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自己加工的机器?!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5章 自己加工的机器?!,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一只山竹榴莲,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位留苏的专家颤抖着走到黑板前,指着其中一个部分:\"这、这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机械理念!这种反馈机制,这种精度控制——我在苏联最先进的研究所都没见过这样的构思!\"
那位机械老厂长也放下了原先的嘲讽态度,眯着眼仔细观察图纸,不时点点头,又摇摇头,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李长生不紧不慢地画完了整个系统图,然后转向众人:\"现在,我再画一下这台数控机床能生产的零件样例。\"
他在黑板的另一边,快速画出几个极其复杂的零件图形,有些部分的曲线非常复杂,有些孔的位置需要精确到微米级别。
\"这些是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传统工艺下,需要最顶级的技师耗时数天才能完成一个,而且合格率只有30%左右。使用数控机床后,生产时间可以缩短到几小时,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
一位军工厂的厂长猛地站起来,瞪大眼睛看着那些复杂的零件图,又看看数控机床的设计,突然猛拍桌子:
\"不可能!按照现有工艺水平,根本无法制造这种设备!光是那个反馈系统的精度要求,就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的加工能力!\"
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附和,尽管李长生的设计在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在实际制造层面上,却面临着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
李长生放下粉笔,拍拍手上的粉尘,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各位说得没错,按照传统工艺,确实无法制造这些精密零部件。\"
他转身面对全场,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曙光一号'的原因。\"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他的下文。
\"'曙光一号'不仅能控制数控机床,更能帮助我们设计和制造数控机床本身。\"李长生走回黑板,指着那个复杂的设计图,
\"例如,这个伺服系统的精密零件,我们可以用'曙光一号'计算出最优的加工参数,然后在现有最精密的机床上,由最优秀的技师,按照这些参数进行加工。通过'曙光一号'的辅助,我们可以将现有工艺的极限提高30%以上。\"
一位机械学教授若有所思:\"你是说,用'曙光一号'来辅助设计制造第一代数控机床,然后用这第一代数控机床来制造更精密的部件,再制造出第二代数控机床?\"
\"正是如此!\"李长生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循环。每一代数控机床都能生产出比自身更精密的零部件,从而制造出下一代更先进的数控机床。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在短短几年内,实现工业制造能力的几何级跃升!\"
老厂长挠挠头,困惑地问:\"可是,李所长,你说用计算机控制机床,那计算机怎么知道该怎么加工呢?工人师傅是看图纸、凭经验来操作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