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昭告天下
慵懒的大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昭告天下,开局朱高煦围城,忽悠他当皇帝,慵懒的大雄,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高煦听完朱允炆的解释后和朱高燧对视了一眼。
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朱允炆现在确实没有兵权和人脉,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
而且朱允炆的办法可行性很高,毕竟他是太祖皇帝钦定的合法皇帝。
就连朱棣造反都不敢正大光明地说要取而代之,而是清君侧。
所以以朱允炆的名义让这些朱棣手下的臣子回京,这些臣子不得不回来,不回来就是违抗圣命,就是造反。
燕王造反,那是因为人家姓朱,这是人家朱家的家事,外人不挑理。
但你们这些外姓人家也造反,对不起,那你们就是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皇兄,我们哪里会误会你?”
“我知道你说的这个办法都是为我们好。”
“既然如此,我们就按照皇兄说的办法办吧。”
朱高煦盘算一番后,决定还是按照朱允炆的办法办。
一旁的朱高燧,眼睛转了一下,心里虽然还有点膈应,但现在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也
就默认了。
朱允炆见朱高煦和朱高燧答应,满意地点了点头。
两日后,朱高煦按照朱允炆的办法发布文书昭告天下了。
他们说监国朱棣和朱高炽身边有歹人蛊惑,企图弑君。
结果被他们俩兄弟发现,他们大义灭亲,挫败了这场阴谋。
皇帝继位之初受到身边奸臣蛊惑,导致燕王靖难,天下大乱,这是皇帝的错。
经过这几年在孝陵的思过,皇帝已经洗心革面了,所以他们兄弟俩决定还政于皇帝。
因此,昭告天下,让各地的大员都进京面圣。
同时,跟他们的文书一起发出去的,还有盖上了玉玺的皇帝诏书。
.......
很快,整个大明都知道朝廷又变天了。
不过对于那些普通官员和百姓来说,无论谁当皇帝,都跟他们关系不大。
反正他们都是最底层的存在,给谁干不是干。
当然,皇帝也不能把他们逼的太狠了,毕竟兔子急了也要咬人。
比如把某个驿站的驿卒给撤了,让人家没活路了,人家肯定要来造你的反。
朝廷变天,影响最深的就是那些朱棣的亲信。
他们知道朱高煦虽然说的是还政于皇帝,但朱允炆实际上还只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而已。
朝廷的事情,还是朱高煦说了算。
这些朱棣的亲信,虽然在靖难的时候,跟朱高煦并肩作战过。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朱高煦上位,肯定会换上他自己的亲信。
而且这些朱棣亲信中,还有不少人在朱高煦和朱高炽的夺嫡大战中,选择站队朱高炽。
面对朱高煦这招请君入瓮,他们很是为难。
去吧,很有可能有去不回。
不去吧,那就是违抗圣旨,这可是死罪。
北平,都指挥使司衙门。
“爹,汉王和赵王已经拿下京城,并控制了燕王和世子。”
“现在他突然以皇帝的名义召我们进京,恐怕是鸿门宴呀。”
北平都指挥使的儿子顾统领眉头紧皱地问他父亲北平都指挥使顾成。
顾成原本是朱允炆手下的将领,在靖难初期被朱棣俘虏,后来投降了朱棣。
因为帮助朱高炽守护北平有功,被封为北平都指挥使。
他就是典型的朱棣亲信又支持朱高炽的那波人。
现在朱高煦夺了权,他们心里慌的不行。
“汉王现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就是想借着皇帝的名义,把我们这些还掌控着重要位置的燕王旧臣全部召进京城,好让他的亲信取而代之。”
朱高煦的心思,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一样。
顾成自然也清楚。
“爹,这北平城里还有数万人马。”
“要不......我们也像燕王一样反了吧。”
顾统突然走到顾成面前,小声地说道。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