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摘桃子的来了
北阳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摘桃子的来了,在末世靠屁股苟活双男主免费阅读,北阳玖,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十一年正月,凛冽的寒风如同疯狗,在大明的土地上肆意啃咬,冰冷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小冰川期,大明就这烂命运呀,即使穿越了也没改变。街道上行人寥寥,个个裹紧棉衣,行色匆匆,试图抵御这彻骨的严寒。
在这冰天雪地的时节,大明的朝堂之上同样风云变幻,内阁斗争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暗流,每一次涌动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走向。
崇祯皇帝欲意整合辽东诸将的调遣,这也算他有点脑子,知道辽东将门牵扯复杂,经过多日的权衡与考量,最终决定加封马科为兵部侍郎等重要职务,并委以整合山海关诸将的重任,同时任命他为督监。崇祯心中十分清楚,马科在山海关地区并无深厚的根基,不像那些地头蛇般盘根错节难以掌控。
选择马科,正是看中了他相对容易被崇祯遥控指挥这一点,期望他能成为朝廷制衡山海关军事势力的有力棋子,顺利达成自己对山海关军事布局的规划,稳固大明的北方防线。
而在朝堂的另一侧,兵部尚书杨嗣昌和首辅温体仁正为了军政事务争论得面红耳赤,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的言辞在朝堂上回荡,毕竟涉及利益,谁也不软。
杨嗣昌主张加强对辽东地区的粮草管控,以保障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而温体仁则从全局战略出发,认为目前内外暂稳,应优先稳固朝堂各部,双方僵持不下,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和妥协,最终敲定了一个略显尴尬的任命 —— 新任辽东粮道总督于堂到任。这位于堂实际官职只是知州差遣,却被赋予了包管冀东的重任,驻地就设在静海,这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谭威无缘无故多了个上司。
与此同时郭函也接到了返回山海关的调令,他在静海附近的布置即将告一段落。
在郭函临行前一天,他身着一袭黑色披风,头戴貂皮暖帽,带着一众同样身着厚重冬装的亲卫,顶风前往圭圣军军营。
他心中想着本来答应谭威独立成军,此时突然来了个上司,确实有些尴尬,不过谭威军职挂在山海关,相对还是自由些的,此次离开前,定要去军营看看这支部队的情况。当他们来到军营门口时,两名站岗的军士立刻上前,手持长枪,交叉拦住了他们的去路。“站住!军营重地,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一名军士大声喝道,颇有认死理的样子,声音在寒风中传出老远。
郭函微微皱眉,刚要开口表明身份,值勤校尉赵国强恰好从军营内巡逻至此。赵国强一眼便认出了郭函,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满脸惊喜,快步上前,“啪” 地一个立正,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激动地说道:“郭将军!您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说着他连忙挥手示意军士放行,同时热情地将郭函一行迎进军营。
郭函对刚才的一幕甚是奇怪,不过想到谭威本就是怪人,也就不多想迈进营门,一阵寒风吹过,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披风。不经意间他的目光扫到了营门两侧悬挂的标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凑近一看,顿时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心中暗自感慨:“这规矩写得实在是妙!简简单单的几条,却将军纪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一边轻声念叨着,一边继续往军营里走去。
放眼望去营房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一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顶上的积雪被清扫得一丝不苟。军士们身着统一的冬装,虽然衣服略显单薄,但个个精神抖擞,站得笔直,眼神中透着一股坚韧和自信。郭函心中暗自点头,对这支军队的军容军纪颇为满意。然而他也察觉到军营里有些异样,往日里的热闹喧嚣不见了,显得有些空荡冷清,不见谭威等人的身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