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比任何人都急切!
雪眉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比任何人都急切!,四合院:开局枪决易中海,雪眉儿,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家都知道他们的惩治手段,听了心有余悸。
无奈之余,只能赶紧说,“各位,我不反抗,我配合你们就是。”他的头脑仿佛一片空白,刚因保卫科的事被处理,未想很快又落到纠察队手里,真是想哭都无处释放自己的绝望。
如此,在众多工人的见证下,何雨柱被纠察队押走。
消息迅速扩散,传到了秦淮茹的耳朵里。
“老大爷不好了,真的出了大事了!”她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心中一阵恐慌。
秦淮茹气喘吁吁地赶回到四合院,首先找到了易中海。
“秦淮茹,你怎么慌慌张张的?”易中海吃惊地询问。
秦淮茹解释道:“大哥,傻柱被抓了!”
“傻柱被抓了?”易中海脸色瞬间凝重,焦急问道,“怎么又是保卫科的人?难道他们找齐了证据?”
秦淮茹摇头回答:“不是保卫科,而是纠察队的人把他带走了!”
“纠察队?”易中海十分惊愕,“怎么会扯到纠察队?!他们是干什么抓他的?”他明白纠察队的任务,这意味着情况可能十分严峻。
“我不知道。”秦淮茹担忧地说,“是有人告诉我的,他们是亲眼目睹的。”
“大哥,快想想办法啊,进纠察队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秦淮茹恳求道。
易中海紧皱眉头,回应:“我能有什么办法?现在的情况都不清楚。
得先把事情搞明白!”
“那就赶快问问看吧。”秦淮茹说,“我真的很担心傻柱。
纠察队可能会公开批判他,甚至示众,他若遭到批判,声誉可就完了!”
对何雨柱被抓的消息,她深感忧虑。
虽然对方厨师的职位已经暂时冻结调查,不再有直接的好处,但她一家仍然能从厨房借食借款,而他的乐于助人是他们依赖的主要支持。
但是现在何雨柱被捕,名声危在旦夕,她怎么能不急切?
比任何人都急切!
“我要先去找谁询问?”易中海问,他对纠察队内部并不熟悉。
“你可以去找二叔问一问。”秦淮茹建议道,“二叔曾在那里担任职务,对里面的情况应该很了解,或许可以联系到刘主任等人,或者工厂的领导,一定要设法与纠察队接触,弄清楚情况。
傻柱的事关生死!”
“嗯,我去试试。”易中海点了点头,何雨柱的遭遇让他同样焦虑。
这个人对他而言就如同儿子。
自从秦淮茹的丈夫贾东旭去世,易中海一直在尽力栽培他,照顾何雨柱,希望他能有个好的归宿。
这么多年来的心血即将见成果,绝不能在关键时刻倒下。
没有了何雨柱,就没有未来的依靠了!
当下他来不及多想,立即前往后院,去寻二叔刘海洋。
然而,刘海中对此知之甚少,他早就离开了纠察队,而且还被解除职务、扫地出门。
在内部,他所认识的人并不广泛,也没有关系可用,对易中海来说帮助不大。
“大哥,要救傻柱,只有一个办法。”刘海中突然说道。
“什么办法?二叔,你快告诉我!”易中海急切地催促道。
刘海中回答:“去找副厂长李厂长,他在里面很有关系,人脉硬朗得很。
只要他愿意伸手,绝对有九成把握救出台柱,绝不会有任何波及!否则情况就不稳了!一旦进入纠察队,可能面临的后果会比警察局还严重得多呢!”
“找李厂长?”易中海反问,“他会出手帮忙?之前台柱惹恼过他,两人之间难免有疙瘩。
众所周知,那副厂长是个小肚鸡肠之人,会轻易宽恕过去嘛?”
刘海中笑道:“让你这样简单地请他救台柱当然不可能。
哪有白吃白拿的道理?毕竟众人皆知李厂长贪婪好色,只要你足够慷慨,难道还怕不帮这忙?这件事平常我是不会提起的,但现在唯独跟大爷您提了一句,别在外乱说出去哦。”
“我能说啥?”易中海沉声道,“行,我这就去找找李厂长看看。”
说完,起身离去。
他已经明白拯救台柱必须付出代价了,光是金钱可能还不够摆平这事。
本来他还打算花钱疏通关系将老太太释放。
然而,还没找到相关人脉,台柱就卷入了是非,事情接连不断,像波涛一样翻涌。
这重重困境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甚至几近窒息。
但他深知无论如何,都一定要竭尽全力救出台柱。
未来老来,对方还得照顾他。
如果自己出了事,便没有依靠养老的人了。
他之前的种种努力,无非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所以他决心优先拯救台柱,至于老太太的事,也只能往后考虑了。
随后,何雨柱被纠察队员带到了大本营,进入了审讯室。
“同志,你们要把我带到哪儿审问呢?你们尽管问我,我已经好几个小时没吃东西了,肚子好饿。”他一脸哀愁地说。
在来这里的路上,他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成了被抓捕的对象。
“还想着填饱肚子?”一名纠察队员严肃道,“先回答完我们的疑问!”
“什么问题?”何雨柱苦笑着问道,“我自己没问题的,大家都了解我,并无不当行为。”
纠察人员直接了当地问:“我记得你的资料上登记的职业是三代雇农,对吗?”
何雨柱愣了一下,旋即点头:“没错,就是这么登记的。
怎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对方竟以登记的出身作为突破口,他感觉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啊!
保卫科的工作人员解释:“有人举报,你的身份有误,涉嫌虚报出身。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严重的伪造信息,这是违法的呀!”
“什么?又有谁敢对我举报?”何雨柱大吃一惊。
真是烦人啊,先是告他从食堂偷窃,现在又质疑他的出身。
举报人是在把他的老底查了个彻底啊!
这家伙,太心狠了!
“不,我没有虚报,绝对不可能,这记录是在街办那边定下来的,哪来的虚假?”何雨柱连忙辩护道。
“还不承认!”纠察队人员厉声道,“别当我们不知道,我们有调查的,依据知情人口供以及我们的查证,你父亲何大清曾经营过包子铺,并街头贩卖小食。
仅这一项就不足以断定是雇农出身,而是城镇户口。
再者,你祖父甚至还短暂开过一家京城餐馆,属于小商小资,现在硬说是三代贫农,简直是胡扯!”
何雨柱震惊了。
他的过往彻底暴露出来。
这大体都是真实的陈述,虽然对爷爷一代的事情知道不多,但他的父亲何大清也曾提及,确实在生意和餐饮界做过一些事儿。
他们是小本生意,而非农民出身!
这些情况在外人眼中的认知较少,所以当初划分成分信息时选择隐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