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仨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机械黎明,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深仨品,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大锤的双手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但比起刚来时那些血泡,这已经算得上\"进步\"了。他小心翼翼地摇动手柄,眼睛紧盯着刀架上的拉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进刀速度再慢一点。\"陈长安在旁边指导,\"感觉到阻力变大就停一下,让刀具冷却。\"

赵大锤点点头,动作更加轻柔。这台被工人们戏称为\"铁驴子\"的简易机床已经运转了整整一周,成功加工出十五根合格的枪管,废品率降到了三成以下。

\"陈技术员,为啥这刀老爱粘铁屑?\"赵大锤指着拉刀上堆积的金属碎末问道。

陈长安皱眉观察着:\"切削液不够理想。正规机床应该用专门的冷却润滑剂,我们只能用菜籽油凑合。\"

旁边一个老工人突然插话:\"俺看猪油拌石墨粉可能管用。早年打铁时,往模具上抹点猪油,铁水都不沾。\"

陈长安眼睛一亮:\"有道理!猪油黏度大,石墨又能润滑...快去试试!\"

半小时后,混合了石墨粉的猪油被涂抹在拉刀上。赵大锤再次启动机床,这次切削过程顺畅了许多,铁屑不再粘刀,加工出的膛线也更加光洁。

\"成了!\"陈长安测量着新加工的枪管,兴奋地说,\"阳线宽度误差小于0.1毫米,完全达标!\"

工人们欢呼起来。赵大锤却盯着那根闪闪发光的枪管发呆——这根完美无瑕的金属管,竟然出自他这个三个月前还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之手?

\"大锤,从今天起你带徒弟。\"陈长安的话把他拉回现实,\"我们要再组装三台同样的机床,争取下个月把枪管产量提到每天十根。\"

\"我带徒弟?\"赵大锤结结巴巴地说,\"可我、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利索...\"

\"你会画正字就行。\"陈长安拍拍他的肩膀,\"认识这个吗?\"

他掏出一个闪亮的金属块,上面刻着精细的刻度。

赵大锤摇摇头。

\"这叫游标卡尺,量尺寸用的。\"陈长安示范着使用方法,\"以后每根枪管加工完,你都要用这个检查关键尺寸,合格了才能送去组装。\"

赵大锤敬畏地接过那个精致的工具,仿佛捧着一件圣物。他隐约感觉到,自己正在接触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远比种地复杂的领域,但同时也充满了无限可能。

\"我保证完成任务!\"他挺直腰板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一个月后的验收会上,八十支崭新的步枪整齐排列在木架上,黝黑的枪管在阳光下泛着蓝光。政委拿起一支,熟练地拉开枪栓,对着远处的靶子瞄了瞄。

\"好枪!\"他赞叹道,\"比汉阳造轻,比三八大盖稳,后坐力怎么样?\"

\"比鬼子步枪小三分之一。\"陈长安介绍道,\"用了改进的枪托设计和覆铜钢弹壳,连发时更容易控制。\"

\"射程和精度呢?\"

\"有效射程四百米,百米散布小于15厘米。\"陈长安自豪地说,\"所有枪管都经过严格测试,最差的也能保证五发子弹打进人头大小的靶子。\"

政委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步枪:\"产量还能提高吗?\"

\"目前月产八十支是极限了。\"陈长安指着山洞方向,\"主要是枪管加工拖后腿。虽然有了四台膛线机,但合格的操作员太少,培养一个至少要两个月。\"

\"那就多培养!\"政委斩钉截铁地说,\"各村民兵队再抽调三十个机灵的小伙子来学习。文化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手稳心细。\"

陈长安点点头,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赵大锤和他的三个徒弟。短短三个月,这些原本只会抡锄头的农民,已经成长为能够熟练操作机床的技术工人。虽然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搞不懂切削力计算公式,但凭借惊人的手感和耐心,加工出的枪管比陈长安亲自操作的还要精确。

\"对了,这枪有名字吗?\"政委突然问。

陈长安一愣:\"暂时叫'三九式试验型'...\"

\"太拗口。\"政委摇摇头,\"既然是用铁驴子造出来的,就叫'铁驴步枪'吧!\"

工人们哄笑起来,赵大锤笑得最大声。从此,\"铁驴步枪\"的名号就在根据地传开了,成为八路军自主生产的第一种制式步枪的代称。

当天晚上,兵工厂破例开了庆功宴。炊事班炖了一大锅猪肉白菜粉条,每人还分到了一小杯地瓜烧。赵大锤被推举为代表发言,他端着酒杯,结结巴巴地说了一通话,大意是没想到自己这个泥腿子也能造出打鬼子的好枪。

陈长安坐在角落,看着这群欢声笑语的工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连小学文化都没有,却凭着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精神,硬是掌握了连许多专业工人都头疼的精密加工技术。

\"想什么呢?\"王铁山端着酒碗凑过来,身上散发着浓烈的酒气。

\"想我们的工人。\"陈长安微笑着说,\"给他们合适的工具和指导,他们能创造奇迹。\"

王铁山嗤笑一声:\"少文绉绉的。要我说,就是穷则思变——被鬼子逼急了,啥本事都能练出来!\"

陈长安笑着摇摇头,目光落在山洞外那台静静伫立的\"铁驴子\"上。在月光下,它粗糙的外表显得格外朴实,但谁又能想到,正是这个由卡车发动机改造的简易机床,开启了根据地军事工业的黎明?

远处传来哨兵换岗的口令声,清脆而有力。陈长安知道,明天一早,第一批\"铁驴步枪\"就将送往一线部队,在战士们手中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荣耀王座之都市传说

观青鱼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果冻别闹了

替嫡姐怀上世子爷的孩子后,她死遁了

姜云笙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孔雀东南飞1

绝世异君:我陈汉三一定会回来的

仗剑人3059302

渣男害我进ICU?转头闪婚京圈大佬

遥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