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革新军备强国防,边疆暗涌战云聚
百舸击长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革新军备强国防,边疆暗涌战云聚,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百舸击长空,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北边疆,晨曦微露。朱雄英立于高坡之上,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草原。这片看似宁静的土地,却是大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角力之地。
自从治水功成名就后,朱雄英并未贪恋京城的安逸。应祖父之命,他开始了对北方边疆的巡视。祖父要他了解边防实况,体察军情民生,为日后治国积累经验。
\"殿下,前方三十里处就是我军前哨。再往北,便是蒙古人的活动区域了。\"护卫将领指着远方说道。
正说话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斥候匆忙赶来,跳下马来,单膝跪地:\"报!五里外有一村庄遭蒙古骑兵袭扰,烧杀抢掠,情况紧急!\"
朱雄英闻言脸色一沉:\"带路!\"
片刻后,朱雄英与护卫赶到了那个小村。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痛不已:几间草屋已成灰烬,村民们或伤或亡,幸存者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
\"这已是半月内第三次遭袭了。\"村长哽咽着说,\"蒙古人来去如风,我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官兵赶到时,他们早已扬长而去。\"
朱雄英抚慰了村民,了解了详情。这些年来,虽然大明已将蒙古主力击退至漠北,但仍有不少小股部落在边境游荡,时常南下骚扰。他们骑术精湛,行动迅捷,常常是打了就跑,我军重甲步兵难以追击。
回到驻地,朱雄英召集了边防将领议事。
\"蒙古人有何优势?\"朱雄英问道。
\"回太孙,蒙古人轻装上阵,行动如风,擅长弓箭远射。我军虽战力强大,却因盔甲沉重,难以追击。\"一位老将答道。
朱雄英思索片刻:\"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若要制敌,需补己之短,攻敌之长。\"
当晚,朱雄英彻夜难眠。他在帐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如何改进军备以应对蒙古骑兵的威胁。他审视着大明军队的装备:虽然强大,但在机动性和远程火力上确实有所欠缺。
\"我军火器虽有,但装填缓慢,精准度不足;盔甲坚固,却过于沉重,影响行军速度;弓箭威力不及蒙古人的强弓。\"朱雄英暗自思索,\"若能在这几方面有所突破,必能扭转局势。\"
一个月后,朱雄英完成了边防巡视,带着满腹心事回到京城。他立即求见祖父,详细汇报了边疆的见闻和自己的思考。
\"祖父,边疆百姓深受蒙古骑兵骚扰之苦。我军虽勇,但在应对这种游击式袭扰时略显不足。\"朱雄英恭敬地说道,\"孙儿以为,我军需要革新装备,提升机动性和火力,方能有效制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