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清帝国的覆灭
华流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大清帝国的覆灭,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华流小子,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要用最震撼的词汇,最生动的描述,让读者们感受到这个消息的重要性!”乔治·史密斯在会议上激动地说。
报道很快就准备好了,标题被设计得非常醒目:“东方的军事奇迹:姬太枚的2000万燧发枪部队!”报道详细描述了姬太枚的军队规模和实力,以及他们对世界军事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遥远的沙皇俄国,宫殿的大厅里灯火辉煌,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正在进行。沙皇坐在长桌的一端,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诸位,为我们的机智干杯!”沙皇举起了手中的水晶杯,声音洪亮。
周围的贵族和大臣们纷纷举杯响应,他们都知道,沙皇这是在庆祝自己及时向姬太枚俯首称臣的决策。
“要是我们再晚一步,恐怕现在就要面对那2150万火枪的江宁军了。”一个大臣心有余悸地说。
“是啊,那可是一支足以撼动世界的力量。”另一个大臣附和道。
沙皇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我们现在和姬太枚是朋友,未来在华夏的新政权中,我们将会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而在普鲁士的皇宫里,气氛则截然不同。普鲁士皇帝坐在他的宝座上,一脸愁容。他原本计划在中华这里“分一杯羹”,但现在,面对姬太枚的江宁军,这个计划显然已经泡汤了。
“难道我们就没有机会了吗?”普鲁士皇帝喃喃自语,他的手中拿着一个酒杯,里面的酒已经快被他喝完了。
“陛下,姬太枚的军队实在是太强大了。”一个顾问小心翼翼地说,“我们现在去招惹他,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普鲁士皇帝叹了口气,他知道顾问说的是实话。他只能无奈地接受了现实,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看来,我只能在皇宫里买醉了。”普鲁士皇帝苦笑着说。
这时,一个宫廷小丑走了过来,他穿着滑稽的衣服,脸上画着五彩的妆。
“陛下,何必如此忧愁呢?来,让我给您跳支舞,解解闷。”小丑说着,便开始跳起了滑稽的舞蹈。
普鲁士皇帝看着小丑的表演,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心想:“也许,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等待时机。”
在那个时代,全世界的人口不过16亿,而姬太枚的江宁军已经拥有了2150万的庞大军队,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个消息在欧美各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称这是“军事奇迹”。
在法国的一间小酒馆里,几个穿着时髦的绅士正围坐在一张圆桌旁,热烈地讨论着。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叫姬太枚的家伙,他的军队都快赶上我们国家的总人口了!”一个绅士惊叹道。
“是啊,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他是怎么做到的?”另一个绅士好奇地问。
在美国的华尔街,商人们也在讨论着这个话题。
“这个姬太枚,他的军队比我们国家的军队还要多!这将对我们的贸易产生什么影响?”一个商人担忧地说。
“也许我们应该派人去和他谈谈,看看有没有什么合作的机会。”另一个商人提议。
在德国的一家啤酒馆里,几个穿着皮裤的壮汉也在讨论着。
“这个姬太枚,他的军队这么多人,喝起啤酒来岂不是要把我们的酒馆都喝光?”一个壮汉开玩笑地说。
“哈哈,那我们可得准备好足够的啤酒了!”另一个壮汉大笑道。
而在大清帝国,姬太枚和嬴欣怡正站在江宁军的阅兵场上,看着一队队整齐的士兵走过。
“太枚,我们的军队现在可是名扬四海了。”嬴欣怡笑着说。
姬太枚点了点头,但他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悦:“是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我们的军队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不是为了炫耀。”
嬴欣怡同意地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们的路还很长。”
