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流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战争进行时(1),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华流小子,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岭南省的总督府里,叶永真总督正坐在他的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信。信上写着联合王国的议和条件:两百万两白银,外加赔礼道歉。叶永真总督的眉头紧锁,他知道这笔钱对于岭南省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但他更知道如果不答应,联合王国的军队可能会继续推进,给岭南省带来更多的灾难。

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可真是个烫手的山芋。”他决定先和联合王国的代表私下会面,商讨一下细节。他们的会面地点选在了一家小茶馆,叶永真总督带着他的随从,穿着便装,悄悄溜出了总督府。

茶馆里,联合王国的代表已经等候多时。他们穿着笔挺的军装,看起来威风凛凛。叶永真总督一进门,就听到对方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叶总督,我们来谈谈生意吧。”叶永真总督苦笑着点了点头,心想:“这哪里是生意,这分明是敲诈。”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叶永真总督最终答应了联合王国的条件。他心想:“这下好了,至少可以暂时保住岭南省的安宁。”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道光帝的耳朵里。

道光帝在紫禁城里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他拍着桌子,大声说:“叶永真,你这是卖国求荣!我要革你的职,还要与联合王国开战!”他立刻下令起草宣战诏书,诏书上写道:“朕乃天朝上国之主,岂能容忍外邦如此欺凌?即日起,与联合王国开战!”

诏书一经颁布,整个朝廷都沸腾了。有的大臣拍手称快,有的则忧心忡忡。叶永真总督得知自己被革职,也是一脸懵圈,他没想到自己的决定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但不管怎样,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岭南省的士兵们开始集结,准备与联合王国的军队一决高下。叶永真总督虽然被革职,但他还是决定留在岭南省,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尽一份力。

他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的士兵们,大声喊道:“虽然我已经不再是总督,但我还是岭南省的一份子。今天,我们要让那些洋人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士兵们听到他的话,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喊着:“保卫家园,誓死不退!”

在岭南省的广袤土地上,十八万清军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从四面八方集结而来。他们的统帅是爱新觉罗·奕信,道光帝的侄子,一个自信满满的年轻将领。他站在高台上,俯瞰着这支庞大的军队,心中充满了自豪。

奕信将军穿着华丽的铠甲,头戴金盔,腰间挂着一把装饰精美的宝剑。他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士兵们,你们是天朝上国的骄傲!洋人的部队不过是一群野蛮人的组合,我们的优势在我们这边!”士兵们听到他的话,士气高涨,纷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喊着:“天朝上国,万岁!”

奕信将军的自信并非没有根据。他手下的士兵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他们中有的擅长骑射,有的精通剑术,还有的能够使用火炮。奕信将军相信,这支军队足以对抗任何敌人。

然而,奕信将军也有他的小秘密。他私下里对洋人的科技和战术颇感兴趣,甚至偷偷学习了一些洋人的战术。他心想:“虽然我们有天朝上国的优势,但学习敌人的长处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紫禁城的深处,道光帝正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的侄子,爱新觉罗·奕信,不久前还是他引以为傲的将领,如今却因为一些谗言而面临着被革职的危机。帝身边围绕着一群大臣,他们有的低声议论,有的则是一脸严肃,仿佛这场风波关乎着整个帝国的命运。

“陛下,奕信将军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听说他私下与洋人有所往来,这可是叛国之罪啊!”一位大臣上前一步,语气沉重地说道。

道光帝的脸色更加阴沉了,他知道这些大臣中有不少是嫉妒奕信的战功,想要借此机会将他拉下马。但是,作为皇帝,他必须考虑到大局,不能让任何可能的叛国行为威胁到帝国的安全。

“传朕的旨意,奕信革职查办,即日起由新主帅接管军队。”道光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消息传到了奕信的耳中,他正坐在军营的帐篷里,手里拿着一本兵书。听到这个消息,他苦笑了一下,心里明白这是宫廷斗争的结果,但他并没有过多的悲伤,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解脱。

