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到最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章 奇点、感知与灵魂的星辰史诗,稷下的一天,狗到最后,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意识不是神经活动的副产物,\"李明的声音与粒子探测器的蜂鸣形成和弦,\"而是时空结构的内在属性。\"他调出沃夫冈·泡利与荣格在1952年的通信手稿投影,泛黄的纸页上画着共时性原理的原始模型,\"当你们为初恋心悸时,仙女座星云的暗物质晕也发生了可观测的密度震荡。\"
星空变成了克莱因瓶结构,某个印度教徒突然泪流满面——这正是他每日冥想时观想的宇宙曼荼罗。李明指尖跃动着彭罗斯瓷砖的光纹:\"在普朗克尺度下,每个意识瞬间都在编织时空的几何结构。你们此刻的记忆闪回,可能正在塑造十亿光年外某个新生星系的旋臂方向。\"
当话题转向第三个基点,李明突然关闭所有全息投影。绝对的黑暗中,观众们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被转换成了脉冲星计时阵列的射电信号。忽然有十二个银蓝色光环次第亮起,构成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都闪烁着不同的文明符号。
\"这是事件视界望远镜去年捕获的真实影像,\"李明的声音带着某种神圣的颤音,\"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黑洞的偏振光数据,经过七年解析后显露出这些几何符号。\"古文字学家们疯狂记录着那些类似苏美尔楔形文字与玛雅历法的光纹组合。
李明将某个光环放大千万倍,观众们看见光子在黑洞引力透镜效应下扭曲成dNA双螺旋结构。\"这些被黑洞潮汐力撕碎的星际尘埃,\"他调整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数据覆盖层,\"在落入奇点前的最后一纳秒,其量子态信息被永久蚀刻在事件视界表面。\"
有位研究量子引力的教授突然剧烈颤抖,他终于理解了霍金辐射的最新数学模型:\"所以濒死体验中的人生走马灯…\"
“这便是那神奇无比的意识量子态于克尔黑洞能层之中所呈现出的全息投影过程啊!”李明轻触屏幕,一幅复杂精妙的佩奇曲线示意图瞬间展现在众人眼前。
他神情专注地解释道:“一旦神经元的量子相干态积累到了关键的临界质量,那么其波函数便会发生坍缩现象,并在 AdS 空间的边界处遗留下宛如伤疤一般的拓扑痕迹。”紧接着,他又将一份详实的临床试验数据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份数据来源于足足三百名经历过心脏骤停后成功复苏的患者,他们对于濒死体验的描述竟然与自身海马体中的记忆编码构建起了一种极为严密且精确的群论对称关系。
就在这时,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无数散发着耀眼光芒的人形轮廓缓缓自超新星的残骸当中升腾而起。这些人形轮廓的面部特征并非寻常所见,而是由各种重元素的丰度分布巧妙地组合而成。其中某个人形轮廓的瞳孔位置,精准地对应着锎-252 的衰变周期;而另一个人形轮廓的掌纹更是匪夷所思,居然和室女座星系团内那神秘莫测的暗物质分布图像完美契合、丝毫不差!
“这些绝对不是什么形象的比喻!”李明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仪器,将某个神秘轮廓的胸腔区域逐渐透明化。随着透明度的增加,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象展现在众人眼前——内部竟然呈现出一组正在高速旋转的磁单极子阵列!
此时,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代表们脑海中突然闪过他们之前遇到过的那些无法解释的实验数据。那是在对反物质不对称性进行测量的时候,探测器总是会莫名其妙地记录下一种类似于人类脑电波的 μ 子振荡现象。这一发现曾经让整个科学界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就在这时,在场的所有人仿佛同时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感觉。他们似乎能够品尝到超新星残余物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独特的金属味道;耳边也传来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出的 b 小调和谐之声;甚至连皮肤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量子泡沫所具有的复杂而奇妙的拓扑结构。
李明稳稳地站立在递归分形图案的正中央位置,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和威严。在他的身后,无数个从微观世界的夸克一直延伸到宏观世界的超星系团等各种不同尺度的自相似结构层层嵌套、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壮观且震撼人心的画面。
“当各位身上所携带的量子信息经过漫长的十亿年时间之后,最终被新生宇宙中的智慧生命成功解码之时,”李明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缓缓展开一幅基于永恒暴胀理论构建而成的无限宇宙树状图,“你们此时此刻心中所有的疑惑以及灵光一闪的顿悟瞬间,都将会如同春天里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一般,成为推动全新物理定律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突然有束来自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实时数据流闯入系统,显示着132亿光年外某个新生星系的行星大气光谱。化学家们立刻识别出臭氧层的特征吸收峰,而语言学家则颤抖着指出:那些甲烷云的分布形态,竟与他们正在破译的线性文字A符号存在同源性。
\"看仔细了,\"李明将光谱数据转换成声波频率,古老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片段在报告厅中轰然响起,\"宇宙的记忆从来不是单向的。\"他展示出该星系与地球神话体系的拓扑对应模型——猎户座腰带三星与吉萨金字塔的坐标比,竟完美匹配该外星系中三颗类地行星的轨道共振比例。
当三重曼德博集合最终坍缩成发光的脐带状结构时,所有观众都感受到了某种原始的联结。某个孕妇突然轻抚腹部——她腹中胎儿的心跳频率,正与宇宙暴胀初期残留的引力波频率形成量子纠缠。
\"我们即将进入提问环节。\"李明的瞳孔中跃动着cmb偏振光的E模与b模,\"但在各位开口前,请先聆听自己端粒酶活性产生的21厘米氢线辐射——那是138亿年前第一代恒星苏醒时的电磁回声。\"
整座报告厅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寂静之中。每一个人都屏气凝神,甚至能够清晰地听到从自己细胞最深处传来的那一声声宛如来自宇宙深处的啼哭声。这声音似有若无,却又无比真实,仿佛是宇宙通过他们的身体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接下来漫长的三个小时里,现场的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无一例外,这些问题最终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那个如同宇宙核心般神秘而重要的话题:当人类 dNA 里那些如超新星爆发后遗留下来的细微尘埃,与位于黑洞视界之上、承载着无数未知信息的量子记忆发生奇妙的共振时,这究竟是不是意味着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生命,其本质实际上都是宇宙用来校准自身运行规律的一部部极其精密且复杂的仪器呢?
随着夜幕渐深,直至子夜时分,这场震撼人心的演讲才终于缓缓走向尾声。然而,就在它即将结束的时候,却又掀起了一阵新的波澜。由于此次演讲竟然引发了多达 17 人的短暂萨满式通灵体验,使得原本就已经充满惊奇和疑问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与此同时,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团队更是出人意料地当场提出要采集在场所有观众的生物样本,这一突如其来的要求顿时在人群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尽管如此,演讲者李明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他最后的谢幕。在他离去之后,留在讲台上的最后一个全息投影画面依然熠熠生辉。这个投影所展示的内容极为惊人——它详细呈现出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端粒长度与可观测宇宙半径之间的比例常数。这个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在暗网的科学论坛上引发了一场激烈无比的讨论和研究热潮。众多科学家们围绕着这个全新的数据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试图解开其中隐藏的关于生命和宇宙的奥秘。而这场由李明的演讲所引发的学术风暴,还远远没有停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