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贺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牛顿:你还记得我吗?,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杨贺然,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老太目瞪口呆,没听懂那是肯定的,但是好像那意思就是不用杀牛了。
那就好!那就好!
“那你快想吧,奶奶不打扰了,你接着炖,接着炖!”徐老太火速撤退,路过几个叽叽喳喳的小孩儿身边,她赶紧比划了一个噤声的动作,“都别吵吵啊,你们小丫姐姐在琢磨大事呐,可别把她的主意给吵吵没了,不然徐奶奶可不给馍馍吃。”
说别的都没用,不给吃的最好使。
娃娃们立马就捂着小嘴儿当起了小蘑菇。
而此时的徐焕满脑子都是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加速度,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当下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绳子拉不动牲口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后面就有牲口拉车了,那么就不用丢掉一部分粮食,那就有充足的粮食走到博州。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力的问题,那这个事就得找牛顿啊。
嗯……还记得高中时期的滑轮组吗?
徐焕距离那个时期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她不叨咕叨咕她是真的有点想不起来了呀。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就可以吊重物,能省三倍以上的力。
所以她刚才就卡壳在了拿什么做滑轮上。
徐焕是学化学的,物理上了大学就不接触了,再加上物理这门学问确实更适合男生,所以……徐焕把目光射向了她的大伯徐山。
她觉得备不住把这个滑轮组的原理告诉大伯,就能让手工达人徐山先生受到启发,然后就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于是徐焕叫来了徐山,爷俩蹲在一块空地上,徐焕用树枝在地上画呀画,用大白话给徐山讲起了滑轮组的原理,说是这样就可以很省力气的把老牛吊下去。
徐山果然没有让徐焕失望,很快就听懂了,他起身四处看了看,很快给出了方案。
“大侄女,你说这个定滑轮咱们选那边的大树咋样?我看着那树够粗,我把树皮扒掉,然后扣一圈凹槽,那不就是你画的这个定滑轮了吗?”
徐焕为他鼓掌,他可真是个天才呀!
这种物理啊手工啊之类的,动手能力很强的学问,有天赋的人真的是一看就会,他们觉得一点都不难,脑子里很快就能理论结合实际活学活用起来。
徐焕颇感激动,看来在土地庙那跟土地公公磨叨派个帮手的事还是有用哒。
她大伯这个能工巧匠这不就上线了吗?
这回徐焕心里有一半的底儿了。
“诶呀大伯呀,您可太聪明了,真是个天才!那个大树可行,您说的情况就是定滑轮的放大版。”
徐山被夸的一愣一愣的,没想到从小到大自己就爱瞎鼓捣,第一个欣赏他看重他的竟然是自己的晚辈儿。
徐山觉得他娘这一脚给大侄女踢的还真是怪好的,大侄女变得不仅特别聪明了,而且还特别的会说话。
徐山有了认同感之后更是灵感爆发,他指着被搬空的牛车板说:“那这个动滑轮就用车板的车轴怎么样?”
徐焕连连比赞,“太好了,跟我想到一块去了。这种车板就两个轮子,前长后短,倒着放正好跟河坝形成了缓角,一定一动,正好组合!呵呵呵……嗯——”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
“大伯,咱们有那么长的绳子吗?”
徐山回头看了看他媳妇,看他媳妇此刻正在编麻绳,又看了看河床,心里盘算了一下。
“你婶子她们在庄子里拿出来不少绳子,刚才也编了不少,我再把它们都编在一起加长加固一下,浸点水,拉力是够的。”
说干就干,第一次试验开始。
第一次没敢直接吊老牛下去,先拿徐田做个实验,让徐山找找感觉,及时的做出调整。
为了防止实验失败,给徐田的后背上捆上了一个棉被,万一没成功掉下去了,有棉被垫着多少能缓冲一下,减少伤害。
李秀揪着一颗心,心想她男人胆子也太大了,那么陡个坡看着都迷糊,可他说下就下,一点不含糊。
徐田为啥主动第一个上,还不是因为这主意是他闺女出的嘛,他这个做爹的,必须从各个方面支持自己的闺女,给闺女撑场面。
李秀担心他掉下去,紧着问徐焕:“小丫啊,你这招行不行啊?靠不靠谱啊?”
徐焕拍拍她娘的手背安慰她也是安慰自己说:“能行的,理论上是能行的。”
心里却说的是:我也没底啊,我也从来没有过任何实践啊!
徐老太对着各个方向都拜了拜,“各路神仙保佑,这招一定能行!这样我们就不用炖牛了,粮食也全能带走了!”
