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马蹄踏落花
蛊真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6章 马蹄踏落花,陈叔叔双飞我和我妈小说,蛊真人,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蹄踏落花
“快用用看。”孙灵瞳也感到很兴奋。</p>
宁拙便闭上双眼,默默感应自己的新脾脏。</p>
恍惚间,他像是进入了一座庙宇。</p>
他端坐在台上,成了庙宇中供奉的土神像!</p>
从庙宇的外部,不断地漂进来大量的血、精、气等等。落进庙宇当中后,受到土神像的照耀,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洗礼。</p>
洗礼持续不断,将杂质吸纳,沉淀下来,充实庙宇下的基石泥土。</p>
脾脏本身的功用,就是运化食物、气血,抵御疾病。如今,以宁拙本身脾脏为基石,炼造的土行脾脏庙,在这方面,更加高效!</p>
“它还能将杂质都吸收,沉淀起来,仿佛就是大地,接纳一切、承担一切、蕴化一切。经过深厚的积累,时间的冲刷,最终化废为宝。”</p>
这让宁拙顿时联想到了神通石铸地宝!</p>
他开始灌输法力,催动土行脾脏庙。</p>
顿时,一股澎湃的力量从脾脏深处升腾而起,然后灌输到四面八方去,积极参与他整个身体的生命运转。</p>
宁拙感觉像是被狠狠地推动了一把,浑身上下都逐渐产生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感受。</p>
他盘坐下来,尝试吸收周围的自然灵气。</p>
一瞬间,大量的土行灵气被吸纳进来,灌进他体内的土行脾脏庙宇之中。</p>
这样的灵气吸摄效果,让宁拙心头狠狠一震。</p>
哪怕他是这门法术的改良之人,也为实际修行效果感到惊喜!</p>
“这样的灵气吸收程度,还要远超我使用龙卷风车法器。”</p>
“难怪五行神主当年五行全修,修行速度仍旧迅猛无比。”</p>
五行气律诀!</p>
宁拙将绝大多数的土行灵气,迅速吸纳,转化为其他四行灵气,保持体内气海的五行平衡。</p>
“将来,我若能拥有完整的五行五脏神庙,修行速度必然是一次巨大飞跃。”</p>
宁拙不由怦然心动。</p>
“我目前设计的这门五脏庙灵神术,非得要用五行之精,且要拥有灵性才好。”</p>
没有灵性,宁拙就无法造外神。</p>
● tta n● Сo</p>
他血祭脏器,更多的是用自身灵性制造庙宇,控制外神。</p>
他刚刚祭炼出来,自己几乎就是神像,掌控程度最深。但只要将来,自己灵性无法时刻补充,源自石中老怪的灵性必然会抬头,甚至逐渐占据主导,最终掌控土行脾脏庙。</p>
这就是五脏庙灵神术的弊端!</p>
“所以,土行脾脏庙不能脱离肉身太久,要时常回归自身,补充灵性,镇压外神。”</p>
宁拙暗自叮嘱自己。</p>
“接下来,才是关键!”</p>
宁拙心念调动,顿时让自家脾脏一震,挣脱原来位置,化作一团土黄光团。</p>
宁拙张口一吐,吐出光团。</p>
他一边操控光团,钻入石球中去,一边催动魔染血筋功,让脾脏缺失的地方,形成一片血筋,暂作替代。</p>
光团顺着石球上,之前钻出来的细洞,一路深达石心。</p>
在那里,光团扩张,充斥石心空洞,隐约化作一座土行庙宇。庙宇大门敞开,内坐一神像,神像的面貌酷似宁拙。</p>
宁拙和自己的土行脾脏庙感应极其紧密。他立即操控土行脾脏庙,迅速渗透石球本身。</p>
片刻之后,他就像是生长出了另外的器官。</p>
他调动石球中极品灵晶内的土行法力,法力喷射而出,顿时让石球四处翻转、滚动,异常灵活。</p>
宁拙心念一动,土行脾脏庙顿时爆发出强烈的吸摄之后,立即将喷射出去的土行法力又吸回来,储藏在了灵石之中。</p>
孙灵瞳始终旁观,见到这一幕,猛力击掌:“小拙,你成功了!”</p>
宁拙也露出灿烂的笑容:“老大,有了土行脾脏庙,我对石球本身如臂使指。”</p>
“但还是要在内部进行改造,成为机关,方便我更好运用!”</p>
石球的核心层是大量的极品土行晶石,蕴含澎湃的元婴级法力,这是天然的法力池。</p>
宁拙还打算制作多面石镜。</p>
石镜来源于镜台通灵诀,对神识有另类增幅,和石球配合,可谓相得益彰。</p>
时间非常紧张,宁拙不眠不休,连续干了两天两夜,这才达到预期目标。</p>
他脸色苍白,带着两个相当明显的黑眼圈,回到三将营。</p>
三将训练新兵之余,也很挂念宁拙。</p>
宁拙毕竟带走了相当多的军费,一离开就毫无音讯。</p>
得知宁拙归来,刘耳哈哈大笑,亲自出营迎接。</p>
见到宁拙时,他顿时一愣。</p>
以前的宁拙,一身白衣,明眸白肤,神光奕奕。如今的少年,形容憔悴,面色苍白,双眼浮肿,黑眼圈深重,像是被女鬼吸取了大半阳气。</p>
刘耳深吸一口气,伸手扶住宁拙的双臂:“军师为我军做得太多,竟疲惫至此!”</p>
“且入军营,休息几日,好生温养,不可再如此辛劳。”</p>
他只关心宁拙,对卜算之事竟提都不提。</p>
如此交际手段,不提是否真心,便是宁拙此刻也暗感温暖。</p>
宁拙当即摇头,对刘耳传音:“启禀大将军,在下此次幸不辱命,卜算有成,算出了一首谶诗。”</p>
“诗中内容惊心动魄,因此不敢休息分毫,立即赶回来好告知将军。”</p>
“这首谶言诗便是——”</p>
“马蹄踏落花,”</p>
“风起影沉沙。”</p>
“谁能留月明,”</p>
“谁又葬烟霞?”</p>
刘耳听了,顿时皱眉,沉思片刻后,看向宁拙,神识传念道:“军师,此诗何解?”</p>
宁拙摇头苦笑:“我亦不能尽解,只瞧此诗,就觉得未来危机四伏。”</p>
“所谓马蹄踏落花,马蹄似乎暗示我大军即将出征。”</p>
“落花这个词,让在下心惊胆颤。正所谓落花流水,恐怕大军行进,前进堪忧啊。”</p>
刘耳却摇头:“马蹄踏落花,若按照我的理解,难道不可以是,我大军开拔,一路上践踏敌人,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吗?”</p>
宁拙微微一愣:“这个谶言诗,可不能单句来解,大将军。”</p>
“因为接下来,‘风起影沉沙’表明局势将急转直下,敌人如风起,局势变得迷茫而危险。”</p>
“‘谁能留月明’,明月代表希望。”</p>
“‘谁又葬烟霞’,烟霞代表战火云烟。”</p>
“两句表示有人将在不久后的危机中丧生,有人则存活到了第二晚,见到了生还的希望。这意味着我军本身并未全军覆没,仍旧有希望的光。”</p>
刘耳仔细听完,又摇头:“军师,未免太悲观了。”</p>
“依我看,后两句明显是说战场上双方皆有伤亡,有的人活下来了,有的人则丧了命。”</p>
“我们需要小心擅使烟霞法术的敌人。”</p>
“但照我看,我方的火云营能掀动火云,笼罩战场,不就是‘烟霞’么?”</p>
“哈哈哈。”</p>
宁拙无语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