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2章 接不接盘,及笄礼小说三杯酒全文阅读,月关,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不接盘

“晏通判,晏通判,哎,你身体不好,没想到脾气也不好,这么大的气性。”</p>

刘以观急得团团转,忍不住埋怨起来。</p>

杨沅没理他在说什么,把晏丁平放在地上,按压他的胸口,掐他的“人中”,正在实施急救。</p>

人工呼吸?</p>

那是不可能的!</p>

晏老爷子又不是个大美女,给他做人工呼吸,万一留下心理阴影,岂不少了一样人生乐趣。</p>

“晏通判,你醒醒,晏通判……”</p>

杨沅虽然懂些急救常识,奈何没有实操过,经验不足,一使劲把晏丁的“人中”抠破了。</p>

“快快快,刘兄,快拿张纸来。”</p>

杨沅急忙向刘以观讨来一张柔软绵薄的劣纸,揉搓了一下,使它变得更柔软,匆匆折了几折,按在晏通判的嘴唇上帮他止血。</p>

晏通判吃这一痛,倒是悠悠醒转过来。</p>

乔贞急步而入,一见晏丁躺在地上,杨沅正单膝跪在他旁边,刘以观则弯着腰,紧张地看着。</p>

乔贞忙道:“晏监州,你没事吧?”</p>

杨沅把晏丁扶坐起来,仍帮他按着上唇,歉然道:“晏监州,并非杨某有意为难你。</p>

实是如今杨某风头太盛,朝野间不知有多少人盯着。</p>

若此事处理的不够妥当,杨某仓促接手,回头有人找杨某麻烦时,事情闹大了,晏通判你岂不受牵连?</p>

杨某不肯‘接盘’,是想晏通判你商量个妥贴的办法出来,晏通判伱何以至此啊。”</p>

晏丁听杨沅这么一说,倒也入情入理。</p>

杨沅现在风头有多劲,他也是清楚的。</p>

况且,这件事儿本就是他理亏,杨沅都对他示好了,又怎好咄咄逼人?</p>

晏丁便虚弱地道:“乔府尹,不关杨监州的事儿。老夫……一向体弱,方才只是旧疾复发,一时晕眩了。”</p>

乔贞一瞧好像事儿还没闹大,心中甚为欢喜,忙道:“快扶晏监州起来。”</p>

晏丁被杨沅扶起,向杨沅道了声谢,自己按着嘴唇上的纸,坐到了椅子上。</p>

乔贞又向二人询问争执的缘由,刘以观见二人没有隐瞒的意思,就替他们说了。</p>

二人争执的问题就是通判南厅的小金库账目对不上了。</p>

东、南、北三厅,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金库。</p>

小金库的钱当然也是公款,不过因为是小金库,支用就随意多了。</p>

有白条抵账的还算好的,只有入账没有出账可是钱没了的事儿也是常有。</p>

这个钱还真不是官员贪墨了,而是支用的太随意,连账都没做。</p>

这里边有可以走公账的钱,也有南厅自己支用的零散消费,还有逢年过节给南厅属吏从员发放贴补的钱。</p>

尤其是晏通判马上就要走了,前两天还突击给南厅属吏们发了一波福利。</p>

主打的就是一個,我的钱,我花光,继任别想占我便宜。</p>

其实这是官场惯例,那时候又没有离任审计,新到任的官员不想初来乍到就给同僚留下一个太强势的印象,对此通常都会捏着鼻子认了。</p>

亏空嘛,如果数额不大,继任在任期内慢慢补呗。</p>

实在补不齐的话,等继任离任时,再留给他的下一任就是。</p>

他的下一任也会抱着不能初来乍到就不近人情的想法,通常会认账。</p>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亏空数额特别巨大。</p>

