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指神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一棵小草,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九指神盖,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绿色的草,因为干燥已经开始褪色了。一根花挺,挺的顶端有一朵小小的黄色花。底端是乱蓬蓬的根。

这本小册子在众人手中传递着。看起来这是非常普通的开小黄花的草,路边随处可见,众人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小黄花。

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述的是沈荃从商人那里听来的消息。其它一些页面的小标本上也都记述了各种文字,看出来沈荃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却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

“这是蒲公英啊。”还是公孙尼子见多识广,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这一句,大家恍然,蒲公英嘛,就是那种一吹就飘散的到处都是的小毛毛的那种草嘛。

“看起来很像蒲公英,但是和我们本地的蒲公英不一样,我们本地的蒲公英没有这种汁液,这种草据说长在长城外。只有这种草才有这种黏黏的汁液……”沈荃很认真的纠正。

“和我们的蒲公英不一样?”公孙尼子脸有点红。

“看起来非常像,不仔细分辨几乎分辨不出来。花瓣的样子和种子的样子不一样!”沈荃说,对这种植物,沈荃也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甚至对比了博物馆的藏品,还比对了本地采集的蒲公英,如果不是专门去研究,肯定无法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哪个部分产生汁液?”张诚问了关键的问题。

“根。新鲜的草折断根部就出现白色的汁液,如果切碎浸泡,晾干以后就能得到干结的东西……”沈荃说。

“在草原上啊……”张诚把这个标本册递给赵芃:“赵芃,我们有没有能准确画出这个草的人?”赵芃和画工、工艺师接触最多,自己也擅长绘画。

“有的。”赵芃说。没有看到这个草的时候当然很难画下来,但是照着标本画,还是能做到的。甚至借鉴一些工程图绘制的技术,能更准确的画下这个草来。“但是要沈荃和画工一起合作,要现场指点,讲清楚这个草的特征,尤其是和蒲公英的区别。”

“我记得石板印刷也能套印颜色了?”张诚问公孙尼子。石印作坊是学校的产业之一,印刷这块被公孙尼子牢牢的握在手里。

“能套印颜色,但是难度比较大,成本也高。”公孙尼子大约也知道张诚的想法。

“标本只有这么一套,找画师画下来,然后石印套色印出来,印个几百上千份,分给长城外的村民,悬赏,谁找到这个草生长的地方,给赏金!然后……”张诚略一停顿,想了想,“找到产地以后,派农学系的人去研究这块地的特征。采集种子,模仿产地条件进行栽种。如果可能,就在草原上开垦一块地来,就专门种这个,先种……1万顷吧!”张诚说。

一顷百亩,一万顷,就是一百万亩,这种草需要种那么多吗?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零零后野小子刁蛮千金,纵横股海

鹰神A

穿古养崽路七娃难管束

只走红运

云尊侠影

草木飞扬

我混社团那些年

小城大少

女儿重生后带全家报仇

我想躺平

外乡人的旅途

移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