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二零八章 出外,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天傍晚,夜幕降临,阿济格在一处临时下榻的院子里召集驻防辽阳城的一些主要人物议事。
阿济格有些气急败坏地将具体负责整个城防的正白旗大臣萨穆什喀,以及辽阳驻防八旗昂邦章京准塔、螨洲梅勒章京白尔赫图、蒙古梅勒章京毕力克图等满蒙驻防大员大骂了一通。
也难怪阿济格一再的气急败坏,因为当天傍晚全城的损失统计出来之后,报到他的面前,看得他心惊肉跳。
除了“辽阳旗仓”等处起火被焚毁之外,在总计持续时长不到一个时辰的金海镇明军“空袭”行动中,辽阳城南门、西门、北门驻防八旗守军共计死伤一千一百二十六人。
此外还另有城内的驻防八旗家眷奴仆,伤亡累计二百四十一人。
而且,这还没有将直属阿济格本人的亲随护军的伤亡情况计算在内。
当然,最令阿济格愤怒的是,自己这边伤亡这么多,损失这么大,尤其是粮草损失了八成,可是却连敌人的一根毫毛也没有留下。
甚至他们所有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清楚那一架架从天而降的庞然大物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金海镇明军会有这样的飞天利器。
尤其是,面对金海镇明军拥有的这种从天而降的庞然大物,接下来辽阳城该当怎么守,如果明军继续使用这样的飞天利器从天而降,自己该当怎么办?
阿济格当然不是一个只会无能狂怒的人,当他发了一通脾气,却根本得到不到任何有用的回答时,一个念头迅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除了恭顺王以外,你们都是第一次守城,本王也是第一次守城,打成这样,本王也没有想到。但是,辽阳城至关重要,哪怕打成一片焦土,也要坚守下去。
“然而今天的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城外明军上天入地无所不用其极,除了从天上来攻以外,南门和西门一侧的城墙,还差一点被城外的明军掘进队趁乱炸塌。
“本王还是起初的想法,要想守住辽阳城不丢,就不能光靠城内的兵马死守,一味死守,迟早要丢,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人出外召集援兵,这件事非本王莫属。”
阿济格这话一说出来,原本低头跪在地上的几个满蒙大员,顿时瞪大了眼睛,抬头看他。
每个人的心里都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英亲王这是要走啊!”
“英亲王这是料定了辽阳城要丢吗?”
“英亲王这是看情况不对要跑啊,我也得赶紧想想办法了!”
跪在地上的几个满蒙大员,人人不说话,但人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别看阿济格嘴上说的冠冕堂皇,但其实际上想干嘛,他们心里都清楚,只是没人敢当面拆穿罢了。
他们这些人属实没有料到,截止当日中午之前原本还算不错的形势,竟然会在短短半天过后就“急转直下”,以至于英亲王都要跑路了。
当然了,阿济格本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样打算的,其实还有待商榷,不过,其真实意图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在目前形势下,只要他本人离开辽阳城,辽阳城内就一定会产生这样的议论,其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将是不可估量的。
“王爷三思,王爷身份尊贵,地位崇高,声威赫赫,无不仰望,因此一举一动,影响巨大,当此之际,实在不宜轻动。若求援兵,王爷只需手书一封,遣人出城,料想盛京方面,或者鞍山、海州方向,必有响应。”
一直主持辽阳防务的正白旗大臣萨穆什喀,自然不希望阿济格“出外”。
对他来说,有阿济格在,辽阳周边八旗兵马就不会坐视辽阳城被明军占领,也不敢坐视这一点变为现实。
就算万一辽阳城这边出了意外,只要有英亲王阿济格在这边,他萨穆什喀的罪过也会小很多。
而英亲王阿济格所谓的“出外”,别看说得冠冕堂皇,乍一听颇有道理,但其实就是一种极其自私自利的推卸责任的做法。
所以,整个辽阳城里最不希望阿济格走的人就是他。
是以,他犹豫一阵之后,还是冒着得罪阿济格的巨大风险,用尽可能委婉的话语,表达了反对阿济格在这个时候离开辽阳的意见。
出身佟佳氏的准塔,也是一员正白旗的宿将,不论是对阿济格,还是对萨穆什喀,他都很熟悉。
阿济格外强中干,色厉而内荏的一面,他心知肚明。
所以,阿济格的出走之意,以及萨穆什喀的劝谏之意,他都听得明明白白。
而且他也很赞成萨穆什喀所说的,所以立刻一起劝谏道:
“请王爷三思,当此之际,王爷若率军离城,城中驻防八旗士气恐将大受打击,王爷离城之后,辽阳城若有闪失,只怕皇上那里,会对王爷有所误会。”
准塔试图搬出多尔衮来压阿济格,结果却适得其反。
阿济格不仅不吃这一套,而且闻言对他怒目而视,冷冷说道:
“误会?误会不了!现在辽阳内外形势发生变化,我军以数万兵马之众,集中于一城之内,束手束脚,被动挨打,绝非上策!何况皇上派本王前来,除了增援你们之外,另有其他重任。”
“敢问王爷,另有什么重任?”
这个准塔,是天命年间“五大臣”之一扈尔汉的儿子,既是正白旗的老将,又是多尔衮的亲信,有多尔衮撑腰,并不怎么惧怕阿济格。
所以,当其他人听了阿济格的话后,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说什么,可是他却直接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银子。那笔银子,要送回盛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