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暴雨救援
梦幻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暴雨救援,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梦幻蓝天,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到新闻就来了,\"阿昌跳下车,指着挖掘机上\"粤A\"的车牌,\"这大家伙走山路可不容易!\"
更让人意外的是县残联的李明。他摇着轮椅,带来一车残疾人家属编织的毛衣和手工皂:\"卖了这个买物资,别嫌弃。\"
挖掘机只用两小时就清通了道路,而寨子里的男人们挖了三天才完成十分之一。龙安心站在齐膝的泥水里,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技术和工具的差距。
傍晚,军用直升机空投了物资。一箱压缩饼干落进了泥潭,孩子们却欢呼着去捞。龙安心捡起一包印着\"2015年生产\"的饼干,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7.重建开始
第七天,太阳终于露面。晒谷坪上晒满了被泥水泡过的被褥和衣物,像一片片伤痕。龙安心召集合作社成员开会,统计损失:杨梅损失七成,新买的加工设备全部报废。
\"先修路,\"阿公指着山外,\"路不通,什么都运不进来。\"众人沉默——寨子里剩下的钱,还不够买半车水泥。
这时吴晓梅拿出个铁盒,里面是合作社这半年攒下的两万八千元发展基金。\"先用这个,\"她顿了顿,\"等路通了,我们卖酸汤和绣片。\"
龙安心突然想起什么,跑回屋拿出笔记本电脑。暴雨前刚完成的古歌数字档案还在,他连夜整理出精华版,联系了省文化出版社。
8.新的希望
半个月后,当第一辆运输车开进寨子时,出版社的预付款也到账了。龙安心没有急着买设备,而是先请来地质队勘察山体。
\"这里适合种根系深的植物,\"戴着眼镜的技术员指着图纸,\"比如花椒树,既能固土又能卖钱。\"
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年轻人跟着阿昌学用挖掘机,妇女们重开绣坊,连孩子们都帮着种树苗。只有杨老伯整天坐在废墟边,盯着那口抢救出来的铁锅发呆。
立秋那天,龙安心在新建的合作社墙上挂了张照片:暴雨中模糊的救援场景,旁边是务婆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山倒了,人站着。\"照片下方,第一批花椒苗已经冒出了嫩芽,在阳光下闪着希望的光。
9.心灵余震
深夜的临时安置点,龙安心被一阵压抑的啜泣声惊醒。循声找去,发现杨老伯蜷缩在角落,怀里紧抱着那口铁锅,干瘦的手指反复摩挲着锅底的一道凹痕。
\"这是1958年吃大锅饭时...\"老人声音嘶哑,\"我爹偷偷在锅底藏了半碗米,救活了全家。\"锅沿反射的月光照在他脸上,未干的泪痕闪闪发亮。
龙安心突然想起广州城中村那个总在垃圾箱翻找食物的流浪汉。他蹲下来,轻轻握住老人颤抖的手:\"我们重打一口新锅,把这个放进合作社展览。\"
远处传来石块滚落的声音,几个守夜的年轻人立刻打起手电查看。这种草木皆兵的紧张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有人开始做噩梦,有人一听见雨声就呕吐。寨子里唯一的小学老师带着孩子们画\"抗灾图画\",满纸都是黑色的雨和红色的房子。
10.技术赋能
阿昌临走前,把挖掘机钥匙交给了吴小勇。\"留下吧,\"这个曾经的刺头青年现在沉稳了许多,\"我教你们基本操作。\"
第一天练习就出了事故。吴小勇操作失误,铲斗撞塌了半堵危墙,飞溅的碎石划伤了龙安心的额头。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时,吴晓梅冲过来,用苗药敷在伤口上,草药混着血水,在她指尖凝结成暗红的痂。
\"我们得系统学习。\"龙安心咬着牙说。当晚,他联系了县职教中心的同学,要来一套工程机械操作视频。没有电,就用手机播放,十几个脑袋凑在一块小屏幕前,像在围观什么稀世珍宝。
第七天,当吴小勇终于能独立挖出一条笔直的排水沟时,晒谷坪上爆发出一阵欢呼。阿公默默把珍藏的米酒搬了出来,浑浊的酒液在粗瓷碗里荡漾,倒映着每个人疲惫而骄傲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