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求前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Part63 油墨记忆,易世坊,莫求前是,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暴雨噼里啪啦砸在《华南日报》档案室的铁皮屋顶上,梁以涵蹲在积灰的报纸堆里,膝盖被水泥地硌得生疼。潮湿的霉味混着油墨味直往鼻子里钻,她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墙角摞着的牛皮纸档案箱,箱盖上用红漆潦草写着"九八重大事件"。

指尖触到1998年7月刊时,报纸边角黏连的蛛网扯断了。头版头条的《由麻地码头环境污染调查》配图里,死鱼翻白的肚皮上凝着沥青般的黑色油污,岸边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拆卸生锈的龙门吊。梁以涵的指甲无意识的抠进照片边缘——当年她拍完这张照片不到三小时,暗房里的底片就莫名其妙曝了光。

"梁姐!李黎的直播间!"段怡安举着平板冲进来,马尾辫上还粘着机房带出来的光纤碎屑。她手里拎着的塑料袋往下滴水,里头是刚拆封的移动硬盘,"我们在排污管里找到的监控录像......"

投影墙上,李黎的直播画面晃得人眼晕。他正拿炒勺敲打码头禁区的铁链,不锈钢勺柄在探照灯下反着冷光:"家人们听这声儿,比俺颠勺还带劲!"

弹幕池里飘过几条"主播改行当拆迁队!"

突然蹦出条繁体字留言:"梁砚秋记者当年在这里差点送命。"

梁以涵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发信人Id是"由麻地老陈",头像照片里半截生锈的船锚刺得她眼眶发酸——那是她当调查记者时的线人陈永福的渔船标志。十五年前那个暴雨夜,老陈的渔船就泊在照片里的位置,而她现在还能想起船舱里叉烧饭的油腻味道。

"这段录像有问题。"段怡安把进度条拖到23分17秒,某为代工厂所在园区的监控画面突然跳帧,"你看这个穿工装的人......"

梁以涵抓起伞冲进雨幕,皮包里的执笔令牌硌着肋骨生疼。十五年前的记忆像这场暴雨一样劈头盖脸的砸下来——她在码头暗渠边被摩托车撞飞时,怀里还紧紧抱着拍满证据的伲康F5相机。抢救室里醒来时,主治医师说她昏迷中一直在念叨"Et1998",而那个装满胶卷的相机包早被替换成美食专栏的手稿。

雨水顺着伞骨流进后脖颈,她站在码头禁区的铁丝网外,恍惚又闻到消毒水混着油墨的味道。上衣口袋中的手机突然震动,李黎的私信跳出来:"以涵啊,老铁们说这铁链像你当年报道里的船锚链!"

探照灯扫过生锈的链环,梁以涵眯起眼睛。那些环扣内侧的磨损痕迹很不寻常,不像是长期浸泡海水的均匀锈蚀,倒像是被某种高频震动器械摩擦过。她掏出紫外线笔照射,暗紫色的光斑下浮现出细小的刻痕——是摩斯电码组成的"Et1998"。

"这编号......"段怡安的声音从蓝牙耳机里传来,"和某为去年启用的智能货柜型号一致!"

梁以涵的指尖突然触到链环缝隙里的异物。用指甲抠出来一看,是块裹着海藻的电路板残片,某为LoGo在雨水中泛着冷光。她摸出密封袋装好证物,转身时忽然瞥见禁区内某处集装箱的阴影在诡异地蠕动。

"不是阴影!"李黎的直播镜头突然推进,"家人们看清楚了,这特么是无人机群!"

数十架黑色无人机从集装箱顶部腾空而起,旋翼搅碎的雨幕中,红绿信号灯拼出巨大的"未易不得出"篆文。梁以涵的执笔令牌突然发烫,令牌边缘的云纹竟与无人机群的飞行轨迹完全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游击队,我有后勤系统

人间大胖猫

酒话供销情

满洲烧刀子

四合院:佛系且惬意的人生

华云飞

氪金一百亿,女帝师尊扶我上青云

时时将也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红荷一点清风

变身超级赛亚人,打爆诸天万族!

芊汐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