这种情况,继任者根本没有办法补上,也很难让他的下一任认账。</p>

这时,继任者才会死活也不“接盘”,宁肯背着不近人情的名头,也要和前任死磕。</p>

而晏丁的亏空数额其实并不巨大。</p>

乔贞听罢缘由便松了口气,说道:“其实晏监州做事一向谨慎,只是他身体不好,经常需要告假歇养。</p>

厅里事务多由属吏们操办,那些胥吏们办事,就不那么讲规矩了,导致账实不清,也就在所难免。”</p>

杨沅道:“这件事,刘监州方才对下官说过了。官场惯例如此,下官也不会独立特行。</p>

只是想必诸位也都清楚,下官受声名所累,就算相公们现在也是看着我的,下官岂敢遗人把柄啊。”</p>

晏丁听了便有些懊恼。</p>

其实屁股不太干净的前任,自家事自己知,都会在交接之前先和继任者私下沟通一番。</p>

继任官认这笔账,那样最好。</p>

继任官嫌“饥荒”太严重不肯全认下来,那他肯让多少,前任补足差额也就是了。</p>

只是晏丁是被杨沅顶了位子,而不是正常到任的迁调,心中难免有气。</p>

尤其是他去的又是国子监,他这种半路出家的学政官,去了那里是做不了教授的,顶多做个内务官,算是半养老了,他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p>

要是他提前去找杨沅商量,二人核计一个体面的主意出来,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般地步。</p>