在欧美的报纸上,姬太枚的江宁军被描述成了一个传奇。《泰晤士报》上写道:“姬太枚的军队,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庞大的军队,他们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而在《纽约时报》上,评论员写道:“姬太枚的军队,不仅是军事上的奇迹,更是组织和管理上的奇迹。他们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东方的力量。”
在姬太枚的眼中,军队的强大永无止境。他总是觉得,还能更强,还能更好。所以,当江宁军已经拥有2150万火枪部队时,他还是觉得不够。于是,他再次大手一挥,花费了20万两白银,召唤了4000万火绳枪士兵。
“太枚,我们的军队已经够多了,你这是要征服世界吗?”嬴欣怡看着姬太枚,半开玩笑地说。
姬太枚笑了笑,回答道:“征服世界?不,我只是想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没过多久,他又觉得火绳枪不够先进,于是,他再次花费了5万两白银,将这些士兵的装备升级成了“汉阳造老套通”步枪,并且还配备了无限子弹和无限木柄手榴弹。
“兄弟们,我给你们带来了新武器!”姬太枚在军前宣布,他的声音充满了自豪。
士兵们看着手中的新步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知道,这些新武器将使他们在战场上更加所向披靡。
“这步枪,我们就叫它‘太枚步枪’吧!”姬太枚得意地说。
士兵们听了,纷纷鼓掌叫好,但他们心里都在想:“这名字,还真是‘无耻’啊!”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太枚步枪”不仅名字有趣,而且性能卓越。它的射程远,精度高,射速快,让士兵们在训练中就感受到了它的强大。
“这‘太枚步枪’真是太好用了!”一个士兵在训练后兴奋地说。
“是啊,有了它,我们简直就是无敌的!”另一个士兵也高兴地说。
随着装备的升级,姬太枚将江宁军改编成了“中华革命军”,他们的目标是致力于百姓的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中华革命军’!”姬太枚在军前宣布,“我们的使命是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谋未来!”
在姬太枚的军队中,汉阳造步枪的出现无疑是一场革命。这种栓动步枪,以其1800米的表尺射程和五发漏夹供弹的设计,让士兵们爱不释手。
“看这汉阳造,多帅气!”一个士兵一边擦拭着自己的步枪,一边得意地说。
“是啊,不用装火药,干净又安全,简直就是我们士兵的福音!”另一个士兵也附和道。
在训练场上,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栓动上膛、瞄准、射击的动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姿。
“砰!砰!砰!”训练场上的枪声此起彼伏,每一声都是对敌人的警告。
而在华夏农工军中,淘汰下来的火绳枪并没有被浪费。姬太枚下令将这些火绳枪改造成了燧发枪,这些燧发枪被系统回收了3800万支,剩下的350支则被用来武装华夏农工军。
“兄弟们,虽然这些燧发枪比不上汉阳造,但它们依然是可靠的武器。”姬太枚在农工军的集会上说,“我们要让每一把枪都发挥出它的作用。”
农工军的士兵们拿着这些燧发枪,虽然它们看起来有些老旧,但在他们手中,这些枪械依然能够发出致命的威力。
“有了这些燧发枪,我们也能成为战场上的英雄!”一个农工军的士兵挥舞着手中的枪,兴奋地说。
在革命军的帮助下,华夏农工军不仅得到了武器,还得到了战斗培训。革命军的将士们耐心地教导他们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在战场上保护自己。
“记住,射击的时候要屏住呼吸,瞄准目标。”一个革命军的教官在训练中说。
“还有,战斗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另一个教官补充道。
除了战斗培训,革命军还特别重视文化的普及。他们认为,只有文化水平提高了,士兵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战斗的意义,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忠诚’和‘勇敢’的含义。”一个革命军的文教官在课堂上说,“这两个词,是我们作为士兵的根本。”
农工军的士兵们认真地听着,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
在紫禁城的金銮殿上,清王朝的大臣们正激烈地争论着。姬太枚的6150万陆军部队已经成为了他们无法忽视的存在,这让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投降姬太枚”,另一派则主张“改革强军”。
“陛下,姬太枚的军队如此强大,我们恐怕难以抗衡。”一个年迈的大臣颤巍巍地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我们不如与他和谈,或许还能保住大清的江山。”
“和谈?那岂不是向他投降?我们大清的尊严何在?”另一个大臣激动地反驳,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我们应该改革军队,加强训练,与姬太枚一战到底!”
