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行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华严经》第四十卷(白话译文)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华严经白话译文,易海行者,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时,普眼菩萨向佛询问:“世尊!普贤菩萨是拥有大威德、无可匹敌、无与伦比、坚定不移、平等无碍、不可摧毁、遍入一切差别法、遍入一切无差别法、住于一切众生善巧心所住之处、住于一切法自在解脱三昧的人。”佛回应说:“正是如此,普眼!正如你所说,普贤菩萨拥有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包括:无与伦比的庄严功德、无量宝功德、不可思议的智慧海功德、无量相功德、无边云功德、无边际不可称赞功德、无尽法功德、不可说功德、一切佛功德、赞颂与称扬无法穷尽的功德。”
这时,佛陀对普贤菩萨说:“普贤!你应当为普眼以及在场的各位菩萨讲述十三种三昧,让他们能够善入这些三昧,成就圆满普贤的所有行愿。通过诸大菩萨讲述这十种大三昧,过去、现在、未来的菩萨得以解脱。这十种大三昧是什么?一是普光大三昧,二是妙光大三昧,三是次第遍往诸佛国土大三昧,四是清净深心行大三昧,五是知过去庄严藏大三昧,六是智光明藏大三昧,七是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大三昧,八是众生差别身大三昧,九是法界自在大三昧,十是无碍轮大三昧。这十种大三昧,只有大菩萨才能深入,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已说、将说、正在说。如果诸菩萨热爱并尊重这些修习,不懈怠修行,就能成就这些三昧。这样的人就被称作佛,称作如来,也称为得十力者,导师,大导师,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住于无碍者,通达一切境者,一切法自在者。这样的菩萨遍入一切世界,却不执着于任何世界;遍入一切众生界,却不取任何众生;遍入一切身,而不受任何身体的阻碍;遍入一切法界,而深知法界无有边际。他们亲近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明见一切诸佛的佛法,巧妙地讲述一切文字,通达一切假名,成就一切菩萨的清净道,安住于一切菩萨的差别行。在一瞬间,他们能普遍获得一切三世的智慧,普知一切三世的法,普遍讲述一切诸佛的教法,普遍转动一切不退转的法轮,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每一世,普遍证实一切菩提之道;在每一项菩提中,普遍了知一切佛所说的法。这是诸菩萨的法相门,是诸菩萨的智觉门,是一切种智的无上幢门,是普贤菩萨诸行愿的门,是猛利神通誓愿的门,是一切总持辩才的门,是三世诸法差别的门,是一切诸佛示现的门,是以萨婆若安立一切众生的门,是以佛神力庄严清净一切世界的门。如果菩萨入此三昧,就能获得法界力,无穷无尽;得到虚空行,无有障碍;得到法王的地位,拥有无量自在,如同世间君王的灌顶登基。他们获得无边智慧,通达一切;拥有广大之力,十种圆满;成就无诤之心,入于寂灭之境;大悲无畏,如狮子一般;作为智慧的丈夫,点燃正法的明灯;他们的功德无尽,声闻、缘觉无法思议;获得法界智,住于无动之境,同时能随世俗种种开演;住于无相,善于入于法相;得自性清净藏,生于如来清净家族;善于开启种种差别法门,而以智慧了悟一切的空无所有;善于把握时机,常行法施以开悟一切,被称为智者;他们普摄众生,使一切清净;以方便智显示出佛道,而常行菩萨之行,无有断尽;进入一切智的方便境界,展现种种广大神通。因此,普贤!你现在应该详细解说一切菩萨的十大三昧,现在这个法会中的大众都愿意聆听。”
