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勾结满清,在末世靠屁股苟活双男主免费阅读,北阳玖,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十年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局势岌岌可危。南方曾一度被招抚的土司再度揭竿而起掀起叛乱,外部势力暗中策应,虽经朝廷竭力镇压,叛乱最终得以平息,但危机四伏,人心惶惶。在这风雨飘摇之际,静海参将李德尚的反叛之心已如箭在弦,蓄势待发。

此前李德尚派遣李七商队北上,名义上是进行贸易,实则肩负着借兵的重任。商队在北地辗转数月,历经艰险,终于与满清势力接上了头。然而返程途中,商队却遭遇了马贼哈什纳的袭击。

后因为谭威的协助,商队总算得以返回。后败退的马贼撤退途中,一队满清骑兵突然杀出,将哈什纳等人再次重创。李德尚从满清那边得知此事,又在宴会中失口说出来,殊不知这些细节早已引起谭威的敏觉。

静海地处海河流域下游,土地贫瘠洪涝频发,常年饱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加之其位于明、清交界的第一后勤处,地理位置特殊战事频发,使得这片土地更加荒凉人稀。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德尚凭借多年的征战,积功升任边关参将。由于总兵和主管关城的上官职位长期空缺,李德尚实际上已成为静海的独立军阀。他经明廷许可,招兵买马,麾下拥有上万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即便与满清军队交锋,也可硬刚一下。

李德尚虽粗通文墨,但治理静海却颇有章法。他深知静海地处要冲,必须确保一方平安,才能为日后的投诚奠定基础。因此他励精图治整顿军务,安抚百姓,使得静海在他的治理下相对安定。

可李德尚也清楚,静海虽暂时安稳,但终究位于山海关之后,是满清南下的第一座城池。一旦满清铁骑南下,静海必将首当其冲,无法承受雷霆一击。

此时李德尚正在密室中与满清使者宁甫密谈。宁甫此行正是为了与李德尚商讨曲通大清的具体事宜。两人低声细语神情凝重,显然在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而与此同时谭威在马廊中正与一名疑似满清人的男子相遇。

谭威心生疑虑,与那可疑男子闲谈一番,使他放松警惕,而后突然用女真语试探对方。对方闻言脸色骤变,反问道:“你为何会女真语?”谭威镇定自若解释道:“我曾去野人女真部做买卖,略通一二。”对方闻言,神色稍缓,但眼中依旧闪过一丝警惕。

谭威的试探虽未直接揭穿对方的身份,但他心中已有了几分把握。他意识到静海城内或许已潜伏着满清的密探,而李德尚绝对有问题。谭威并未轻举妄动,他知道此时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而且自己无根无基。连个可信赖的人都没有。

静海的夜色愈发深沉,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李德尚站在城楼上,远眺北方,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已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叛敌与否,皆在一念之间。满清的雷霆一击,或许已在暗中酝酿,而他能做的,唯有押注成功,方可保住一世富贵,那些忠君爱国的想法,他早就从南方的东林文官嘴里听烦了,也看透了。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当一人手中的实力足够强大之时,难免会升起异心。皇太极称帝后,满清多次派人联络李德尚,暗中给予方便,李德尚的羽翼渐渐丰满。见大明形势危机,李德尚不觉心生反意,欲效法石敬瑭,借兵满清,最起码也能称一方诸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家宠物不是人

肆月无尘

三国之现代魂

旗鼓相当的光辉之貌

火影:开局三战,别怪我开点小挂

战斗猫薄荷

医眷惊鸿:冷王暖妃

Angel普雅

从遮天开始盗天机

名不可简

我今来见白玉京

摘下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