道光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是犹豫不决。
“投降派”的大臣们认为,姬太枚的军队已经如此强大,如果继续对抗,恐怕大清的江山不保。他们建议道光帝向姬太枚示好,甚至愿意割让一些领土,以换取和平。
“陛下,姬太枚的军队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我们如果继续对抗,恐怕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一个“投降派”的大臣劝道。
而“改革派”的大臣们则认为,大清不能就这样屈服,他们主张进行军事改革,加强军队的训练和装备,以期能够与姬太枚的军队抗衡。
“陛下,我们大清的军队虽然现在不如姬太枚,但只要我们进行改革,加强训练,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一个“改革派”的大臣慷慨激昂地说。
两派大臣争论不休,金銮殿上的气氛紧张而激烈。道光帝看着他们,心中也是左右为难。
在《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上,一则新闻震撼了整个欧美大陆:“世界军事帝王的即将诞生!”文章详细描述了姬太枚的6150万陆军部队,这支军队的规模和实力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
在报社的编辑室里,主编正兴奋地拍着桌子:“这可是个大新闻!姬太枚的军队,这简直是个奇迹!”
“是啊,主编,这可是我们报纸的独家!”一个记者兴奋地说。
“我们要用最大的标题,最醒目的版面,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个消息!”主编激动地说。
报道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轰动。在欧洲的各个角落,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个话题。各国的统治者和军事家们都在关注着这个东方的新兴力量。
在联合王国的白金汉宫,女王陛下正坐在她的宝座上,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红茶,但她却无心品尝。她的眉头紧锁,眼睛盯着面前的一张报纸,上面赫然印着“姬太枚的陆军数量再次登上泰晤士报头版头条‘世界军事帝王的即将诞生!’”。
“哦,我的天哪,这是真的吗?”女王的声音颤抖着,她的手几乎握不住那精致的茶杯。
首相先生在一旁,他的脸色比女王的茶杯还要苍白。他刚刚从内阁会议回来,两腿发软,几乎走不动路。
“陛下,我们必须采取行动。”首相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在哀求,“这支军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总人口,如果他们...如果他们...”
“如果他们决定跨过英吉利海峡,我们该怎么办?”女王打断了他的话,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首相先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想出一个解决方案。但无论他怎么想,都找不到一个可行的办法。
“或许...或许我们可以送他一些礼物?”首相试探性地建议,“比如我们的皇家瓷器,或者一些珍贵的艺术品?”
女王听了,叹了口气:“恐怕这些礼物在他的眼里,就像我们看待那些从海边捡来的贝壳一样。”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红色制服的皇家卫兵走了进来,他的神情严肃:“陛下,首相先生,我们刚刚接到消息,姬太枚的军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什么?!”女王和首相几乎同时跳了起来。
“他们...他们要进攻我们了吗?”首相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慌。
卫兵摇了摇头:“不,根据情报,他们只是在进行常规训练。”
女王和首相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的心中仍然充满了不安。
“我们必须加强我们的防御。”女王坚定地说,“立刻召集内阁,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计划。”
首相点了点头,他立刻拿起了电话,开始召集内阁成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联合王国都陷入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中。报纸上充斥着关于姬太枚军队的报道,民众们也开始囤积食物和生活用品,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但就在这时,姬太枚却通过《泰晤士报》发表了一份声明:“尊敬的联合王国女王和首相,我保证,我的军队永远不会对友好的国家发动攻击。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和平,而不是破坏它。”
这份声明像一股清泉,滋润了联合王国人民干涸的心田。女王和首相读到这份声明后,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看来,我们可以安心地喝茶了。”女王笑着说。
首相先生也笑了,他拿起电话,取消了所有的紧急会议:“是的,陛下,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的下午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