这时,普贤菩萨遵照佛的指示,观察普眼等诸菩萨众,对他们说: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普光明三昧呢?佛子们!这位菩萨有十种无尽法。这十种是什么?它们是:诸佛出现的智慧无尽、化导众生的智慧无尽、看待世界如影的智慧无尽、深入法界的智慧无尽、善摄菩萨的智慧无尽、菩萨不退转的智慧无尽、善观一切法义的智慧无尽、善持心力的智慧无尽、住于广大菩提心的智慧无尽、住于一切佛法一切智愿力的智慧无尽。佛子们!这些是菩萨摩诃萨的十种无尽法。佛子们!这位菩萨还有十种无边心。它们是什么?它们是:发愿度脱一切众生无边心、发愿侍奉一切诸佛无边心、发愿供养一切诸佛无边心、发愿普遍见一切诸佛无边心、发愿受持一切佛法不忘失无边心、发愿示现一切佛无量神变无边心、发愿为得佛力故,不舍一切菩提行无边心、发愿普入一切智微细境界,说一切佛法无边心、发愿普入佛不思议广大境界无边心、发愿于佛辩才起深志乐,领受诸佛法无边心、发愿示现种种自在身,入一切如来道场众会无边心。这些是十种无边心。佛子们!这位菩萨有十种入三昧的差别智。它们是什么?它们是:从东方入定而从西方起定,从西方入定而从东方起定,从南方入定而从北方起定,从北方入定而从南方起定,从东北方入定而从西南方起定,从西南方入定而从东北方起定,从西北方入定而从东南方起定,从东南方入定而从西北方起定,从下方入定而从上方起定,从上方入定而从下方起定。这些是十种差别智。
“佛子们!这位菩萨还有十种入大三昧的善巧智。它们是什么?佛子们!菩萨摩诃萨能将三千大千世界化为一朵莲花,自身遍现于这朵莲花之上结跏趺坐,而在他的身体中再现出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每个四天下中又现化出百亿身,每一身再进入百亿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在那些世界中每一个四天下再现出百亿百亿菩萨修行,每一位菩萨修行产生百亿百亿决定解,每一决定解促使百亿百亿根性圆满,每一根性成就百亿百亿菩萨法不退业。然而,所现之身既不是单一也不是众多,入定与出定之间没有错乱。佛子们!如同罗睺阿修罗王,他的本体长七百由旬,变化的身形长达十六万八千由旬,他在大海中露出半身,与须弥山等高。佛子们!尽管那位阿修罗王变化身形如此巨大,但他的本体相貌并未改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保持原本的样子,心识不乱,在变化之身中不产生他想,在本体中也不认为是他人之身,他的本体受生之身恒享安乐,变化之身常现种种自在神通威力。佛子们!阿修罗王尚且能如此变化其身,何况菩萨摩诃萨能深刻洞察心法如幻,了知世间皆如梦境,一切诸佛出世如同影像,一切世界如同变化,言语音声皆如回响,见到了真实法,以真实法作为自己的本质,明白一切法本性清净,了解身心无有实体,其身普遍安住于无量境界,以佛的智慧广大光明净修一切菩提之行!
“佛子们!菩萨摩诃萨住在此三昧中,超脱世间,远离世间,无人能迷惑扰乱,无人能超越。佛子们!就如同比丘观察自己的身体,安住于不净观中,清楚地看到身体的不净。菩萨摩诃萨也一样,住在此三昧中,观察法身,见诸世间都融入其身,在其中明见一切世间及世间法,对诸世间及世间法都不执着。佛子们!这就是菩萨摩诃萨的第一种普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妙光明三昧?佛子们!这位菩萨能进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在每一个世界中现化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身形,每一身形放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光芒,每一光芒展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颜色,每一颜色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世界,每一世界中调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众生。这些世界各不相同,菩萨全都知道,包括世界的污染、世界的清净、世界的缘起、世界的构建、世界的共存、世界的光彩、世界的往来;所有这一切,菩萨全都了知,全都进入。这些世界也全都进入菩萨之身,然而各个世界之间并无混淆,各种法相也不被破坏。佛子们!比如太阳升起,环绕须弥山,照亮七宝山,这些宝山及其间的空间都显现出分明的日影,宝山上的日影在山间影中显现,山间的日影也在宝山的影中显现;如此辗转,互相映现,有时说日影出自七宝山,有时说日影出自七山之间,有时说日影进入七宝山,有时说日影进入七山之间;然而,这些日影只是彼此照现,没有边际,本质上既非实有也非虚无,既不住于山,也不离于山,既不住于水,也不离于水。