“将军,我们怎么办?”他的副将焦急地问道。

奕信将兵书放下,站起身来,拍了拍副将的肩膀,笑着说:“怎么办?当然是喝酒庆祝啊!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他的笑声在军营中回荡,让周围的士兵们都感到困惑不已。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将军被革职了,还能笑得这么开心。

与此同时,道光帝在宫中颁布了宣战诏书,他决定与联合王国开战。诏书被送到了全国各地,人们开始准备战争。在这个时代,信息传递并不像现在这么迅速,所以诏书的传递过程也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诏书由一位老太监负责传递,他骑着一匹老马,带着两个年轻的小太监。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老太监每到一处,都会严肃地宣读诏书,然后接受当地官员的款待。而两个小太监则趁机大吃大喝,玩得不亦乐乎。

“你们两个,别只顾着吃,要注意仪态!”老太监不时提醒他们,但两个小太监总是嬉皮笑脸地回应:“知道了,老爷子,我们这不是在补充能量嘛!”

在岭南的军营中,一位新的主帅正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中军帐。这位新主帅,名叫爱新觉罗·奕乐,是京城里有名的纨绔子弟。他的父亲在朝中有些势力,因此他得以接替奕信成为新的主帅,尽管他连一本兵书都没翻过。

奕乐一进帐,就大声宣布:“士兵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敌人,那些联合王国的军队,不过是一群野蛮人,一群草包蠢猪!我看过养猪,只要我们有18万头猪,也能轻松打败他们的1万人!”

士兵们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这位新主帅是不是在开玩笑。但奕乐却自信满满,他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笑着说:“你们看,我这里装的都是智慧,对付那些洋人,绰绰有余!”

为了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奕乐决定举行一次阅兵。他命令士兵们穿上最华丽的盔甲,举起最鲜艳的旗帜,甚至还找来了一群舞狮队来助兴。阅兵那天,军营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奕乐穿着他那金光闪闪的盔甲,骑着他那匹装饰着彩带的高头大马,得意洋洋地在队伍前巡视。他对着士兵们喊道:“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军威!那些洋人看到我们这样的阵势,还不吓得屁滚尿流?”

士兵们虽然心里犯嘀咕,但还是按照命令行动。他们举着长矛,迈着整齐的步伐,看上去倒也威风凛凛。舞狮队在队伍中穿梭,不时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引得士兵们哈哈大笑。

然而,就在这时,联合王国的侦察兵已经悄悄潜入了军营附近,他们看到了清军的阅兵,不由得笑出了声。他们心想:“这些清军看上去倒像是在准备过年,而不是在准备战斗。”

侦察兵回去报告了他们的发现,联合王国的将领们也觉得不可思议。他们的指挥官笑着说:“看来,我们这次是赢定了。我们的敌人连怎么打仗都不知道。”

与此同时,奕乐还在军营中大摆宴席,庆祝他的“军事才能”。他喝得酩酊大醉,对着天空大喊:“来吧,洋人们!我等着你们呢!”

第二天,当联合王国的军队真的发起进攻时,奕乐还在宿醉中。士兵们急忙跑去叫醒他,他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口齿不清地说:“什么?洋人来了?别担心,我们有18万头猪...哦不对,是18万大军!”

他匆匆忙忙地穿上盔甲,骑上马,带领着士兵们冲向战场。但他的酒还没醒,一路上东倒西歪,甚至撞倒了几个自己的士兵。

战斗开始了,但奕乐的指挥一塌糊涂。他一会儿命令士兵们冲锋,一会儿又命令他们撤退,弄得士兵们晕头转向。联合王国的军队则趁机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在岭南的战场上,联合王国的军队已经摆开了阵势,他们的燧发枪和后膛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而清军这边,爱新觉罗·奕乐却还在幻想着胜利,他手里拿着一根指挥棒,就像是在指挥一场音乐会。