“不粘锅”乔贞一听,本能地划起了“云手”。</p>

“杨监州殿试奏对《请雪岳飞之冤》,轰动朝野。《析金人南下书》也是尽人皆知。</p>

相公们确实都在看着,风头上可是容不得半点马虎。</p>

晏监州任职勤勉,以致积劳成疾,这两年来时常带病做事,有时撑不住就得居家歇养。</p>

将一应细务交予属吏去做,导致账目不清,也是情有可原……”</p>

乔贞的“云手”使得是出神入化,“左搬捶”、“右搬捶”,不知所谓。</p>

就在这时,宋押司明显拔高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p>

“张监州,晏监州和杨监州正在‘交盘’,恐怕还得有一阵儿功夫才能了事,要不然您各位等会儿再来?”</p>

签押房院落的大门口,又传来了张宓的声音:“‘交盘’而已,又不是什么紧要大事。</p>

让我们这么多人先各自散去?像话么,大家便进去等着又有何不可。”</p>

房间里乔贞听到这话,马上道:“好在缺口不大,而且并非私人取用。</p>

只是本府上任不久,不太了解临安府对该类事务处理的办法。</p>

刘监州,你是临安府老人了,或可帮着晏、杨两位参详个办法,本府先去抵挡一下他们!”</p>

乔贞说罢就闪了出去。</p>

张宓领着许多幕职官、曹官,正不悦地推开挡路的宋押司,走进院儿里来。</p>

乔贞往廊下一站,一瞧进来的众官员大包小裹的带着礼物,便笑吟吟道:</p>

“晏监州做事一向认真,正和杨监州逐笔核对账目呢。</p>

我看再有一柱香的功夫,应该也就差不多了。咱们就不要打搅他们了,先到这屋坐吧。”</p>

乔贞说着,便向厢房走去。</p>

一院子官员见乔府尹已经走过去了,也只好跟了过去。</p>

这些人是来“送故”的。</p>

官员交替,叫做“送故迎新”。</p>

虽然说起来是“送故”在前,但实际上却是要先“迎新”,然后和新官一起“送故”。</p>

今儿一早,乔府尹“排衙”迎接杨沅,典礼已毕,这“迎新”就算结束了。</p>

“迎新”和“送故”不同。</p>

“迎新”主要是得够热情、有排面,属于精神层面的。</p>

而“送故”就是物质馈赠了。</p>

自晋代出现“迎新送故”的官场习俗之后,曾有得“送故”之礼者,最高达数千万钱。</p>

临安府这些官员“送故”虽然没有那么夸张,这礼物的价值却也不菲。</p>

谁都有离任的一天,你今天给别人“送故”小气了,来日就别指望别人给你“送故”时能大方,这也是官场惯例。</p>

签押房里,晏丁叹气道:“罢了,杨监州你也有你的难处,左右不过是一千多贯的事儿,老夫私人补上就是了。”</p>

杨沅摇头道:“不妥,晏监州若用私人的钱贴补公账,叫你吃了亏,杨某可过意不去了。</p>

再者说,如今虽说是账实不符,那只是账目记载混乱的问题。</p>

如果晏监州您私人出这笔钱弥补亏空,那可就真说不清楚了。</p>

来日一旦有人追究,就不是账的事,而是钱的事了,你我四……”</p>

杨沅忽然发现,乔老爷不在,便改口道:“你我三人,岂不成了贪墨公款的同谋?”</p>

晏丁本来见他连自己掏钱弥补亏空都不愿意,心中有些恼火。</p>

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比自己想的周到。</p>

晏丁便道:“那也不成,这也不成,要怎样才好?”</p>

杨沅素有急智,又是搞危机公关出身的,想了一想,心中便是灵光一闪。</p>

杨沅道:“杨某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p>

晏丁喜道:“杨监州有何妙计?”</p>

杨沅微笑道:“既然这公款比公账少了,那……咱们再花一笔公款不就行了?”</p>

嗯?</p>

本来就是钱比帐少,还要花钱,那不是差的更多了?</p>

刘以观和晏丁互相看了一眼,在对方眼中看到的,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p>

……</p>

枢密院“蝉字房”里,肥玉叶翻开一本密码簿,照对着从金国传回的一封密札。</p>

逐字逐句地把内容破译以后,肥玉叶便合上密码本,轻轻地叹了口气。</p>

孔彦舟已经从汴梁迁调燕京去了?</p>

这么说,我爹也要转去燕京动手了?</p>

这一来,可是更加深入金人腹地了……”</p>

想到这里,肥玉叶不禁黛眉深蹙,为父亲的安危担忧起来。</p>

“叩叩叩!”</p>

房门响了,肥玉叶沉声道:“进来!”</p>

寇黑衣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密札。</p>

“掌房,还是金国传回来的。”</p>

肥玉叶点点头,从他手中接过密札,开始验看火漆封印。</p>

寇黑衣站在公案前,关切地问道:“掌房,近来北国密信频频,不会是金兵真有南下之意吧?”</p>

肥玉叶摇了摇头,道:“这些密信与金兵南下无关。”</p>

她验看密函无误,用纸刀挑开封印,密信只抽出一半,忽然意识到寇黑衣还在房中站着。</p>

肥玉叶便瞟了他一眼,道:“寇承旨没有其他事的话,可以出去了。”</p>

寇黑衣笑了笑,柔声道:“过几天便是端午了,卑职想邀请掌房一同去游西湖,观赏龙舟之戏,不知掌房可肯赏光?”</p>

寇黑衣身姿挺拔,哪怕站在那儿不动,也似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般,极具阳刚之美。</p>

他颊上有一道在“龙山仓”一战时留下的刀疤,不仅没有破了他的相,却让他更具一种张扬野性的魅力。</p>

寇黑衣挺拔而立,微笑地看着肥玉叶。</p>

他清楚自己的魅力有多强,临安青楼女子无不是生张熟魏阅人多矣,却也没有几个能抵得住他深情的凝视。</p>

肥玉叶搁下裁纸刀,抬眸看向寇黑衣,说道:“多谢美意。</p>

平日里公务繁忙,叫人身心俱疲。端午难得休沐一天,本官更想待在家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两根还是十几根你自己选

斜线和弦

刀尖舔蜜完结+番外笔趣阁

褪色不死人

公用炉鼎嚼不动

洳宫仙幽

插班生txt下载

满地鸡毛

公用的夫人(特种兵)野和玉的小说

宝月流光

公用炉鼎是什么

紫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