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岁岁欢喜,平安康健
不癫不狂不成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岁岁欢喜,平安康健,重生后,他要上位做驸马,不癫不狂不成魔,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初,若不是将军连续胜仗,朕如今许是在竹荣王宫,生死难料。”施寒岄看着郁沉云,时过境迁,再谈起此事,她十分平静。
可想起当年,听到和亲二字时,她却是慌乱又无可奈何。三个公主,皇帝明确指了她去往竹荣和亲,她记得,她当时浑身都在发颤,那种未知的恐惧,被当做礼物献出的屈辱,她至今难忘。
“所以,朕救下将军,也算是报恩,将军不必想着投桃报李。朕知将军在朝十年,对朝堂风气很是不满;将军呕心沥血,却终得杀令一事又令将军对皇室很是失望,故而将军不愿再为皇室效力,朕亦能理解。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将军是极为正直清廉之人,如将军这样的人,在朝堂这种上清下浊的水域中,难免要比旁人耗费更多心神。将军如今想要避世安稳,不必再在这些琐事上过多费心。
将军夜叩宫门,在朕意料之外,顺势而为利用将军,朕保证,仅此一次。私心上,朕只愿将军岁岁欢喜,平安康健。并不图将军旁的。”施寒岄温声道。
郁沉云耳根泛红,她那最后一句,显然就是在说他之前担忧的让他入宫侍奉一事。
“草民守城,那也是草民的职责所在,哪能担得起皇上一句报恩之说。”郁沉云垂眸道:“草民也不全然是为了投桃报李。前些日子,草民和边城来的老伯去了一趟城外村子,如今村中的景象与之前大不相同。
草民前些年入村时,见到的大多农民都悲苦,他们家中,常年无米无粮,有时饿了就啃啃草根树皮,能掘到路旁生的野菜杂草煮个汤水就已是珍馐美馔。草民在村子里了解到,这些人每年地里的收成缴了朝廷的赋税,不仅没剩,还会倒欠朝廷税收。
一开始,草民想着减税应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可是后来草民发现,这些人活得艰难,并不仅仅是赋税之故。赋税只是其一,田地有良田劣田之分,土质不一,种出来的粮食品质产量也不一,村子里的农户虽能分到田地,但到他们手中的田地大都是劣田,而良田只在官户、富户内部流转,官田占了大部分,不可流转。
收税收粮之时,朝廷若收一成,他们至少得缴三成,其中的门道就是官员层层克扣、中饱私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来不是书上的几个字,而是实实在在的人间图景。
先皇在位时,草民曾上呈提过改制分田一事,当时先皇痛斥了草民一通,把草民的折子扔进了清正殿的炭火中。太子也斥草民太过迂腐,不懂朝廷为官之道,说要改制也得徐徐图之,怎能在圣上面前直接提出来。
可草民看来,改制必定牵一发而动全身,温和的改良方式难以触其根本,流血、杀戮,狠厉的改革才能彻底将多年旧制翻过来。
陛下登基后,虽未以贪墨、中饱私囊之名处置太多朝臣,但却杀伐果断,用旁的由头迅速处置了一些联通上下的关键人物,力排众议推行了新的分田减税制。陛下的科举新策,除新增女子为官外,还增了农、工、商户科举特注,陛下是想吸纳、提任了解平民生活的人为官。
草民前些日子在村子里,见农户家中几乎每户都有些许存粮,草民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或许仍旧不能餐餐饱腹,但如今他们的日子比之前要好过很多。
陛下很爱民,也很有本事,是个很好的国君,所以草民愿护陛下平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