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唐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新的秩序,左灵复苏,陈唐捐,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大战硝烟尚未散去的灰烬中,三股势力汇聚于一座古老而庄严的讲茶大堂内,空气中弥漫着权力与利益交织的紧张气息。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棂,斑驳地照在这片曾经和平的土地上,如今却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
县衙派出的孙广宗和顾庸,他们身着整洁的官服,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县衙拥有朝廷的合法性与正义之名,捕快与忠武营的忠诚士兵是维护治安稳定的坚强后盾。恢复秩序,重建家园,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内的各项庶务,都需在我们的引导下,为百姓带来福祉。”
世家派的首领,谢家五房的家主谢元浩,身着华服,缓缓开口:“世家历代守护这片土地,我们的宗族与商贾网络根深蒂固。忠武营与静海军中将士,也不乏我世家子弟,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爱,不亚于任何人。我们主张共治,是想利用世家的资源与人脉,加快促进经济再次繁荣,同时保障平民百姓的利益。”
靖海军驻越州港的统帅——甘忠、谢光,两位久经战阵的将领。甘忠站起身声音洪亮:“靖海军以强大的武力击退了海贼和帮众乱民,守护了青莲县和这片海域的安宁,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确保军需供应,让战士们无后顾之忧。但长远来看,我们提议建立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政府,吸纳各方力量共同治理。”
随着讨论的深入,各方开始围绕如何平衡权力与利益展开激烈的辩论。孙广宗坚持政府的绝对领导地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策的连贯与执行;世家派则主张分权,通过世家间的协商与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靖海军则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建议建立一个多派合作的共管会,既保证政府的权威性,又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
“我们不能让这片土地再次陷入混乱。”顾庸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烦躁,“但我们也必须倾听其他声音,寻找共识。”
“共识是存在的,”世家的徐秀膺微微一笑,“只要我们都能放下私念,为了这片土地的未来着想。”
靖海军的副统帅谢光点头赞同:“没错,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这片土地再次繁荣起来。”
在战前的那段紧张时期,为了获取世家派的支持,政府派的首领顾庸曾提出了一个类似的颇具创意的方案:推动成立一个由各世家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以监督县衙的决策和执行情况。这一提议旨在通过引入世家的力量,来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而赢得世家派的好感与支持。
然而,战争的残酷与复杂,却将这个美好的设想击得粉碎。在城外的那场关键战斗中,靖海军蹉跎战机未能如约而至,给予忠武营应有的支援。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忠武营在城外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超过七成的伤亡。士气低落为以致后续无法重振旗鼓支援城内的战斗,险些导致军械库被攻破。
而在城内的战斗中,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当衙门和军械库受到袭击前,各个世家不仅未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支援,反而纷纷召回在忠武营和县衙中效力的自家子弟。这种行为实质上违背了他们在战前与政府派达成的交易,勉强只能算作是维持了绥靖不作为的态度。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种对动乱不加抵制,姑息纵容贼寇以牺牲平民百姓为代价,妄图战后同制造叛乱的县令王准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政府派的首领孙广宗感到愤怒与失望。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军事实力的考验,更是对各方信誉与承诺的检验。世家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政府派的一种背叛,也是对联合抗敌精神的践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