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夜袭秧田
梦幻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夜袭秧田,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梦幻蓝天,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务婆穿着那件嫁衣坐在鼓楼前,面对镜头毫不怯场。当主持人问及紫米的特殊之处时,老人没有讲硒含量或花青素,而是唱起了《藏种歌》——讲述苗族先祖如何在战乱中将稻种藏在发髻里,如何在长江边丢失了最珍贵的黑糯米,又如何靠雷公山的庇护保住了最后的紫米...
\"所以这不是普通的粮食,\"主持人总结道,\"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
务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从嫁衣口袋里掏出一把紫米,撒在摄像机前:\"种地如养娃,心诚则灵。\"
拍摄间隙,龙安心找到节目组导演,展示了昨晚的监控视频和王大勇的供词。导演是个满脸胡茬的中年人,看完后狠狠掐灭了烟:\"妈的,这帮孙子!我们加拍一段,曝光他们!\"
\"别。\"龙安心摇头,\"现在打草惊蛇,他们肯定会毁灭证据。我已经联系了省报的调查记者...\"
导演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那我们这么拍——不点名,但强调紫米与传统耕作方式的不可分割性。观众自然会明白,离了这片土地和这些歌谣,紫米就没了灵魂!\"
这个策略确实高明。当主持人站在试验田边,对比黔丰农业机械化种植的紫米与凯寨古法耕作的紫米时,镜头特写清晰地展示了两者的差异——前者的米粒颜色浅而均匀,像流水线产品;后者则深浅不一,每粒米都像是有自己的性格。
\"正如务婆所说,\"主持人对着镜头总结,\"种地如养娃。工业化生产可以量产粮食,但孕育不出有灵魂的滋味。\"
拍摄一直持续到傍晚。就在收工时,一辆警车悄悄驶入村口——是龙安心早上联系的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带队的警官看了王大勇的供词和监控视频后,立即请示上级立案。
\"涉及境外赌博和金融诈骗,案子大了。\"警官小声对龙安心说,\"省厅可能要成立专案组。你们保护好证据,特别是那些紫米样本。\"
龙安心点点头,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他匆匆找到正在收拾设备的中科院女博士:\"那个声波分析,能再做一次吗?\"
\"务婆的歌声?\"女博士推了推眼镜,\"当然,不过...\"
\"不是歌声。\"龙安心指向试验田,\"是紫米。我想知道,不同的种植方式会不会导致植株发出不同的...频率?\"
女博士愣住了:\"你是说植物声发射?理论上确实存在,但...\"
\"试试看。\"龙安心坚持,\"尤其是被破坏的那片区域。\"
令人震惊的是,仪器真的捕捉到了差异。正常生长的紫米植株在超声波范围内呈现规律的脉冲,而被破坏的植株则发出杂乱的噪声。更神奇的是,当务婆对着受损植株唱《疗伤歌》时,那些杂乱的声波逐渐恢复了节奏!
