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到最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佛法与梦境中的成长,稷下的一天,狗到最后,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个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的世界里,有一个名叫李明的年轻人,他怀揣着对智慧和真理的无限渴望,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在尘世的喧嚣中坚定地追寻着心灵的归宿。
李明的旅程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从未放弃过。经过漫长的跋涉,他终于抵达了曹溪这个充满灵性的地方。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正当他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片宁静之地时,却不幸被一群恶徒追赶。
面对恶徒的穷追不舍,李明别无选择,只能拼命逃跑。在慌不择路中,他偶然间发现了四会这个地方,并毫不犹豫地躲进了一个猎人群中,希望能在这里暂时躲避一下风头。
这一躲,便是整整十五年。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李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尽管生活在猎人群中,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清明和对佛法的热爱。
每当与猎人们相处时,李明总是会抓住机会,随意地为他们讲解佛法。他的话语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柔和,让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佛法的熏陶。
有一次,猎人们让李明看守猎网。当他看到有生命不慎陷入网中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慈悲之情。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被困的生命放生,让它们重获自由。
吃饭的时候,李明也有着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会把自己的菜寄存在煮肉的锅中,仿佛这是一种独特的仪式。当有人好奇地问起时,他总是淡然一笑,回答道:“我只吃肉边菜。”
这一过便是十五年的光阴,一天,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信念,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永远躲藏下去,应该出去弘法,将自己的所悟传播开来。于是,他毅然前往广州法性寺。
在法性寺中,李明邂逅了一位备受尊崇的印宗法师,这位法师德高望重,佛法造诣高深。与此同时,李明还结识了一位同样对佛法充满热忱的女子——柳儿。
柳儿聪慧而有灵性,她常常来寺中听经听法,对佛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李明在寺里讲述《涅盘经》时,现场发生了一件饶有趣味且引人深思的事情。
当时,一阵风吹过,寺中的幡旗随风飘动。一个和尚见状,坚称:“这是风在吹动幡旗。”然而,另一个和尚却反驳道:“明明是幡旗自己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李明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这句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在场的人们都被李明的话语震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鸦雀无声。
印宗法师更是对李明刮目相看,他站起身来,邀请李明到上座就坐,并向他请教一些深奥的义理。李明不紧不慢地回答着,他的言辞简洁明了,却又能将道理阐述得恰到好处,而且并不依赖于文字的解释。
印宗法师越听越觉得李明非比寻常,心中暗自感叹:“此人定非凡俗之辈!”
当听说黄梅的衣法和佛法南来,印宗法师心中充满了好奇,他迫不及待地询问李明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李明谦虚地回答道:“我可不敢妄言啊。”然而,正是他这种谦逊的态度,让印宗法师对他更加钦佩和尊重。
印宗法师被李明的谦逊所打动,于是决定向他行弟子礼,以示对他的敬重。接着,印宗法师请求李明将衣钵展示给大众,让大家一同瞻仰。
印宗法师接着又询问起黄梅的传承和教导,李明回答说:“黄梅的教诲,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印宗法师对这个回答感到有些疑惑,他继续追问为什么不说禅定解脱呢?
李明耐心地解释道:“禅定解脱是两个不同的法门,它们并非佛法的核心。佛法是不二的法,不应该将其分裂开来理解。”印宗法师对于“什么是佛法不二的法”仍然心存疑虑,他请求李明详细解释一下。
李明微笑着说道:“我可以用经文中的例子来说明。就像高贵德王菩萨问佛关于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以及一阐提等是否应该断绝善根佛性的问题,佛说善根有两种,一种是常,一种是无常。但是,佛性既非常也非无常,所以不会断绝,这就是所谓的不二之法。”
李明进一步解释道:“对于一阐提的善恶之理,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善与恶的对立,认为一阐提只有恶而没有善。然而,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善恶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一阐提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出恶,但他们的佛性并未消失,这就是佛法不二的体现。”
智者却能了达其性无二,无二的性就是佛性。印宗听完,欣喜地合掌称赞李明讲经如同瓦砾,而他论义却如同真金。于是,不仅为他剃发,还愿意拜他为师。李明就这样在菩提树下开启了东山法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