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这是集成电路计算机?!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这是集成电路计算机?!,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一只山竹榴莲,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什么?\"李长生指向墙上的设计图,不等回答便自己说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集成电路计算机,我们称它为'曙光一号'。\"
\"集成电路计算机?\"电子学专家周教授忍不住惊呼,\"这不可能!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还是电子管计算机!\"
李长生微微一笑:\"没错,星条国、北极熊国都在使用庞大的电子管计算机。但那已经是落后的技术了。\"
他走到黑板前,迅速画出几幅草图:\"传统计算机使用的是电子管,体积大、耗电高、稳定性差。而我们的'曙光一号'将使用这个——\"
他指向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方形物体:\"集成电路,简称Ic,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片上,体积减小百倍,性能提升十倍以上。\"
房间里一片哗然。科学家们面面相觑,眼中既有震惊,也有怀疑。
\"李科长,就算理论上可行,制造工艺也是天大的难题啊!\"材料学专家张教授忍不住说,\"星条国和北极熊国投入了大量资源都没能实现,我们如何——\"
\"因为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李长生打断他,声音坚定,\"他们在走一条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之路,而我们则是直接从质变开始。\"
他拿出一叠厚厚的技术资料,分发给每位科学家:\"这是完整的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阅读后,你们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震惊,再到敬佩。
\"这……这简直是天才般的设计!\"机械工程师刘博士喃喃自语,\"跳过了至少三代技术演进!\"
\"光刻工艺竟然如此精简高效,完全避开了传统工艺的瓶颈!\"光学专家李教授惊叹道。
老周放下图纸,双手微微颤抖:\"李科长,这不仅仅是一台计算机,这是一场科技革命啊!\"
李长生神色平静,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如此保密,为什么要争分夺秒了。这项技术,将决定我国未来五十年的命运。\"
他指向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五点二十。从这一刻起,所有人不得离开总装室,直到'曙光一号'完成组装。我们的目标是48小时内完成主体工作。\"
房间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为国争光,义不容辞!\"老周第一个站起来,高声宣誓。
其他科学家纷纷响应:\"坚决完成任务!\"
李长生点点头,脸上浮现出难得的笑容:\"好!那么,组装正式开始!\"
总装室立刻热闹起来。科学家们分成几个小组,按照李长生制定的计划,同时开展各项组装工作。
\"记住,我们实行'三检'制度。\"李长生高声宣布,\"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由三人独立检验,确认无误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出错!\"
组装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电子组负责集成电路的焊接和测试,机械组负责主体框架的组装,光学组负责光刻系统的调试…………
李长生像一个永不疲倦的陀螺,在各个工作区域之间穿梭,解答问题,指导操作,检查成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