\"这...这不科学!\"女博士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
\"不,这很科学。\"龙安心轻声说,\"只是我们还不懂其中的原理。\"
当晚的庆功宴上,这个发现成了热门话题。金教授激动地宣布要成立跨学科研究组,中科院女博士则连夜整理数据准备汇报。龙安心却悄悄离席,独自走向关押王大勇的仓库。
看守的小伙子正打瞌睡,龙安心示意他出去。昏暗的灯光下,王大勇蜷缩在角落里,手上的扎带已经换成更舒适的麻绳——显然是村民们\"改良\"过的待遇。
\"龙哥...\"他怯生生地抬头,\"我真的知道错了...\"
龙安心扔给他一瓶水和两个粽子:\"吃吧。警察明天才来提人。\"
王大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粽叶粘在脸上都顾不上擦。龙安心静静地看着他,突然问道:\"黔丰的实验室在哪?\"
\"贵阳...高新区...\"王大勇含混地回答,\"但紫米项目在铜仁分公司,离这儿半小时车程。\"
\"有样本库吗?\"
\"有!在地下室!\"王大勇突然意识到什么,\"龙哥,你不会想...\"
龙安心站起身:\"睡吧。明天好好配合警察。\"
走出仓库,夜空中繁星点点。龙安心摸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很久没联系的号码——他在省城建筑工地时的工友,现在开锁公司的那位。
\"老四,帮我个忙...\"
---
第二天清晨,央视团队准备离开时,导演特意找到龙安心:\"我们剪了个先导片,你看看。\"
短片开头是务婆唱《藏种歌》的特写,然后切换到梯田的航拍镜头,紫色稻浪如涟漪般荡漾。接着是吴父主持开秧门仪式的画面,血滴入酒的瞬间被放慢,配上龙安心讲述发现野生紫米的故事。最后五秒却令人意外——夜视监控下,几个黑影正在破坏秧田,然后画面戛然而止,黑屏上浮现一行白字:\"有些滋味,值得用生命守护。\"
\"这...\"龙安心抬头。
\"不点名,但谁都能看懂。\"导演眨眨眼,\"今晚八点,央视九套首播。\"
送走摄制组,龙安心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他展示了昨晚的声波分析结果,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今晚我去铜仁分公司。\"他指着地图上的标记,\"根据王大勇的描述,他们的种源库应该在这里。\"
\"太危险了!\"吴晓梅第一个反对,\"那是违法...\"
\"不进去。\"龙安心打断她,\"只要靠近到足够距离,用这个。\"他掏出一个小型设备——中科院女博士留下的声波记录仪。
小李恍然大悟:\"你想对比他们的紫米声波特征!\"
\"如果差异足够明显,就能证明他们的种源非法获取,或者...\"龙安心顿了顿,\"证明他们根本种不出真正的凯寨紫米。\"
计划定下来了。龙安心和老四去铜仁,吴晓梅负责应付可能上门的警察,小李则监控网络舆情——先导片播出后,\"古歌米\"的搜索量又暴增了三倍。
中午时分,县公安局来提走了王大勇。让龙安心意外的是,带队的是位省厅下来的副处长,案件直接升级为\"跨境生物资源走私案\"。更令人不安的是,副处长透露,林妍的丈夫周董事长已经离境,去了澳门。
\"风暴要来了。\"送走警察后,吴家叔公忧心忡忡地说,\"老辈人讲,偷粮贼跑路,必有灾荒。\"
龙安心本想一笑置之,却看见务婆也点头附和。老人今天格外沉默,只是不停地搓着那个草鬼结,嘴里念念有词。
傍晚,龙安心正准备出发去铜仁,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视频。点开后,他的血液几乎凝固——画面中是黔丰铜仁分公司的实验室,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正在将紫米种子装入贴有\"生物样本\"标签的金属箱。而站在一旁监督的,赫然是林妍。
视频只有十秒,附言更简短:\"今晚九点,样本离境。车牌贵d-AL873。\"
龙安心立刻拨回去,对方已关机。他盯着那个车牌号,突然想起什么,翻出前天拍的监控截图——王大勇带来的工具袋上,印的正是\"黔丰农业铜仁分公司\"!
这不是陷阱,就是绝望的求救信号。而发信人,很可能是那个曾经背叛他,如今自身难保的女人。
\"改计划。\"龙安心抓起车钥匙,\"晓梅,通知金教授和律师。小李,准备好所有证据材料。如果今晚出事...\"
他没有说完,但吴晓梅懂了。她默默取下耳垂上的银蝴蝶,别在龙安心衣领内侧:\"蝴蝶妈妈会指路。\"
皮卡驶出村口时,龙安心最后看了一眼后视镜。夕阳下的凯寨笼罩在金色的光晕中,鼓楼的轮廓如同一位守望的老人。那些紫米,那些歌谣,那些延续了千百年的耕作智慧...今晚,他或许正在为它们而战。
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务婆正对着西方渐暗的天空,唱起了一首几乎失传的古歌——《驱霾歌》。据说,这是苗族先民在暴雨来临前,用来驱散乌云的咒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