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火车上次日记
梦幻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火车上次日记,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梦幻蓝天,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窗外,湘西的群山正在暮色中缓缓后退。远处某个苗寨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隐约能看见鼓楼的轮廓。龙安心想起离寨前夜,务婆在火塘边说的话:\"汉人写字用墨水,苗人记事用歌谣。你去大城市,别忘了把歌谣带回来。\"当时火塘里的柴火正烧到最旺,爆出个火星子,落在老人青布裤子上,烫出个焦黑的小点。
他合上日记本,发现封底夹着张照片——是去年芦笙节拍的,吴晓梅穿着盛装站在梯田里,背后是用紫稻种出的\"阿耶玳\"三个大字。照片背面有行小字:\"梯田的纹路就是大地的歌谱。\"字迹清秀工整,是村小老师帮忙写的。龙安心用指腹摩挲着照片边缘,那里有个折痕,像是被人反复打开又合上过。
火车广播开始播报到站信息。龙安心把照片夹回日记本,突然摸到内页夹层里还有个硬硬的东西——是颗生锈的图钉,十年前他在工地宿舍墙上钉照片用的。图钉尖已经钝了,但在他拇指上轻轻一按,还是能留下个浅浅的印子。
夜色完全笼罩车窗时,车厢里的灯突然暗了一下。龙安心抬头,看见乘务员正在调整空调温度。那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已经合上电脑,正对着手机小声说话:\"对,就是那个苗绣合作社...估值可以先按三百万谈...\"
龙安心转开视线,窗外偶尔闪过的灯火像流星划过。他摸出那颗玻璃弹珠,在掌心来回滚动。十二岁那年埋下它时,寨子还没通公路,他去乡里上学要走四个小时山路。现在火车三小时就能到省城,可阿朵要的\"会唱歌的娃娃\",县城超市里卖的都是塑料外壳的电子玩具。
餐车推过第二次时,他买了瓶矿泉水。塑料瓶身上的生产日期是上周,厂址写着\"凯里经济开发区\"。拧开瓶盖的瞬间,他突然想起务婆总说城里水有\"铁锈味\",非要他们喝煮过的山泉水。现在想来,老人说的可能是消毒剂的味道。
半夜车厢熄灯后,龙安心借着手机光亮整理资料。文件袋里掉出张彩色宣传单,是文博会的展位图。他们的位置被标在\"民族工艺区\"最角落,旁边紧挨着洗手间。李干事用红笔在旁边标注:\"人流量大,机会多!\"
斜对面上来一对母女,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抱着个穿苗服的布娃娃。孩子母亲看见龙安心行李上的苗绣图案,主动搭话:\"您也是去深圳?我女儿这个娃娃就是在凯里买的,花了两百多呢。\"龙安心接过娃娃看了看,针脚歪歪扭扭,蝴蝶纹样的翅膀左右不对称——明显是机器绣的。
\"妈妈,这个叔叔的包包更好看!\"小女孩指着他行李上的绣片。龙安心解开那个绣着星辰纹的布袋,取出个小银铃铛递给她。\"摇三下,能召唤蝴蝶。\"他用苗语轻声说。这是临行前银匠给的,说是给孩子玩的\"引路铃\"。
凌晨三点,车厢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中,龙安心翻开日记本新的一页。钢笔在纸上悬了很久,最终写下:\"深圳注意事项\"几个字,然后一条条列出来:
\"1.问清楚文创产品版权归属
2.机器刺绣样品不能给原件
3.务婆的《开天辟地歌》录音要加密
写到这里他顿住了。火车正经过一段隧道,黑暗中只能听见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灯光重新亮起时,他补上最后一条:\"5.给阿朵买真正的苗歌娃娃,不要电子的。\"
合上本子时,一张照片从夹页里滑出来——是去年县里非遗评选时拍的合影。照片里他站在务婆和吴晓梅中间,胸前别着\"传承人\"的红花。现在想来,那天务婆穿的正是那件靛蓝嫁衣,只是被合影的红背景衬得看不出颜色。
天蒙蒙亮时,广播响起列车员的报站声。龙安心收拾行李时,发现那本《农村合作社章程》里夹着张字条,是务婆歪歪扭扭的汉字:\"书第38页,你爹画的。\"
翻到那一页,泛黄的纸页边角果然有铅笔画的鼓楼榫卯结构图,线条干净利落。图旁边还有行小字:\"汉苗手艺本同源\"。这字迹他认得,是父亲喝醉后才会写出来的那种工整。
月台上已经能听到粤语广播。龙安心把玻璃弹珠放进衬衣口袋,正好贴着心口的位置。弹珠上的那道裂痕硌着皮肤,微微发烫,像是要把这十年来走过的弯弯路,都烙进他的血肉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