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野蛮与智慧,新冷战:异界入侵,校正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数名VdV士兵从背包中拿出一个保温杯大小的金属罐体向下掷去,金属罐体开始喷射黄绿色气体,黄绿色气体沉积在深坑下方,像一片半透明的绿色海洋。金属罐体喷出的是高压氯气,被认为是对抗新世界生物最有效的毒气之一。
数分钟后,半透明的薄膜和其中的液体开始变得浑浊,出现黑色和黄色的斑点,就像腐烂发霉的植物叶片。即便隔着防毒面具和防护服,VdV士兵依然能闻到那刺鼻的气味。
继续前进数百米,VdV士兵发现这些被薄膜包裹的生物体不在少数,整个洞穴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子宫,孕育着数以万计的动物。VdV并不打算让这些生物重获新生,他们手上的氯气弹像女巫的诅咒般使它们接连凋零,直到整个洞穴腐烂。
洞穴骤然开阔,而在远方的深邃黑暗中,一个散发着隐约荧光的巨瞳正盯着靠近的VdV士兵,而后,无数巨瞳接连睁开,巨瞳的荧光勾勒出一个高塔般的轮廓,贯穿整个洞穴。
一名VdV士兵举起AN-94,但在手电筒喷出的白色光幕下却是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一座由白绒菌菌丝拧成的巨塔屹立在洞穴深处,数以百计的w-255星空人半埋在巨塔中亦或是只露出头颅,期待般的管状物将他们的头颅与菌丝巨塔连接,就如同其上栩栩如生的浮雕。
“是w-255星空人!准备开火!”
“停火!他们并没有威胁!”切斯拉夫按下VdV士兵的枪身:“这或许就是我需要的答案。”
在伊利亚和数名VdV士兵的掩护下,切斯拉夫缓步行走至巨塔附近。用手电筒照亮巨塔,其质地就像一座石膏坟墓,被固定连接在巨塔上的w-255星空人还会对灯光做出微弱反应,例如瞳孔收缩和轻微摆动头颅,但其他地方则如同雕塑般静止。
切斯拉夫已经有大概的推测,他颤抖的手缓缓伸向巨塔——w-255星空人与巨塔的连接处就像伤口愈合般平滑,而星空人硕大的头骨背后还有头骨破碎的痕迹,那脐带状的管状物已经直入其大脑。
w-1白绒菌的智慧,来自于它寄生的w-255星空人!
有一瞬间,切斯拉夫冒出要用氯气弹将其毁灭的想法——那些星空人深邃渺茫的目光,将数百年被困于此的苦难与绝望折射到切斯拉夫的心脏中央,像酷热的太阳,让他感到肝胆俱裂的痛苦。
切斯拉夫解剖过无数动物,他看过上千次活体解剖时动物绝望的眼神,但它们带来的震撼远不及此刻——这种让切斯拉夫如鲠在喉的震撼来自人类与人类间的共鸣。此时,他再次意识到,星空人也是“人”。
只有死亡才能终结这种痛苦。
正当切斯拉夫将手伸向氯气弹时,他忽然意识到w-1白绒菌拥有智慧的终极答案就在他眼前。在以后的无数个明天中,他的祖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无法再得到这种精妙绝伦的神经互联技术,不,这对生物学来说,应当是举世无双的艺术。
“这玩意长得真恶心...生物学家同志,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马上就会把它泡在氯气里。”伊利亚环视着这座由菌丝和肉体构成的高塔说道。
“不,这恐怕就是w-1白绒菌拥有智慧的答案所在。向指挥部发送坐标和深度,我们需要长期研究它们。”
不再望着正在不断向指挥部发送地形数据的VdV士兵,切斯拉夫回首望向巨塔。他要研究它,将w-1白绒菌剽窃星空人大脑所得的,野蛮的,丑陋的智慧完全展露在人类面前,但也注定要维持菌丝巨塔的活性,在菌丝巨塔上的星空人还将继续忍受无间的折磨与痛苦,直到这场漫长残忍的活体实验结束。
切斯拉夫在防护服外侧的口袋中拿出一包香烟,点燃后塞进菌丝巨塔上一名星空人的嘴角,希望微弱的尼古丁可以冲散他们以世纪为单位的痛苦,也希望保存自己心底对生命的敬畏。
“我让你们生存,是因为我热爱科学与理性;我让你们死去,亦是因为我敬畏人性与生命。”
切斯拉夫面对着菌丝巨塔低吟道,像虔诚的教徒。
...
智慧在战争中总是以野蛮的方式体现。
近年来,随着第二次冷战格局的加强,不少国家都选择与第一次冷战的老朋友站在同一条战壕内,其中便包括俄联邦与古坝,一个是曾经雄霸半个亚洲的超级大国,一个是曾经爆发导弹危机的世界焦点,而两者即将在拉丁美洲掀起一场血色的浪潮。
俄联邦的军事目的与古坝对抗合众国的意向不谋而合,几十年前的那一幕再次重演——在古坝的影响下,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对抗合众国,起先只是一些社会团体,逐渐发展到民兵队伍,直到2008年5月29日,俄联邦的正规军乘坐着t-80主战坦克正式登上这片土地。
几十年前的往事同样在合众国方面浮现——一些被触动利益的资产阶级在一场场罢工游行中嗅到风暴来临的气息,他们开始求助自己的祖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合众国扶持的政府与企业就装备上合众国的先进武器。革命者们开始发现,对抗他们的不再是孱弱的安保和警卫,碾上街头的是一辆辆m1A1主战坦克。
在一条横穿亚马逊雨林的公路上,搭载着白杨-m导弹的导弹运载车排成队列前行,如同一面移动的钢铁城墙。
别列津韦夫开着车从导弹运载车旁边的车道驶过,导弹部队的不少人认出了他,向他打着招呼。而在副驾驶位,则是一位身着短袖的人,虽然是明显的斯拉夫人面孔,但皮肤已经因长期日照而稍显干燥。
新世界南半球的战争伴随着AE-10末日透镜与幽灵树的毁灭转入平缓期,而地球局势却愈演愈烈。为在严酷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与可能入侵的合众国对抗,不少曾在新世界作战的俄联邦士兵被派往南美,理由是与生物作战经验丰富。
别列津韦夫虽然还没有完全痊愈,但已经提前来到亚马逊热带雨林适应环境。
“兄弟,虽然我知道这问题对于在空军服役的你可能有点为难,但我还是想问一下这些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人问道。
“白杨-m导弹,如果你认为我们来到拉丁美洲,仅为将这种几乎部署在地球任何角落都能直接打到合众国本土的导弹部署在更近的地方就错了。一旦战争爆发,即便是核战,我们的空军与陆军将在数个小时内直接冲入合众国本土,合众国再无情也不会在本土使用核弹,彼时将无人再能阻挡我们在合众国本土横冲直撞。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和你说到世界毁灭,苏马索夫先生。”别列津韦夫回答道。
“看看这些大家伙,不知道那群科学家得往里面塞多少精密的电子元件,然后发射出去,随着一声爆炸,这些集合人类顶尖智慧的电子元件就在火光中化为灰烬...人类的智慧在战争中总是以野蛮的方式体现。”被称为苏马索夫的斯拉夫人望着身侧驶过的庞然大物感叹道。
“那时候,人类存不存在都不一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