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 集:真相初现,清明上河图史记,竹晴园,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章:意外之获
林羽坐在清风镇那间简陋的客栈房间里,桌上的烛火摇曳,映照出他满是疲惫却又难掩兴奋的脸庞。对面,那位神秘的老者正缓缓讲述着往昔的故事,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着林羽的心。
“当年啊,我身为宫廷画师,有幸能时常目睹那《清明上河图》的真容,可也正因如此,才见识到了围绕它展开的诸多纷争。”老者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林羽身子前倾,急切地问道:“那到底是什么纷争?这图又藏着怎样关乎北宋王朝的秘密呀?”
老者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图可不单单是一幅描绘市井繁华的画作,它的每一处细节,那街头的店铺、往来的行人、河上的船只,都暗喻着当时朝堂之上的势力分布、经济命脉的走向以及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啊。”
林羽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震惊,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幅自己一直痴迷研究的画作,背后竟有着如此错综复杂的背景。
“比如,那画中看似普通的几家大商号,实则背后有着朝中不同党派的支持,他们通过这些商号操控着市场物价,谋取私利。而河上船只的繁忙程度,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对外贸易的情况,可这其中又牵扯到不少官员的贪污受贿之举。”老者一边回忆,一边细细讲述着。
林羽赶忙拿出纸笔,将老者的话一一记录下来,他知道,这些线索太重要了,或许就是揭开那重大秘密的关键所在。待老者说完,林羽起身,恭敬地向老者行了一礼:“多谢前辈告知这些,晚辈定要深入调查,将这背后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老者看着林羽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说道:“孩子,你可要小心啊,这秘密牵扯甚广,一旦触及,怕是会引来诸多危险。”
林羽谢过老者的提醒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整理思路,计划着下一步的调查行动。
第二章:初入书阁
林羽打听到清风镇有一座古老的书阁,里面收藏着不少前朝的典籍和民间杂记,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历史文献。
第二天清晨,他便早早来到了书阁前。那书阁是一座两层的木质建筑,飞檐斗拱,透着古朴的气息,只是看上去有些年久失修,大门上的朱漆都斑驳脱落了。
林羽轻轻推开门,一股陈旧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有些昏暗,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坐在角落的书桌旁,戴着老花镜,在翻看着一本古籍。
“晚辈林羽,特来此查阅些资料,不知可否方便?”林羽礼貌地向那老者询问道。
老书阁管理员抬头打量了一下林羽,缓缓说道:“年轻人,这书阁里的书可都是珍贵之物,你且小心翻阅,莫要损坏了。”
林羽连连点头,便开始在书架间穿梭寻找起来。他先是查找有关北宋宫廷绘画的记载,希望能找到当时《清明上河图》创作背景的更多描述。一本本古籍被他从书架上取下,又仔细翻阅,不少书页都已经泛黄脆弱,林羽翻页时都是小心翼翼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角落里,他找到了一本民间文人记录的杂记,里面提到了《清明上河图》在当时引起的一些争议,说是有官员认为此图描绘的市井太过真实,有揭露朝廷阴暗面之嫌,曾想将其销毁,却又因诸多阻力未能成行。
林羽如获至宝,继续埋头寻找,又陆续发现了几本提及北宋经济贸易情况的书籍,其中记载了当时汴河沿岸商业活动与朝中势力勾结的一些蛛丝马迹,而这些似乎都能和《清明上河图》里的画面相互印证。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林羽这才意识到自己在书阁里已经待了一整天,他抱着找到的几本珍贵书籍,向老管理员道谢后,匆匆赶回客栈,准备回去细细研读这些资料。
第三章:线索串联
回到客栈,林羽点上油灯,将从书阁带回来的书籍摊开在桌上,开始逐字逐句地分析起来。
他先把那本民间杂记里关于《清明上河图》差点被销毁的记载做了重点标注,心中思索着,看来当时朝堂上确实有人意识到了这幅画所蕴含的“危险”,不想让它流传于世。
接着,他又翻看那些关于经济贸易的书籍,发现书中提到的汴河上一些商船的所属势力,和《清明上河图》中画着的几家大商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有个叫“盛昌号”的商船,背后的东家正是朝中一位权臣,而在画中,“盛昌号”的店铺位置十分显眼,且往来生意颇为红火,可据书中记载,这个“盛昌号”曾多次参与哄抬物价、垄断市场的勾当。
