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宫廷内的帐棚四面易燃,一遇便立即起火。
龙苑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宫廷内的帐棚四面易燃,一遇便立即起火。,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龙苑玲,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参见张将军。\"当看到是张玉带队赶到时,萧汉与庄伟二人赶忙下马行礼。
张玉打量片刻点了点头,只是他的目光投向两人的身后,似乎想要找到朱雄身影:“朱将军人在何处?”
\"回禀张将军。\"
\"我们将军仍在敌军王廷深处。\"萧汉如实答道。\"什么?\"
\"朱将军竟然真正冲进了北元王廷去了?\"张玉显得异常惊讶。
即使亲耳所听,张玉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说句实话。
北元的王庭驻地戒备极其森严,又坐落在广袤草原上,当地北元残余力量仍很强大。
要是那些隶属北元统辖下的各族武装出兵抵抗,来犯者绝无生存可能。
就算张玉指挥上万精锐部队都不敢轻易靠近北元王庭,然而朱雄仅仅带着不到六千人就敢于向其发起突袭,确实彰显了他的胆识和果敢。
难怪起初朱棣与傅友德都认为朱雄此行有些鲁莽,并预测他会陷入困境。\"属下回答张将军。”
“昨夜,我们便已遵照您先前指示抵达了北元王庭。”
萧汉微笑着如实汇报。\"为何你们还在这里?”
张玉疑惑地看着眼前的两人问道。\"听令张将军。”
“您曾明确指出,北元王庭驻有大量兵马,即便在暗夜偷袭也难以成功,更可能全军覆没于北元腹地。
因此决定实施疑兵策略,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命我俩率两千战士将北元主力引出大营……”
随着萧汉从容不迫地叙述着整个计划及昨晚的具体情况,话语中满是对朱雄深深的钦佩之情。
听到这里,即使是久经战场考验的张玉也不由得愣住了许久才回过神儿来:“原来我还是低估了朱雄的实力,他不仅具备冲锋陷阵的勇武之气,同时更具有运筹帷幄的卓越智慧。”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充满敬佩,“看来燕王殿下之前的担忧或许完全多余。”
张玉越思考越发觉得自己多虑了。
自离开长城沿线以来,为尽快赶到以支援朱雄,他们昼夜不停地快速赶路,结果现在得知朱雄已然成功拿下北境重镇并且长驱直入到这深不可测的草原中心地带进行援救工作。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滑稽而毫无意义。
从开始到现在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军事行动似乎都没有任何作用。
而朱雄只依靠短短六千名骑兵居然就要创造非凡伟业了。\"张将军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呢?是否应该继续往深处探索?”
副将询问道,脸上尽显茫然。\"既然你们已经按计划引开敌军,那么朱兄打算怎样执行下一步?\"张玉转向询问身旁的两位军官。\"将军吩咐我们一路向东归还明朝本土,不再等待他回来,\"萧汉迅速回复。
张玉皱眉反问:\"但三万名蒙古援军即将追上来,你家将军就不担忧返回途中遭遇伏击吗?\"
\"启禀张将军,将军早就预见到这种情况,故而出兵之时就强调,若被迫突围会尽量绕道而行,并顺便打击一些北方部族部落。”
萧汉解释道,“况且这片辽阔草原本就是敌人的优势之地,不过对我们这些携马踏风、深入险地的人来说同样成为了我们的助力。
敌人根本发现不了他的行踪。”
接着又补充道:“至于粮食方面的问题也无需挂怀,只需寻机夺取即可解决。
所以在您们引开敌人之前将军便嘱咐完毕:任务达成后不必滞留,即速返国。”
听完这番话之后,张玉叹口气说:\"现在即便我们要前去接应恐怕都找不到那位年轻人了。\"
\"那依末将之见不如我们直接班师回朝,\"另一军官庄伟提议笑道。\"将士们连日奔波疲惫不堪。
下令全体原地休整两个时辰后再返回明朝境内,\"张玉当即下达指令,\"传命下去!\"
“遵命!\"众人迅速领命,各自安排部署安顿休息事宜。
最后张玉还特意叮嘱:\"另外再加派信使火速归报此次战况给燕王殿下。\"
“张将军,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徒劳奔跑千里,不仅未能建树任何实际战绩,就连一个普通的元兵影子都没见过。”
副将满脸不甘地说道。
正如当初朱雄带领麾下的明军将士跨越长城踏入荒芜草原之时憧憬着能够浴血沙场,斩敌无数一般,张玉及其军队也满怀热血期待可以再立新功。
然而,越过长城之后的景象呢?
