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前往汴京
热血勇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前往汴京,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热血勇夫,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顾鹤出生一年以后,也就是宝元元年,元昊正式于兴庆府登基称帝,国号定为大夏国。
并于次年正月,遣使来给赵祯上表,追述和表彰他的祖先同中原皇朝的关系及其功劳,说明其建国称帝的合法性,要求宋朝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
赵祯虽然以仁慈着称,可对于这种蹬鼻子上脸的行为,肯定也是不能答应的,立马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
自此大宋与西夏就进入到了战争状态,只不过大宋兵备松懈已久,面对野心勃勃的元昊,接连大败。
从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整整三年时间,宋军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这三大战役中全部败北,损失了数万兵马,十几员战将。
当然,西夏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是三战三捷,可毕竟国小民弱。
大宋在开战之初,就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榷场,禁止西夏所产青白盐入境,使西夏境内的粮食、绢帛、布匹、茶叶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奇缺,物价昂贵,民怨沸腾。
再加上西夏与辽国关系恶化,做为大宋、辽国、西夏这三方中,最弱的一方,元昊只得主动向宋朝试探求和。
赵祯对于大宋几次惨败也是心有余悸,不想再打这种仗了,也就同意了下来。
可接下来,赵祯也有意借这个暂时的和平时机,重新在西北编练兵马,主要元昊的可信度实在存疑。
在这种情况下,之前就长期在西北驻守过的老侯爷就被想了起来,被赵祯给召回了汴京。
老侯爷在接到诏命的同时,也接到了顾偃开派人送来的密信,信中大致介绍清楚了赵祯的态度。
考虑到在去汴京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再去西北领兵,一两年内都不会回来。
老侯爷就面临一种选择,是把顾鹤和芸娘带去汴京,还是继续留在襄阳。
站在庭院之中,老侯爷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最后下了决定,直接把人带到汴京去。
襄阳虽然安稳,可那是因为他在,他可还没有忘记,之前四房所做的事情。
把幼子和心思单纯的正妻留下,他心中终究是放心不下。
决定既定,老侯爷便开始忙碌起来,一家人都要走,那这一路上要带的东西可不少,都得提前整理好。
另外他还需要询问一下王大儒的意见,这一年多的相处,他对王大儒的教学本事是赞不绝口的,而且又跟顾鹤相处的很好。
老侯爷自然希望王大儒能跟着一起去汴京,继续教导顾鹤。
可是,他也知道,王大儒当初来襄阳教书时就说好了,只想在这里待着养老。
不过老侯爷也没有空手过去,而是直接带了两箱宝贝,一箱是金银,一箱则是字画。
看着老侯爷这么郑重,王大儒就有些惊讶:“侯爷,您这是……”
老侯爷叹了口气,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大儒。
他说起了赵祯的诏命,说起了西北的局势,说起了顾鹤和芸娘的未来。
介绍完情况后,才一脸惆怅的说道:“本侯知先生不愿离开襄阳,也不愿强求,只是这一去不知多少年,鹤儿恐与先生师徒缘尽。”
说到这里,老侯爷故意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王大儒,见他神色有所动容,就知道这事情有谱。
接着说道:“这些东西都是本侯的小小谢礼,感谢先生这些年悉心教导鹤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