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电视台帮忙,大国之路,御史大人,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李姐这么说你这份工作不好干了?”
“那当然”
“我这个协调工作一般人还真干不来”
“这些技术员需要的东西让你去调配的时候就只给你一个这个东西的名称”
“好多东西你听了他们说的名字你是都听都没听说过”
“到时候没了这帮子情商低的就直接开骂了”
“所以你最起码要懂得一些技术”
“不说别的基本的你要会”
“哇!”
“李姐难怪你工资高呢”
“工资高那是你没有看到我忙的累死的时候”
“你们一天天的坐在办公室里面抄抄文件,写写文档之类的”
“不用和他们打交道的”
“你看我什么时候在自己的岗位上坐过”
“所以这个活真的很累”
“李姐你就别在这里大吐苦水了”
“还是说为啥我们希望不大吧”
“那是因为我和这帮高智商的人天天打交道的知道要想学好一个学问你是真的需要一个好脑子的”
“我也是智商不足的才做的这个,不然我早当技术人员了”
“工资那么高的”
“英语我们都没有接触过的”
“而且这是相当于重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了”
“你觉得容易么?”
“啊”
“李姐听你这么一说”
“还真是不行啊”
“哎看来没有拿这个高收入的福利的命啊!”
西北工业集团这次的通知也是在整个西北工业集团掀起了一股巨浪。
这个时代的国人还没有说是英语是必须学的。
所以大家都是对于这次的西北工业集团的通知很是好奇。
学习英语,大家连英语怎么读都不知道。
其实我国很多高知识分子也是会英语的,但是西北工业集团的知识分子除外。
国内其他的省份的高知识分子会英语是因为这个时代我们的技术水平落后。
想要追赶外国的技术,就要学习人家的技术了。
所以大家都是想办法找人拖带外国的专业知识书籍和发表的杂志这些。
当然这些只是少量的。
大部分人还是依靠中文为主。
要想看懂这些国外的书籍杂志那么你就要懂得英语了,当然俄语也是一样。
苏联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这些人就是最懂英语的。
剩余的就是一些少量的,而在西北工业集团 ,不需要国外的技术,大家也是用不到这些。
大家只要按照张成给的技术完成就可以了。
张成也是一样不需要英文的。
因为资料储备库里面在自己拿出来技术的时候已经将技术翻译的最准确了。
所以张成也不需要。
在教育方面张成联系了省委教育部门的人希望能够在全省或者是兰州这边开设英语学习这门专业课。
从小就教孩子们的英语。
要想在国际上混的开,那么英语就是一门必须学习的课程了。
省委教育部门一开始当然是不同意了。
现在这个社会学习英语的都是什么人?
都是大学学生,老教授这些人。
小学生学什么英语么?
浪费钱
这就是教育部门的想法,当然碍于张成的身份的不会说的那么明显,但是也是委婉的拒绝了。
张成也知道一下子希望不大,目前来说国内对于英语不是抱着多大要求的。
中国开始实行英语课程的时候都是两千年以后的事情了,等到西北地区这里开始实行英语课程的时候都是一几年了。
可想而知想让人们突然将英语这门课程加入有多难。
张成也知道英语这门课程,就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入侵了。
但是中国积弱,这个时代的世界早就被欧美这些列强国家划分好了。
而且英语这门语言作为曾经称霸世界大洋的大不列颠帝国的母语一块传播开来了。
所以想要和国际打交道你必须会英语。
任何国家不可能说是闭关锁国的发展工业和经济的。
都是需要和世界交流。
在中国没有称霸世界或者说是被列强们认可的时候汉语还是不能够被欧美国家的人们接受的。
既然教育部门拒绝了,那么张成这边就自己想办法。
这年头会英语的实在是太少了。
开英语培训班,也是开不了几个。
张成没辙的想到了电视。
甘肃省电视台。
之前张成给过一些规划,和西北工业集团也是有过合作。
这次张成前来是为了一件事。
张成找到了台长。
“金台长你好”
“你还张成同志欢迎你到我们电视台来视察工作啊”
“哈哈客气了”
“我这不是想着看看咱们电视台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