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贾家命运
蜀叔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贾家命运,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蜀叔耗,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一晃半年过去,来到了53年。
这半年何雨柱还是如同以往一样,按部就班的上班,精进厨艺。
得益于空间碎片给他带来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力的提升,厨艺也是越发精湛,比之他师傅也相差不远。
四合院里除了贾家添丁,倒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贾张氏有了大孙子,在院里都多了些笑容。
鞋底都不纳了,每天就抱着她的孙子和院里的大妈们聊天,嘴里那个炫耀的劲,隔着十米外都能瞧见。
对于“盗圣”棒梗的出生,何雨柱早有预料。
不过没了原身傻柱的影响,以后棒梗还会不会成为“盗圣”还不好说。
毕竟棒梗后来成为“盗圣”,除了家庭原因,很大部分也是受原身傻柱影响。
剧里棒梗去傻柱家翻箱倒柜找东西吃,傻柱从来没骂过他,甚至有时候还会夸几句,这特么是人干的事?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特别是小孩子,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被灌输这些东西,想不变坏都难。
一想到这贾家,就让何雨柱难受。
现在他们贾家四口人,有三人都是农业户口,因为国家规定孩子随母亲的户口,所以棒梗也是农业户口。
现在这个时间点,想要把户口转到城里,其实还是很方便的,奈何贾张氏和秦淮茹都不愿意。
因为她们在农村有土地,每年都能分到口粮,户口转到城里,土地肯定就没了。
作为了解以后发展的何雨柱,在今年开始施行票证制度后,也提醒过贾东旭,让他把家里人的户口转到城里。
结果贾东旭回家一说,还被贾张氏骂了一顿,说他何雨柱见不得别人好。
何雨柱知道后也没再多说,有些人就是这样,不见棺材不掉泪,他自己就是多于提醒他们贾家。
何雨柱也不想多事,主要是院里后来乌烟瘴气的,基本上全是贾家闹的。
他也想过搬出四合院,但是根本不行,至少这个院里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对于熟悉剧情的他来说,可以提前规避很多风险。
难道其他院里就全是好人了?不可能的。
他们这四合院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写,哪里都有这样的人。
至于说自己找个小院子住,那就更不可能了,如果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话还行。
雨水还这么小,没有院里人帮忙看着点,他根本不放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他都想好了,如果后面贾东旭还是挂墙上了,那他就搬出去,反正那时候雨水也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到时候来个眼不见,心不烦,随他们怎么折腾。
贾张氏和秦淮茹的户口如果不迁到城里,等到58年人民公社成立,土地全被收回,到时候才是他贾家最困难的时候。
就靠贾东旭一个人的粮本,根本不够他家吃的,只能去鸽子市买高价粮,而且那时候有钱都不一定买得着。
别说贾东旭三十多块的工资,哪怕易中海的工资,这样长年累月下来也遭不住。
贾家那时候又多了一个小当,一家5口人,一个月下来得吃多少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