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小鹌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1章 前朝旧事,我的餐馆通古代,悲剧的小鹌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咱已经说过多次,咱是因为他私下与张士诚暗通曲款才会亲至洪都。
后来在咱妹子的劝说下,咱才没有将他怎么样。
只是这小子不服咱的管教,咱怎么训诫他都不管用。
最后咱气不过拿家法打了他几下,谁知道他就因此抑郁而亡了呢。
咱后来也觉得愧疚,最后不是追封了他的儿子为靖江王了吗?”
朱元璋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朱文正之子朱守谦于洪武三年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正式就藩桂林。
他们这一脉是唯一不属于朱元璋血脉的亲王。
同时朱文正一脉也是传袭时间最久的藩王,一直到南明永历四年才为清朝所灭。
甚至朱文正的后代朱亨嘉还曾在大明灭亡后短暂称帝。
虽然很快就被推翻,但也算给朱文正争了点面子。
见任小天仍旧有些怀疑,朱元璋气哼哼的说道:“咱这一辈子杀人无数。
死在咱刀下的功臣也是不计其数,咱还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任小天连忙摆手道:“我这也是合理的怀疑,既然叔您这么说,那咱就别揪着这个事不放了。
方才我也说过,这就是一个小插曲而已。”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咱能再见到文正,咱对他一定不会再像之前一样了。”
说到底朱元璋还是后悔了,只是他要强了一辈子实在是说不出服软的话来。
任小天见朱元璋如此也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
只能希望这个妥懽帖睦尔所处的时期,朱文正还没有死吧。
不然朱元璋这个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随后他继续说道:“我叔称王的次年,再次发动大军兵围武昌。
陈理坚守不住,只得与张定边一起献城投降。
到这儿我叔算是彻底掌控了陈友谅原来的地盘。
又过一年,养精蓄锐后我叔开始把目标放在了和他毗邻的张士诚身上。
这些年张士诚可是没少恶心他。
如果不是陈友谅的威胁更大,我叔第一个灭的肯定是张士诚。
不过我叔目光十分敏锐,他料定了张士诚难以有什么大的作为。
所以才会首先灭了陈友谅。
张士诚也正如我叔的预料一般。
在他掌握了大片土地之后便懈怠了,再也没有刚起兵时的锐意。
这也是大部分农民义军首领所具有的通病。
再加上他这个人见利忘义、首鼠两端,难以成什么大气候。
且因为张士诚是私盐贩子出身,他的经济实力也是众多割据势力中最强的。
于是偏安一隅的他就开始了纵情享乐,他的部下在他的带领下也是迅速腐化。
光说是一点诸位就能看出张士诚没有远见。
那就是我叔在和陈友谅决战时,张士诚居然选择作壁上观。
最终导致我叔吞并陈友谅,一跃成为诸侯中实力最为强大者。
张士诚的犹豫给自己培养出一个灭了自己的强敌,只能说他是自作自受了。
但凡他当初能在后面牵扯一下我叔的精力,那陈友谅也未必能灭的这么快。
只能说张士诚是咎由自取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