林羽拿出一张纸,开始将这些线索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尝试着用线条将它们串联起来。随着他的梳理,一个惊人的轮廓渐渐浮现出来。
原来,《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或许本意就是想通过这幅画,隐晦地展现当时北宋王朝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经济上的腐败、政治上的党派纷争以及文化领域里的一些禁锢。而这幅画之所以多次失踪又重现,正是因为不同势力都想利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想销毁它以掩盖真相,有的则想据为己有,从中谋取更多利益,或是以此来制衡对手。
林羽看着纸上逐渐清晰的脉络,心中既兴奋又沉重,他知道自己离那个重大秘密越来越近了,可同时也明白,接下来的调查必然会更加艰难,毕竟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绝不会允许这个秘密被轻易揭开。
第四章:拜访故交
林羽想到清风镇外住着一位曾经在京城颇有名望的老学究,听闻他对北宋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而且还与当年宫廷中的一些人物有过交集,说不定他能知晓更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内幕。
林羽备了些薄礼,便踏上了去往老学究住所的路。那是一座幽静的小院,四周种满了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透着一股宁静的气息。
林羽上前轻轻叩门,不多时,一位面容和蔼、精神矍铄的老者打开了门。
“晚辈林羽,久仰先生大名,特来拜访,想向先生请教些关于北宋历史的问题。”林羽恭敬地说道。
老学究微微一笑,将林羽请进了院子,两人在石桌旁坐下。
林羽也不兜圈子,直接说明了来意,提到了《清明上河图》以及自己正在调查的背后秘密。老学究听后,微微皱眉,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道:“这《清明上河图》啊,当年在宫廷里可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我曾听一位老友说起,创作此图的画师本是个心怀天下、正直敢言之人,他见朝堂日益腐败,民间百姓虽生活看似繁华,但实则饱受剥削,便想用这幅画来警醒当政者。”
林羽连忙追问:“那后来呢?为何这画没起到警醒的作用,反而陷入了纷争之中?”
老学究叹了口气说:“唉,当时朝中党派林立,各方都只想着争权夺利,哪有人会真正去在意这幅画所传达的深意啊。而且,那些被画中揭露了丑行的势力,自然是想尽办法要打压它,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种种事端。”
林羽又向老学究请教了一些关于画中细节与当时政治、经济情况对应的问题,老学究都一一耐心解答,还给他提供了几个可能藏有更多线索的方向,让林羽收获颇丰。
告别老学究后,林羽感觉自己对那幅画背后的真相又多了几分了解,同时也越发坚定了要彻底揭开这个秘密的决心。
第五章:旧宅探秘
根据老学究提供的线索,林羽得知在清风镇的一处偏僻角落,有一座废弃的旧宅,曾经住着一位宫廷旧人,据说他生前留下了一些手记之类的东西,或许里面会有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关键信息。
林羽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那座旧宅。宅子的大门紧闭,门上的铜锁已经锈迹斑斑,四周的围墙也有些破败,墙头上长满了杂草。
林羽围着宅子转了一圈,发现一处围墙有个缺口,便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院子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中间的屋子门窗紧闭,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慢慢走向屋子,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门。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霉味,灰尘在从门缝透进来的光线中飞舞。林羽四处打量着,屋里的家具都已经破旧不堪,角落里结满了蜘蛛网。
他开始在各个角落翻找起来,先是在一个破旧的书桌抽屉里找到了几张泛黄的纸张,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但还能勉强辨认,记载的似乎是一些宫廷里的琐事,不过并没有直接提到《清明上河图》。
林羽有些失望,但还是继续寻找着。当他挪开一个倒地的柜子时,发现地面的木板有些松动,他蹲下身子,用力撬开木板,下面竟露出了一个小木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