现实与他们的预想截然不同。
一路上,他们并未遭遇任何元兵,也未遇到任何敌人。
映入眼帘的只是一个个被朱雄摧毁的部落。
这万人大军似乎成了旁观者,目睹着朱雄和他的士兵们创造的惊世战功。\"如实上报。”
”
并转告燕王殿下。”
\"也许,朱雄真的能实现他对部下说过的话——攻破北元朝廷,斩杀北元皇帝。\"
张玉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对副将说道:
\"是。”
副将点了点头,马上照办。
朱棣之所以深受将士敬重,不仅因为其卓越的领军能力,还因为他不容忍侵占下属战功的行为。
在北平军中实行“论功行赏、犯错受罚”
的原则,不论身份高低都不能窃取他人的功劳。
以往,在对抗北元时,并非此次灭北元之战中的一次经历表明,某个千户侵吞了其麾下的将领立下之功,最终被朱棣察觉后,当即宣布撤职剥夺官职,而且声称这是第一次;倘若再有人侵占战士拼死换取的功劳,绝不宽恕,立刻处死。
自那次事件起,北平军队的风气有了很大改观,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以争取自己应得的军功。
当然,
当今陛下朱元璋派遣傅友德担任副帅,不仅是辅助朱棣,也是负有一定监察任务的,而奖罚战功之事自然包含在其监管范围之内。\"不知道朱雄现在是不是已经斩杀了北元皇帝。\"
\"真是令人期待。\"
\"如果他真的做了这件事,\"
\"那么整个大明以及天下都会为之一震,朱雄的名字将传遍天下,甚至在历史留名。”
张玉望着远方更深处的北方草原,内心满怀期待。
若完成这一盖世丰功,则无疑是国家英雄,不仅是张玉个人,全体明朝将士皆当佩服。
对于性格坦荡的将领来说,不会有嫉妒的情绪,只有对这样强大对手的认同。
……
北元朝廷!
夜幕渐渐散去。
这片广阔的皇族部落已被毁弃成了一块狼藉之地。
到处是大火焚烧后的焦黑灰烬,更有众多烧焦了的人骨,包括了士兵和部落中的居民。
朱雄率兵偷袭之前,已派两千大明兵士朝宫廷发射火箭。
宫廷内的帐棚四面易燃,一遇便立即起火。
突入庭内后,朱雄并未停下纵火的步伐,所过之处均抛洒火种。还有明朝战士奋勇冲击,使得庭上灭火者疲于应对。
整晚下来,虽然宫庭大火已经被逐渐扑灭,但这个北元政权几乎到了即将荒废的地步。
宫廷正中央,那顶巨型营帐!
昨天还是北元权利的核心,今日已成废墟。
现场惨况令人心惊胆战。
四周满目疮痍的是凝固的血迹,遍地都是士兵的尸体,达数千之多,然而沿途不见一个我大明战士的残骸,显然是全数带走。
仅仅从眼前景象来看,称其为尸横遍野也不为过。\"皇上…我…赶回得太迟了。”
面对此惨状,统率部队的蒙将跪在地上,眼含泪水悲恸不已。\"皇上…”
其后跟随的元兵将领也都纷纷双膝着地,饱含哀苦悲伤情绪,久久哭声不止。
良久,主领的将军强忍悲痛,缓缓起身,踏入已然破损严重的帐篷内。
进入账内,这位将军心中既充满悲凉又有更多的愤怒,握紧双手怒喝道:
\"大明...你们怎么敢这么做?”
\"皇上...列位先人…\"
声音沙哑的元将眼中满是仇恨。
他看到眼前景象——数十具无头尸身横陈,龙椅上的皇帝身着龙袍,大臣们站列其后,如今却都变成了无头尸首。
显然,他们的头颅已被明军携走。\"鬼力赤将军,皇上已死,我们现在应当如何行动?”
有人大声问道。\"难道我们要坐视明军在我大元领土上任意驰骋,杀戮皇上与众多大臣,却毫无回应?”
一名元将愤怒地看着主帅:“这绝对不行!”
鬼力赤双眼泛红,不知道是源于仇恨还是屈辱。
在历史记载中,这个鬼力赤对北元皇帝并非安分之臣,他曾杀死蒙古大汗,也就是北元皇帝,并创立了鞑靼,当然,他的血液里也流淌着元皇室的血统。\"诸位请听令。”
众将士此刻都将目光投向这位成为北元最后依靠的人物。
鬼力赤虽然表面维持着怒火难抑的姿态,但心中却暗喜:“此乃天助我!原本争夺汗位还需时日,而现在敌手全都死了,之后的大元江山将由我独揽。”
他对众人说道:“不能不替皇帝复仇,也要为朝廷百官讨回公道。”
接着分析,“从昨夜战况推测,明军兵力不多,他们逃离王庭,我们未在途中发现他们,必然分散东奔西走了。”
鬼力赤指名两位将领:“博尔古、萨其特,你们各自率兵一万,速速追击。”
“无论如何,都要找回皇上和各位大臣的首级!”
他命令道。\"遵命!”
二将立即应允。
他又布置其他事务:“其余之人负责修整王庭,救治民众。
大家赶紧着手办理。”
随着命令的下达,两万大军疲惫出征。
而在东方三十余里之外的一片辽阔草原上,朱雄带着三千士卒正迅速奔逃至此。\"停下!”
朱雄回头望去,举手高呼。
士兵们立刻停下动作。
他下令清点人数,几位统领依次汇报损失情况。
随后,他对着幸存者激励道:“此次胜利,我军直捣黄龙,斩北元皇帝,屠北元重臣,建立了惊世奇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