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初次面圣
热血勇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初次面圣,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热血勇夫,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可惜,齐衡一听到这话,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副宁死不屈、誓死不从的模样,让平宁郡主也不得不作罢。
一行人从龙津桥缓缓启程,踏上了汴京城最主要的大街御街。
御街,这条贯穿汴京内城与外城的南北中轴线,从皇宫外的宣德楼一路向南延伸,直至南薰门,全长约八公里。
其核心路段宽约三百米,足以容纳数十辆马车并行。
当然,御道的中心是专供皇帝銮驾、郊祀仪仗使用的,两侧被以红漆木杈子隔开。
普通人唯一能走的机会,就是状元及第之后,状元可以身穿锦袍,头插双翅,骑着御赐的马匹,在御街上踏马走过,接受百姓的祝贺。
杈子里侧,两道御沟如碧绿的丝带,引金水河水潺潺流淌。
夏日里,沟中荷花亭亭玉立,清香四溢;冬日则结冰如镜,晶莹剔透。
沟畔,桃、李、杏、梨等花木错落有致,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美不胜收。
至于其他人,无论官职高低,都只能行走在红漆木杈子之外,感受着这份皇权的威严。
御街最外两侧,东、西御廊如两条彩带,彩楼欢门林立,商铺鳞次栉比,足有两千余家,热闹非凡。
王大儒看着一直望着外面风景的顾鹤,在旁边不住的介绍道。
一行人自朱雀门沿御街向北,马车辘辘,行了小半个时辰,车辙忽地一转,向西拐去,驶入了一条两旁植满苍翠槐树的官道。
道旁,朱漆门楣鳞次栉比,一扇扇大门紧闭,透出一股股庄重与威严。
门上的金钉兽环,在朝阳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辉煌与沧桑。
到这里,已经进入了汴京内城中极其煊赫、声名显赫的大宁坊。
一路上,顾鹤目不暇接,只见一座座府邸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光路过大门前的就有一个国公府,还有两个侯府。
马车继续前行,又行了许久,方才缓缓停在一座府邸之前。
抬头望去,只见门匾上“襄阳侯府”四个泥金大字熠熠生辉,乃是真宗御笔亲书,字迹遒劲有力,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势。
两侧石狮巍峨耸立,口中衔的水晶珠子足有婴拳大小,晶莹剔透,在晨光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昭示着这座开国勋贵府邸的深厚底蕴。
此时,府里的下人早已在门外恭候多时,一见到马车驶来,立马便大开中门,迎了出来。
众人下了马车,老侯爷看着王大儒脸色略有疲色,便让顾鹤先陪着王大儒回房休息。
当然是在府里下人的带领下,毕竟顾鹤又没有来过这里。
至于老侯爷自己,则是领着其他人都去了庆余堂,那便是侯府的正厅。
庆余堂内陈设华丽,中央摆放着一张紫檀木制成的八仙桌,两旁设有精致的座椅。
五人依次坐了下来,老侯爷与芸娘作为侯府的主人,分坐在上首。
然后便是平宁郡主夫妇带着齐衡,坐在了东侧的酸枝木官帽椅上。
平宁郡主坐下后,轻声恭喜道:“恭喜父亲和大娘子,这些年弟弟的神童之名,早已传到了汴京来。
前几日官家召我入宫时,还曾提起这件事,并说您这次入宫,一定要把弟弟带上。”
老侯爷闻言,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问道:“带鹤哥儿入宫?官家这是临时起意,还是另有深意?你可知道其中的缘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