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2章 破五送瘟(2),三塑强汉,深山老僧,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并州刺史贾诩。

就连贾诩都没想到,他拜蔡成为主公,主公直接让他做并州刺史。

一州刺史,虽然没有军权,可是也算是封疆大吏了。

蔡成也想看看这个凉州大才,能把并州治理成什么样。

太原王氏、太原郭氏,都有很多人在辅助他。

治理并州的重点不在于农耕,而在于治理西河郡、上郡的黄土高原。

所以,贾诩不仅是并州刺史,还兼着林署署长。

兖州刺史华歆(字子鱼)。

华歆,与管宁齐名,幼时与管宁同窗时,曾因为无法静心读书,使得管宁与之割席分坐。

正史中,他在刘宏驾崩后,和荀攸一样,被大将军何进征辟入京为尚书郎。

可蔡成掌控青州后,他马上投效蔡成,先是负责在青州推行“卫生运动”,又辅助蔡正深化新农体系,一路直上,成为牧府长史。

豫州刺史虽然目前蔡成已经有了人选,可目前还没确定,就是要等黄琬来京后,征求他的意见。

又扯远了。

还是回到公审董卓、李儒的大会上吧。

公审大会,被蔡成戏称为“送瘟神”大会。

皇城楼上,蔡成带着刘协、蔡琰等人,静静地观看着。

皇城门外,设置了四层会审台。

最高一层是内阁大臣和三公九卿。

第二层是朝臣和京官,包括周边有影响力的士族家主。

第三层则是王允带着一些来自青州的刑律人才。身后则是五百龙鳞卫,既为震慑,又为传声。

最下面一层当然就是被五花大绑的董卓和李儒两人。

此时两人再无一丝狠戾之色,披头散发,满脸惊惧,犹如两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瘫跪在高台之下。

验明正身后,王允在台上,历数董卓、李儒两人在京都犯下的累累罪行,然后允许董卓、李儒当众辩驳。

可这些罪行皆证据确凿,让他们辩驳,他们也不知如何辩驳。

董卓一脸颓败,隐隐透着丝丝死气。

他自知罪孽深重,便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李儒自是不甘。

一步行差踏错,便入万劫不复,如何甘心?

比如说,李儒毒杀刘辩及其生母何太后,李儒就辩驳说,那是董卓逼他做的,他只是执行了董卓的指令。

王允丝毫不留情面,直接指出,废少帝和太后被鸩杀,皆因李儒向董卓献策,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

而立陈留王刘协的原因是,刘协背后无人,故而好控制。

废帝刘辩无非是内心郁闷,写了首发泄的诗,同样是被李儒察觉,报告董卓,并建议董卓斩草除根,永除后患。

所以,废帝弑帝,主因是李儒,而非董卓。

而且,联络吕布,许以重利,离间吕布与丁原,同样是出自李儒的手笔。

如若没有李儒,就不会有董卓横行皇城、屠戮朝臣、淫乱后宫。

京都这场浩劫,先出于十常侍擅自击杀大将军何进;后出于袁绍率兵攻入皇宫,打着为何进报仇之名,行屠戮皇宫之事。

而最为罪大恶极者,便是李儒。

如果没有李儒献策,哪里会有朝臣被戮、少帝与太后被鸩杀、后宫被淫、皇室蒙羞?

至于董卓,已经被吓得失禁,现场臭气熏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官途风云

轩辕鸿蒙

坐断满江红

秦古云

星际冒险,绿茶女主的成长之路

南方木

龙仙传说

杏佗

你不用长高,我为你弯腰

撒野

孤剑继志

莆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