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社会责任
桃妤的心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章 社会责任,宁侯双姝:宫深商海情难测,桃妤的心事,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丞相府管理的逐渐优化,颜夕并未满足于此。她深知,丞相府作为朝中重要势力的府邸,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百姓们生活困苦,颜夕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百姓谋福祉。
这日,颜夕从丞相府的门人口中得知,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许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颜夕心中十分忧虑,她决定亲自前往城外查看情况。第二日清晨,颜夕带着几个护卫,乔装打扮后,出了城。
城外的景象让颜夕大为震惊。难民们聚集在一片空地上,用茅草和破布搭建起简陋的住所。孩子们面黄肌瘦,妇女们眼神中满是绝望,老人们虚弱地躺在地上。颜夕走到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身边,轻声问道:“大嫂,你们从哪里来呀?为何会如此落魄?”妇女抬起头,眼中含泪,说道:“姑娘,我们是从邻县逃过来的。今年县里遭遇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但不赈灾,还催缴赋税,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出来逃难。”
颜夕心中一阵刺痛,她看着这些难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们。回到丞相府后,颜夕立刻召集府中的管事们,商议赈灾之事。颜夕说道:“各位,城外的难民情况危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打算从府中拿出一部分粮食和衣物,送去救济他们。”管事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但也有人提出担忧:“小姐,咱们府中的储备虽不算少,但长期救济难民,恐怕也会有压力。而且,这赈灾之事,本应由官府负责,我们贸然行动,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颜夕沉思片刻后说道:“官府赈灾不力,我们不能因此就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至于府中的储备,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先解难民们的燃眉之急。同时,我会修书给父亲,让他在朝堂上向皇上奏明此事,督促官府尽快采取行动。”于是,颜夕立刻安排人从府中的粮仓中调出一批粮食,又整理出许多旧衣物,装了几大车,送往城外的难民营。
当粮食和衣物送到难民营时,难民们纷纷跪地感恩。颜夕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帮助,要想真正解决难民的问题,还需要从长计议。颜夕在难民营中四处查看,发现许多难民都有一技之长,有的会木工,有的会编织,有的会打铁。颜夕心中有了一个主意。
回到丞相府后,颜夕与城中的一些商家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了难民们的情况,并提议商家们雇佣难民做工。一些商家担心难民们没有经验,工作效率不高,但颜夕承诺,丞相府会负责对难民进行培训。在颜夕的努力下,终于有几家商家答应试一试。
颜夕又回到难民营,挑选了一批有相关技能基础的难民,将他们带回丞相府,请来师傅对他们进行培训。木工师傅教难民们如何制作精美的木器,编织师傅传授编织技巧,打铁师傅指导如何打造合格的铁器。难民们学习得十分认真,他们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难民们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颜夕带着他们来到商家,商家们看到难民们制作的样品后,十分满意,纷纷与难民们签订了雇佣合同。这些难民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然而,颜夕的善举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城中有一些富户,平日里为富不仁,他们认为颜夕此举是在出风头,抢了他们的名声。于是,他们在城中散布谣言,说颜夕救济难民是假,实则是为了给自己谋取私利,说丞相府在难民身上克扣粮食和衣物。
谣言越传越广,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颜夕产生了误解。颜夕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难过。但她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决定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清白。颜夕在城中张贴告示,邀请百姓们前往丞相府查看救济难民的账目明细,同时,她还请那些受雇于商家的难民们站出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在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百姓们纷纷对颜夕的善举表示敬佩和感激,那些曾经散布谣言的富户们,也不得不羞愧地闭上了嘴。颜夕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深知,还有更多的社会责任等待着她去承担。她继续关注着难民们的生活,同时,开始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为这个动荡的时代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