。

这般悲恸的景况充分体现了大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深受黎民百姓的爱戴。

......

寒冬时节的紫金山虽苍松翠柏环绕,但白雪纷扬不绝,宛如银妆素裹。

实际上当天南京城里并无片雪,那漫天飘舞的雪白纸钱犹如雪花般纷纷扬扬落下。

庞大的队伍终于停下脚步,孝陵已然映入眼帘。

一辆装饰豪华的车驾缓缓而行,其中安放着一具气派非凡的金丝楠木棺椁,内里长眠的是大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两侧跟随护送之人,有——

大明开国皇帝洪武朱元璋,他是孝慈高皇后的夫君;

长子朱标,作为大明首任皇太子,亦是孝慈高皇后的亲生嫡长子;

次子朱樉,现任秦王,孝慈高皇后所出的嫡次子;

三子朱棡,晋王之位的首任者,同样是孝慈高皇后的嫡子;

四子朱棣,现今燕王,虽为庶出,但也是孝慈高皇后养育而成的亲子。

除了皇家血脉,参与送行的还有朝廷重臣:

徐达,身兼参军国事与太子少傅,且拥有征虏大将军及魏国公等显赫头衔;

汤和,现职征倭大元帅,并持有光禄大夫、中军左都督、左柱国以及信国公等诸多尊号;

李文忠,掌管五军都督府事务,还兼任荣禄大夫和国子监监正,同时以曹国公身份位居高位;

另外如李善长这般执掌朝政中枢的人物也位列其中,他身为光禄大夫、左柱国与太子太师,并担任中书左丞相一职,封号韩国公。

再往后看,还能见到诸多名震一时的大臣武将: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这样的军事统帅,再加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尚书赵勉、兵部尚书林川这样主持各部门事务的文官领袖。

几乎可以说,当日有权势的所有人都到齐了,随便一扔石块便可能击中一位部级高官或者因军功受封的伯爵。

假使这里的人遭遇什么意外变故,整个庞大繁复的大明帝国将立刻陷入瘫痪。

然而即使有人心存恶意,想到四周布满紫金山至应天城下的精锐军队时,恐怕也会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妄动分毫。

“起棺!”

随着一名宦官尖细嗓音呼喊出口,朱元璋带头与众人合力抬起沉重的棺材。

“入土吧。”

每迈出一步,众人仿佛在用最庄严的形式将他们的孝慈高皇后送往最后的归宿——明亮依旧的孝陵之内。

进入陵区后,映入眼帘是一条约两丈宽度、铺陈着整齐石板的道路,沿途墙壁挂满盏盏长明灯照明。

长长的阶梯则不断向下蜿蜒,看不到终止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随心随性随意

现代武侠任侠记

老汨

清冷美人被凌虐欺凌小说

通臂火猿

陆沉塞玩具高速75章原文

来砍一刀

及笄礼小说三杯酒全文阅读

无名逍遥

万人骑的大学生活 笔趣阁

百炼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