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赶超的希望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2章 赶超的希望,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一只山竹榴莲,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将军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无限可能。
他转向其他军方代表,微微点头,眼神中传递着某种默契。
\"我们需要进行更多测试,\"评估团团长开口,声音已不再带着先前的怀疑,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严肃,\"这种突破性成果,必须经过最严格的验证。\"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评估团成员轮番上阵,提出各种各样的难题—从流体力学方程到材料结构分析,从多变量预测模型到复杂的密码破译。
\"曙光一号\"像一位从容不迫的智者,一一化解这些世界级的难题,速度之快、精度之高,远远超出了在场所有人的想象。
室内的氛围已经从早先的质疑转为震惊,再到现在的敬畏。
\"我们能否测试一个实际的军事应用?\"一位军方专家突然提议,\"比如,模拟一枚远程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考虑大气层内外所有变量?\"
李长生点点头,迅速在键盘上输入了一系列参数。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三维地球模型,一条红色轨迹从东向西划过,精确显示了导弹的每一段飞行路径、速度变化、姿态调整,甚至连大气层再入时的热量分布都清晰可见。
整个模拟完成后,屏幕上显示:计算时间:4分37秒。
\"这…………\"军方专家站起身,手指微微颤抖着指向屏幕,\"这需要的不仅是计算速度,更需要极其精确的物理模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长生平静地解释:\"集成电路技术让我们能够将复杂的计算模型直接固化在硬件中,大大提高了运算效率。\"
评估团长沉默良久,缓缓站起身,脸上的每一条皱纹似乎都在诉说着他此刻内心的震撼。整个房间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他环视一圈,看着每位专家的眼睛,最后目光落在李长生身上。
\"同志们,\"他声音微颤,却异常坚定,\"在我七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从未见过如此重大的突破。今天,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
话音刚落,整个房间爆发出一阵掌声。不是那种例行公事的、礼节性的掌声,而是发自内心的、几乎带着颤抖的致敬。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院士走到李长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孩子,我从未想过能在有生之年见到这一天,\"老人声音哽咽,\"你知道吗?我八岁时看到第一辆火车进入北京城,当时人们说那是魔鬼的发明。今天,我见证了比那更伟大千百倍的创造。\"
老人转向其他评估团成员:\"我们不能再固守老观念了!这不是一台简单的计算机,这是龙国科技的新纪元!\"
军方的将军走上前,他的军装笔挺,胸前勋章闪耀,脸上罕见地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他有力地握住李长生的手,眼神炯炯。
\"李同志,请允许我代表军方表达敬意,\"将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许下某种承诺,\"这项技术将改变国家的命运。在今天之前,我们只能仰望那些强国的科技成就,而现在,我们看到了赶超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