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叶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自学成材,奋斗在嘉靖年间,青叶7,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被兼并的问题,以及税赋平衡的问题。

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还没来得及学会游泳自救,然后……整个王朝就被淹死了。

当然,在大明朝余下的时间里,虽然朝廷意识到了症结所在,张居正也试图力挽狂澜。

可最终还是架不住在张居正力竭之时,朝廷还没有学会游泳来自救。

也许朝廷压根儿就没想过学游泳来自救,只是指望着张居正这根救命稻草之后,还会出现另外一根救命稻草吧?

总之,在徐孝先看来,此时的大明朝已经躺平了,已然是一副爱谁谁的死样子了。

要是嘉靖上朝呢?

船舱里,徐孝先怔怔发呆,面前的桌面上摆着笔墨纸砚,杭州行的奏疏洁白如雪,一个字都还没有落下。

“奏疏如同报告,前世今生都是梦魇啊。”

徐孝先伸了个懒腰嘀咕了一声。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麦福、福善随即走了进来。

“刚才倭寇又死了两个。”

麦福看着徐孝先说道。

“哦。死了就直接扔河里就是了。”

徐孝先不以为然道。

麦福有些不解,看了看徐孝先面前一个字没落下的奏疏。

而后看着徐孝先:“小子,你是京城人士吧?”

“不然呢?”

“那怎么我感觉你跟倭寇有仇似的呢?到达杭州第一天,当街打死一名倭寇,第二日在西湖,又亲手砍死一名……。”

“错,不严谨!”

徐孝先严肃地纠正道:“西湖那名倭寇是自己疼死或者冻死的,跟我没有关系,这个我不认。”

“行,这个不算。那么后来呢?”

麦福继续问道。

“后来怎么了?”

“后来怎么了?第二日,西湖别院,倭寇内讧死了两人,抬出别院扔乱葬岗了。第三日,又是内讧,死了三个。

昨日,杭州行船至苏州,又死了两个。今日,这才半天的时间,倭寇就又死了两个。

徐孝先,你是当我傻是不是?”

“麦大人你……你这话说的,我又没有瞒着你做什么,怎么就觉得你那个什么了?”

徐孝先无辜道。

“倭寇接二连三地因内讧而死。”

麦福盯着徐孝先的眼睛,道:“那请你这个会说倭寇话的给我解释一下,如果倭寇这么喜欢内讧,他们又是怎么被聚在一起,从遥远的倭国来到我大明福建、浙江等地的?

他们怎么没有在途中因内讧而死伤惨重呢?

怎么从倭国出发时是多少人,到了我大明等地还是多少人?

不喜欢在海上内讧,就喜欢站在了我大明朝的土地上内讧?”

“咦?麦大人英明啊!”

徐孝先惊讶地放下手里的毛笔,看着麦福认真道:“这个同样令下官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没想到就这么轻易地被麦大人给解开了!

如此看来,这倭寇显然是在海上时可以一条心,但若是站在了土地上,那就是漫天尘埃了……。”

“混帐东西,少跟我打马虎眼!”

麦福气的拍着桌子:“小子,这里没有旁人,跟我说说,你是不是跟倭寇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还有,你怎么会说倭国话的?在哪里学的?何时学的?跟谁学的?”

“会说倭国话很奇怪吗?京城里会说的人多了,又不止我一个……。”

徐孝先挑眉道。

心里则是慌的一批,这么明显的漏洞,自己怎么就给忘了呢?

那日也是因为气急,压根儿就没想过后果,所以倭寇语就脱口而出了。

而且这些时日麦福跟福善也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啊。

如今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是吗?我怎么就不知道京城会说倭国话的人很多呢?来,说说都有谁,叫什么名字?”

一直未开口,但始终在旁观察徐孝先神态的福善此时开口道。

徐孝先眼珠子一转,道:“徐百善算一个吧。”

麦福跟福善瞬间被气笑了。

这货把他已经死了的大哥搬出来,这让他们两人怎么去查证?

“还有呢?”

“先别还有了,两位大人先帮我想想,这杭州行给皇上的奏疏该怎么写吧。”

徐孝先转移话题,手指敲着桌子,用下巴示意着面前一个字没有落下的奏疏,道:“还有,前面那一船的赃物,回京后应该怎么处置?直接拉进宫?还是先放在北镇抚司?两位大人给我点儿意见?”

“那是你的事情,跟我们二人无关。”

麦福靠向椅背,双手抱胸道:“别忘了,我们之间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若是我们帮你出主意,岂不是违逆皇命?”

随即起身,轻飘飘地看了一眼徐孝先:“自己慢慢琢磨吧,反正距离到达京城还有几日的时间呢,不急。”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徐孝先一阵无语。

这特么过来就是为了问自己怎么会说倭国语么?

我先天圣体、自学成材不成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底层小子的逆袭之路

吾哥惜金龙

逃婚撩火:京圈大佬夜夜抵腰逼嫁

明明很爱吃生姜

秦时记事

荆棘之歌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九世木鱼1

青云志之再续前缘

轩逸阳朔

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那个陈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