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剿灭海贼
脑袋蒙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剿灭海贼,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脑袋蒙蒙,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许根本无需打造新船,仅凭龙江宝船厂积存的资源,便足以远征日本,给那帮倭寇一点颜色看看!
朱棣在听韩成讲述种种情况后,恨不得立刻发兵东征,一刻也不想拖延。
他满心只想着尽快行动。
“的确有不少库存。”朱标开口说道。
“我曾查阅过龙江宝船厂的所有记录。若无误的话,那里有完工的两千料海船二十艘,四千料海船两艘。
除此之外,尚有大量未完成的船只,以及当初造船剩余的各种木材。”
对政务娴熟的朱标对此一清二楚。
当朱标说完时,朱棣顿时喜形于色。
然而韩成却满脸疑惑。
他忍不住问道:“这事有些奇怪啊,按理说陛下才刚下旨不久,就被刘伯温劝止了。
前后也没过多久。
可为何龙江宝船厂却整整造了四年才停建呢?
不仅造出了这么多船,还囤积了如此多的材料?”
韩成此言一出,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不太自然。
他对韩成颇感厌烦。
这家伙分明是故意找茬!
专挑令人尴尬的话题来问。
朱标轻咳一声,看着韩成说道:“韩成你也清楚,这类决定从拟定到下达、再到执行,往往要耗费不少时日,中间出现些许延宕实属正常。”
韩成点头表示赞同。
看到父子俩的反应,朱元璋和朱标都松了口气。毕竟,他们确实担心韩成会对这件事紧抓不放。
就在此刻,韩成又开口了。
“但这情况有点奇怪啊!
数月的延误尚可理解,可整整四年之久,实在令人费解。
龙江宝船厂距离南京城也不过咫尺之间,快马加鞭传个信不过一顿饭工夫,怎会拖延这么久?”
朱元璋听后,脸转向一旁,心中已有几分怒意。
朱标看看父亲的表情,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总不能解释说,父亲顾及颜面,虽采纳了刘伯温的提议,但未公开表明不再攻伐倭国,也未叫停龙江宝船厂的大船建造计划。
直到三四年过去,才下令停止造船。这种话显然不能出口,更不能在父亲面前讲明。
“韩成,此事你无需多问。既已发生,必有其因。这与你写话本的道理相似。写话本时,需前后连贯,处处合乎情理,契合常理。但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事都能合情合理?话本需讲逻辑,而现实却不拘于此。”
朱标说完,注视着韩成问道:“你明白了么?”
“哦哦,明白了明白了,我懂了!”
听着韩成这拉长且装作恍然的声音,以及他投射过来意味深长的眼神,朱元璋心中又泛起了揍人的冲动!这小子为何不懂得什么叫点到为止、为尊者隐呢?
“父皇!有了这二十艘两千料和两艘四千料的大海船,再加上几艘普通海船,攻打倭国足够了!孩儿**,愿即刻领兵前往倭国,扬我国威,让那些外邦之人心生敬畏,明白何谓天威不可侵犯!”
朱棣再次请战。
韩成虽被激发了斗志,却又忍不住再次开口:“等等,听你这话,这些船是不是造了好几年了?这么多年过去,这些船还能否正常使用?切不可掉以轻心,凡事都得谨慎行事。”
尽管韩成也希望朱棣尽快带人去倭国传扬威名,但他深知万事皆需稳妥,绝不能草率行事。
他依旧得把需要考量的事情仔细盘算清楚,若朱棣因疏忽而丧命,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朱棣摆摆手道:“这无需忧虑,这些船只稍作修缮便能继续使用,不会有潜在风险。”
韩成微微一怔,朱棣竟如此笃定?
朱棣指向龙江宝船厂的方向说道:“你该清楚,龙江宝船厂就在京城附近,挨着京师。单凭这一点,你就完全不必担心那些船只是否可用。”
这话让韩成愈发困惑,这算是什么独特的品质保障?
朱棣笑着解释道:“在这种极短的距离内,要是船只质量不过关出了问题,父皇定会将相关负责人的人头割下。”
明白了朱棣这个冷酷却合情合理的理由后,韩成顿时豁然开朗。
他也彻底放下了对船只是否能用的顾虑。在朱元璋这位强硬**的严密监视下,这些船只的质量本就无需过多操心。刚才自己确实是瞎操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