大家伙都想帮忙拉绳子,徐山制止道:“大家不用上手,我先试试这个滑轮能卸掉多少重量。”
徐河、李老大还有李老二在一旁举着手,做好准备,若是情况不妙,他们三个就可以立马拉住绳子。
就在逃荒大队的万众瞩目之下,只徐山一个人慢慢放绳子就成功的把徐田放了下去。
徐田到了底下万分的激动,挥舞着双手喊着:“成功啦!咱们成功啦!把车板拉上去吧!先别着急放牛下来,先放几个爷们下来!”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纷纷看向徐小丫,都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然而没想到,老牛死活不上车板,屁股往后一撅就原地不动了。
俗话形容一个人像牛一样倔是有原因的,果然牛犯起倔来是真整不动它啊,这时候又不能抽打它,容易让它失了理智滚下去。
就在大家抓心挠肝不知所措的时候,徐焕这个大聪明挺身而出,抓了一大把青菜就把这事解决了。
青菜就是一种小颗的绿叶白菜,这可是王员外的庄子里在大旱时期种出来卖给富裕人家的,以前不值钱,现在还挺贵的呐。
这一大筐是徐小宝搬出来的,别人都嫌弃青菜放不住容易烂,所以都没人拿,他们搬的是几筐南瓜和萝卜。
因为徐小宝闻着青菜这味儿直上头,所以非要搬一筐,这会儿还真就派上大用场了。
徐焕拿着小青菜到了老牛跟前嘚瑟的一晃,老牛立马受不住诱惑就放弃了抵抗,“门儿↗”的一声就跟着徐焕走了。
老牛光顾着低头吃,根本没看周围,车板移动它也没心情搭理,全身心的都在吃上,毕竟出门就没吃饱,是真饿呀,而且它也是真爱吃这小青菜。
徐焕跟着第一头牛下去了,后面的牛是徐大宝逗下来的,紧随其后徐二宝逗下来了大犟驴。
这仨牲口都是倔的要命的主儿,不拿点好吃的就能跟你死磕到底。
云河河床里的水能到徐焕大腿根那么深,也就是大约一米左右,下面有些泥泞,走起来有些费劲。
徐田跟李老大和李老二三人又重新给牲口拴上车板,然后让上面开始往下倒腾粮食。
不拉人只拉东西,三台牲口车足够用。
倒腾完粮食用手推车再一个接一个的把剩下的人顺下来,速度要比自己抓着绳子往下走快多了。
最开心的还是那些男娃子们,纷纷嚷着:太刺激啦!太好玩啦!
李虎跟他爹嚷嚷“还想再来一次!”
他爹给了他一个‘你再嘚瑟我就要揍你了’的眼神,他立马就消停了。
所有人都下去了之后,就剩徐山自己了。
他先是把最后一个推车顺下去,然后解开绳子,重新打了一个绳结,顺着一根绳子一个出溜滑就下来了。
最后一甩绳子,上面的绳头就自己松开了。
徐山迅速收绳子打成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仿佛是训练了上百遍一般。
徐焕再次惊讶她大伯的厉害之处,眼睛都放光了,这可真是个宝藏大伯呀!
“大伯没想到你还会打这种回收绳结,太了不起了!真是让我佩服!看来咱们家的人脑子都挺好使呀!”转头又问徐老头:“爷爷,您以前是不是没发现我大伯这么厉害这么优秀?”
徐老头咧嘴笑呵呵的说:“现在发现也不晚,哈哈……”
徐山被夸的脸都红了,“这是我以前看人家上山采药的人弄的这种绳结,我自己瞎琢磨的,不是什么正经手艺。”
徐焕更惊讶了,“我的天呐,瞎琢磨都能这么厉害!果然有天赋的人根本不需要多么努力就能快速实现技能满级!”
徐山听不懂,但是确定是在夸他,他就咧嘴嘿嘿笑着,不知道该说啥才好。
这时候比徐山更骄傲的是他媳妇赵氏。
她用眼睛瞥着她爹,心话:你快看看,你姑爷子咋样?让你以前总是看不起我们!哼!打脸了吧?!
老赵头看见他闺女拿眼睛剜他,心里明白她的意思。
要是搁在以前,老赵头准是会立马急眼,跟闺女干起来。
但眼下这情况,还得靠着闺女的婆家,所以他不敢吱声。
但是心里确实也有点惊讶,不得不承认这徐山是有点本事的,他以前还真就没看出来。
徐焕跟大伯边走边聊,比比划划的,让李芳很是看不惯。
李芳就是典型的古代封建思想的女孩,言行举止很传统。
她们家没有重男轻女一说,她大哥李彪和小弟李虎都有点鲁莽粗枝大叶的,因此就显得她比较聪明机灵,所以在家里她爹特别宠她,她在家里可以当半个家。
李芳的小舅家就是老冯家的冯大全,他们家却是特别的重男轻女,他们家只生了三个闺女至今还没有儿子,于是这三个闺女一个叫招娣,一个叫来娣,一个叫盼娣。
就是因为冯大全媳妇生不出男娃,所以特别的受气,那三个闺女也像小鹌鹑似的,经常挨打挨骂还吃不饱。
他们两家住的很近,所以平时这三个小鹌鹑都是以李芳马首是瞻,就因为跟着芳姐能混到干粮吃。
李芳撅着嘴翻着白眼嫌弃徐小丫没个大姑娘样。
“太能咋呼了!不知羞!跟长辈说话比比划划的像个什么样子!真是不知礼数!以前脑子就像缺根筋,现在就算变聪明了可怎么还是看起来很让人讨厌呐?!”
那三个小鹌鹑习惯性的围着她们芳姐,附和着说起了徐小丫的坏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