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军前立威一
北阳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军前立威一,在末世靠屁股苟活双男主免费阅读,北阳玖,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开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在谭威到来之前,附近的卫所和乡府就屯驻着不少兵丁。随着之前冀南的乱战,这些兵丁都被聚拢在开州防卫。
谭威就任后,为了整合力量,并没有遣散他们,而是亲自任命自己人管理,将跟随自己一路征战的几个校尉都委以守备的职位。
按照规制,守备一职理论上可负责统辖上千人,这些圭圣军的中层跟随谭威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得到晋升,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感激之情。
其中有从破落军户升至校尉品阶的,激动地对谭威说道:“将军,承蒙您的提拔,我等定当肝脑涂地,为大人效命!”
谭威喜欢这样实在的人,也激励道:“好好干,保家卫国,重任在肩。” 这些大老粗都感觉跟着谭威有奔头。
开州周边聚拢的杂兵,额员约有六千人,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缺额竟达一千人。好在谭威率领圭圣军前来,带来了一千兵力,这才使得总兵力又维持在六千人。
为了便于管理,谭威对军队进行了细致的编制,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前军主要由卫所兵组成,这些兵丁长期驻守卫所,世代为军户,有一定的军事基础。
后军则以州府县卒为主,他们熟悉本地情况,只是刚从贫民转成军人,战斗力颇为不佳。
精锐的圭圣军则充任亲卫,由谭威安排驻扎城内。在将领任命上,谭威经过深思熟虑,让奚广昆统辖前军,颉永羌前往后军统领人马,圭圣军则交由赵国强指挥,徐悠、张小甲也分别担任要职。
谭威召集时众将领时曾说道:“诸位兄弟,静海也好巨鹿也罢,我谭威未能给大家谋到富贵,我且欠着大家,如今我们肩负重任,务必齐心协力,保一方平安,该给兄弟们的,我一定还给你们!” 众人齐声应诺,士气高昂。
圭圣军划拨后,虽然人数有所减少,但装备依旧精良,这得益于谭威对军械的重视。自建军以来,圭圣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谭威深知犒赏将士的重要性,对军士的赏赐极为丰厚,抚恤金也十分优厚。
在伙食方面,更是精心安排,保证将士们吃得饱、吃得好,顿顿有肉菜,因此圭圣军的军士们都以身为圭圣军为荣,集体荣誉感强烈,忠诚度自然比起其他军队要高。
在纪律方面,圭圣军更是严格遵守谭威改良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了开州后,对百姓秋毫无犯。
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与当地大户互动,帮忙维护治安,参与一些民生事务,完全是学习后世子弟兵的优点。
当地一位老者感慨道:“从未见过如此纪律严明的军队,谭将军治军有方啊!” 一时间,军民关系融洽,百姓们对圭圣军赞不绝口。
大明实行军户世袭制度,后期才出现募兵制,经历巨鹿大战后,谭威在与各军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地发现了诸多问题。
各地军队参差不齐,但普遍存在训练不足的情况,士兵们军事技能生疏,缺乏实战演练,士气方面也不高,不少士兵对战争充满恐惧,对未来感到迷茫,将官喝兵血,吃空饷严重,上层部署混乱等。
在冀南战乱中,更是出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多支全建制的千人部队,竟然在阵前投敌,谭威一直对此事痛心疾首,他对自己军队的理念教育一直很重视,而原开州军则亟待改变。
谭威多次对众将领说道:“训练不足,士气不高,如此军队,怎能抵御外敌?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而且士卒必须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绝不能再出现类似临阵倒戈的耻辱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