佛子们!菩萨摩诃萨也一样,住在此妙光广大三昧中,不破坏世间确立的现象,不消灭世间诸法的自性;不住于世界之内,也不住于世界之外;对诸世界不做分别,也不破坏世界之相;观一切法一相无相,也不破坏诸法的自性;安住于真如性中,恒不舍离。佛子们!就像擅长幻术的幻师,在十字路口表演各种幻术,在一天中的一刹那,或显现一日,或显现一夜,或显现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一年、百年,随他的意愿都能显现城邑、聚落、河流、大海、日月、云雨、宫殿、屋宅,以及天宫、龙宫、夜叉宫、乾闼婆宫、阿修罗宫、迦楼罗宫、紧那罗宫、摩睺罗伽宫,种种庄严都齐全完备;不因为长时间的显现而破坏了根本的一日一时,也不因为本时的短暂而破坏所显现的日月年岁;幻相清晰显现,本日的本质不变。菩萨摩诃萨也一样,进入此妙光广大三昧,现无量世界入于一世界。在那些无量世界中,每一个都有地、水、火、风、大海、诸山、城邑、聚落、园林、屋宅、天宫等,种种庄严都齐全。欲界、色界、无色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业行果报,死此生彼。一切世间的所有时节、须臾、昼夜、半月、一月、一岁、百岁、成劫、坏劫,杂染国土、清净国土、广大国土、狭小国土,其中诸佛出世,佛刹清净,菩萨众会围绕,神通自在,教化众生。这些国土所处的方位,无量人众充满其中,形态各异的众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由无尽的清净业力出生无量上妙珍宝。如此种种,都在一世界中显现。菩萨于此全都能明见,全面进入、全面观察、全面思维、全面了知,以无尽的智慧全部如实知晓,不因为那些世界众多而破坏了这一世界,也不因为这一世界单一而破坏了那些众多世界。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知道一切法都没有自我,因此说是入无命法、无作者;菩萨在一切世间勤修无诤法,因此说是住无我法者;菩萨如实见到一切身都是缘起,因此说是住无众生法者;菩萨知道一切生灭法都从因缘生,因此说是住无补特伽罗法者;菩萨知道诸法本性平等,因此说是住无意生、无摩纳婆法者;菩萨知道一切法本性寂静,因此说是住寂静法者;菩萨知道一切法只有一相,因此说是住无分别法者;菩萨知道法界无有种种差别法,因此说是住不思议法者;菩萨勤修一切方便,善调伏众生,因此说是住大悲法者。”
\"佛子啊!菩萨能以无量的世界融入一个世界,明了无尽众生的种种差异,见证无尽菩萨各自的方向,观察无尽诸佛在各处的出现;对于那些佛所宣讲的法,所有菩萨都能领受,并且看到自己在其中修行;他们不离开当前所在而看见自己在别处,也不离开别处而看见自己在此处,无论是此身还是彼身,对他们而言并无区别。因为他们融入了法界,所以常勤观察而无有停歇,不离智慧,永不退转。这就如同幻术师在某处表演幻术,不会因为幻化的土地而破坏了实际的土地,也不会因为幻化的太阳而破坏了真实的太阳。大菩萨也是如此,能在看似无国之地展现国土,能在有国之地显现无国之相;能在看似无众生之处显现众生,能在有众生之处显现无众生之态;能在无色之处显现色相,也能在有色之处显现无色;起初的幻象不干扰后续的幻象,后续的幻象也不混乱起初的幻象。菩萨了知一切世间法都是如此,如同幻化一般。因为理解法的幻化,所以理解智慧的幻化;因为理解智慧的幻化,所以理解业力的幻化;明白了智慧的幻化和业力的幻化之后,便升起幻化的智慧,观察一切业如同世间幻术,不是在一处之外展现幻象,也不是在幻象之外存在一处。大菩萨也是如此,不从虚空之外进入世间,也不从世间之外进入虚空。为什么呢?因为虚空和世间是没有区别的,他们居住于世间,也居住于虚空。大菩萨能在虚空中见到并修习世间种种不同的美妙庄严事业,能在一念之间彻底了解无数世界的生成与毁灭,也能了解各个劫期的相继顺序;能在一念中展现无数劫,也不让那一念显得特别广大。大菩萨获得不可思议的解脱幻智,达到彼岸;住于幻的边缘,进入世间的幻数之中,思考一切法都是如幻,不违背幻世的法则,穷尽幻智,了知三世与幻没有区别,决定通达,心无边界。正如诸佛住于如幻的智慧中,心态平和;大菩萨也是如此,知道一切世间都是如幻,于一切处都不执着,没有自我所属。就如同那个幻术师进行幻术表演,虽然不与那些幻术同住,但对于幻术也不感到迷惑;大菩萨也是如此,明白一切法达到彼岸,心中不计度是我入于法中,也不对法产生混乱。这就是大菩萨的第二种妙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