“士兵们,冲啊!”奕乐大声命令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信,或者说是过度的自信。

清军的骑兵部队听到命令,立刻发起了冲锋。战马嘶鸣,马蹄声如雷,他们挥舞着马刀,勇猛地冲向了联合王国的军队。步兵部队也紧随其后,他们举着长矛和盾牌,高喊着口号,仿佛这样就能吓退敌人。

联合王国的指挥官看着冲过来的清军,嘴角露出了一丝轻蔑的微笑。他挥了挥手,下达了开火的命令。瞬间,燧发枪的轰鸣声响彻战场,一排排的清军士兵倒了下去,他们的冲锋势头被瞬间遏制。

奕乐在后方看到这一幕,却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冲锋!”他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歇斯底里。

清军的骑兵和步兵不得不继续前进,他们的勇气令人敬佩,但他们的牺牲却是徒劳的。联合王国的后膛炮开始了怒吼,炮弹在清军的阵型中爆炸,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战场上,清军的士兵们被炮火和枪弹击中,他们的战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有些士兵甚至被自己的战马踩踏,场面一片混乱。

奕乐看到自己的军队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终于开始感到恐慌。他的脸色苍白,手中的指挥棒掉落在地。“撤退!快撤退!”他的声音不再自信,而是充满了恐惧。

但是,撤退的命令来得太晚了。联合王国的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了反击,他们以整齐的队形,稳步向前推进。清军的士兵们开始四散逃跑,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扔掉了手中的武器。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清军惨败而归。奕乐坐在他的帐篷里,双手抱头,不敢面对外面的惨状。他的参谋们低声讨论着,他们知道,这场战斗的失败,奕乐要负很大的责任。

在紫禁城的深处,道光帝在龙书案前来回踱步,他的眉头紧锁,手中的玉如意被他反复地摩挲着,仿佛那光滑的表面能给他带来解决问题的灵感。清军在岭南的连续失败让他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

“陛下,前线再次战败,士气低落。”一位大臣低声禀报道。

道光帝停下脚步,叹了口气:“这可如何是好?朕的子民正在受苦啊!”他的内心如同被两只看不见的手拉扯着,一边是和平的橄榄枝,一边是战争的利剑。

“陛下,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和谈。”一位老臣建议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和谈?那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朕无能?”道光帝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他的自尊心让他难以接受这样的想法。

但是,每当他想到那些在远方战场上厮杀的士兵,他的心又软了。“朕不想让更多的士兵白白牺牲。”他喃喃自语。

于是,道光帝开始在朝堂上征求意见,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和谈,一派主张继续战斗。他们争论不休,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陛下,我们的军队需要时间休整,现在和谈,可以为我们争取时间。”一位看似精明的大臣说道。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示弱,洋人会更加嚣张。”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道光帝听着他们的争论,感觉自己的头都要炸了。他突然站起来,大声宣布:“够了!朕决定了,先派使者去探探口风,看看洋人的意思。”

于是,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被派往了联合王国的军营。这位使者名叫贾聪明,他的名字和他的人一样,充满了机智。

贾聪明带着皇帝的旨意,骑着他的小毛驴,晃晃悠悠地来到了敌营。他穿着一件华丽的长袍,头上戴着一顶滑稽的帽子,看起来不像是来谈判的,倒像是来参加宴会的。

“尊敬的联合王国将领,我们皇帝陛下有礼了。”贾聪明一见面就深深鞠了一躬,他的表现既谦卑又滑稽。

联合王国的将领看着这个奇怪的使者,忍不住笑了出来:“你们的皇帝终于想要和谈了吗?”

贾聪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陛下是想和谈,但他也很爱面子,所以...你们懂的。”

将领们听了这话,互相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都市修行到仙帝境

绝版花絮

阴盛阳衰?关我一个炉鼎什么事

兄弟别回头我是捣蛋猫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青山笑

秦淮绝恋

我是双胞胎

重回七零,偷偷跟前夫他哥领了证

梦想退休养老

斗罗我的武魂是祖龙

菠萝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