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各家心思
蜀叔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各家心思,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蜀叔耗,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带她去厨房,打开了自家存放粮食的缸子,满满一大缸的白面,看得雨水安全感满满。
他也是想通过这种表现,打消雨水的担心,小孩子内心敏感,拿出实际行动才会打消她的疑虑。
在何雨柱哄妹妹的时候,贾家这会儿也在讨论这次的定量政策。
“妈,你看咱们家要不要趁这次机会,把户口都转到城里来。”
秦淮茹看着贾张氏,犹犹豫豫的开口说道。
她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嫁到城里,做一个城里人,现在是嫁过来了,但是户口还在农村,这样她还不能算是城里人。
她想趁这次机会,把自己的户口给迁到城里来。
“转到城里来?那咱们乡下的地不要了?每年那么多口粮呢,你出钱买吗?
都把户口转到城里,咱家以后喝西北风吗?就东旭那点工资哪够的,真是一点不会过日子。”
贾张氏一听到这个就火大,那些定量不要钱买啊?
如果是城里户口每月定量是免费的,说不定贾张氏还会考虑一下。
秦淮茹听到贾张氏不同意,把目光看向了丈夫贾东旭。
贾东旭感受到自己媳妇求助的目光,刚准备开口帮腔,就被贾张氏打断了。
“东旭啊,定量也得花钱买,你现在每个月也就二十多块钱,真要买粮食吃,哪够啊,咱们乡下的地,每年不少口粮呢,也不花钱,怎么算都不亏。”
贾东旭听到这话,就没再说话,只能无奈的看向秦淮茹,表示爱莫能助。
本来贾家有什么事,都是他老母亲决定,而且贾东旭也觉得他老娘说得有道理。
他家三个农村户口,每年能拿到不少口粮,他也觉得自己老母亲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样能省下不少钱呢。
秦淮茹见状有些失望,不过一想着这样能省不少钱,也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从街道办下达通知之后,戒街面上恢复了平静,基本上没人再议论这事,不过底下还是暗流涌动。
大家都在想尽办法的往家里划拉粮食,毕竟以后每家都是定量了,想多吃两口都没有,只能趁现在还不用粮本的时候多买一些。
这些天院里的大妈们,基本上每天一大早,粮店还没开门就去门口排队,能买一些是一些。
鸽子市的粮食价格更是每天见涨,私下买卖粮食的人每天都是络绎不绝。
上面一看这情况,于是在粮店那里又出了一个规定:来买粮食的人必须携带新发的粮本。
买粮食的时候在粮本上作记录,根据每家人口不同,能购买的粮食数量也不同。
这样才把粮店门口排队买粮的情况给截止住。
何雨柱对于这些事也没放在心上,他早就在空间里存了很多米、面、粮、油等物资,够他吃个几年的。
他从没想过拿这些粮食去赚钱,他现在每个月的工资基本上都没怎么动过。
他平时吃饭都在易中海那,给他伙食费易中海也不要,何雨柱就连时常拿点米面过去,拿多了易中海都要和他急。
平时的开销也就给雨水买些小玩意,休息的时候去菜市场买点鸡鸭鱼肉花点。
凭着他的见识,以后赚钱的机会大把的,没必要为了一点钱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