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意外的发现
宿言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意外的发现,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宿言辰,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哦,我以为就是沙子……”林川赶紧解释道。
“恐怕不是沙子。”玛鲁婆婆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激动地说,“带咸味的蜂蜜,蜂巢附近的白色粉末……那片山崖下很可能藏着岩盐……”
篝火旁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记得我小时候……”她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族里派五个猎人,带着三十张上好的貂皮,翻过三道山梁去换盐。回来的时候,只剩三包粗盐……两个人永远留在了山路上。”
火堆旁的族人们都低下了头。
托尔多粗糙的大手摩挲着腰间的盐袋。
那上面用鹿筋绣着祈福的纹样,里面装的盐,还是林川从供销社换来的。
可这也仅仅是他们乌力楞几十口人才有的待遇。
整个索伦族遍布兴安岭和苏蒙边界,大大小小的乌力楞少说也有几百个,其中大部分都缺盐。
索伦人三百年的迁徙史里,盐始终是比貂皮、鹿茸更珍贵的硬通货,是能让不同乌力楞放下恩怨的圣物。
篝火突然“噼啪”爆响,火星溅在玛鲁婆婆的鹿皮靴上。
老人浑然不觉,苍老的手指蘸着水在桦树皮上画出一道蜿蜒的曲线:“咱们索伦族的祖先,从勒拿河的拉穆湖高山上下来,一路来到兴安岭……我记得石崖乌力楞在额尔古纳河上游,用五十张旱獭皮才换来半袋盐……驯鹿乌力楞在漠河那边,孩子们不认识盐的样子,把硝石当盐吃死了两头牲口……最苦的是黑龙江边的渔猎乌力楞,腌鱼只能用桦树灰……”
“婆婆,咱们现在有盐了呀……”一个孩子轻声说道。
“那是因为咱们有了汉人安达,现在又是咱们乌力楞的女婿……”托尔多摸了摸他的脑袋。
众人的目光齐齐聚在林川身上,笑了起来。
“咱们有盐吃,可不能忘了其他乌力楞的族人……”
玛鲁婆婆的声音沙哑得像风吹过枯枝,“没有盐的日子,大家都经历过……”
“我还记得有一年冬天腌的狍子肉,因为没有足够的盐,开春就长了绿毛。”
一个女人说道,“孩子们饿得啃树皮时,我恨不得把自己的血熬成盐……”
林川注意到温可都解开了随身携带的皮囊,倒出小半把泛黄的盐粒。
那盐明显掺杂着泥沙,却被他像珍宝一样捧在手心。
他把手递到林川面前,给他看。
“这是去年夏天用十张狐狸皮换的。”他的声音很轻,“省着用到现在。”
“没有盐,药草的功效都要减半。”玛鲁婆婆叹了口气,“上次给乌恩其接骨,要是有足够的盐水……”
老人的话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坠在每个人的心头。
那个年轻人的腿,那个本该像驯鹿般矫健的年轻人,如今只能跛着脚跟在狩猎队伍的最后面。
夜风卷着火堆的灰烬盘旋上升,像一群灰色的蝴蝶在黑暗中起舞。
一个年轻的猎人站起身:“要不咱们明天天不亮就出发!如果那山崖真有盐……”
“别急。”托尔多摇了摇头,“先要确认是不是真能采的盐矿。记得三十年前,有人在西山发现过盐晶,结果挖下去全是苦水……”
玛鲁婆婆的骨杖在地上轻轻一敲,发出沉闷的声响:“托尔多,温可都,明天你们去探探虚实。”她的目光转向林川,皱纹里藏着慈祥的笑意,“林川,你是咱们乌力楞的福星,明天也一起去吧。”
“没问题,婆婆。”林川点头应下,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
玛鲁婆婆仰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映着跳动的火光。
夜空中繁星点点,像是山神撒下的盐粒:“山神眷顾……”
她轻声呢喃,声音飘散在夜风中。
“山神眷顾……”族人们低声附和,虔诚的声音在营地间回荡。
乌里双手合十,年轻的脸上写满虔诚;托尔多摸了摸胸前的护身符;温可都则默默地向西北方行了个猎人的礼节。
玛鲁婆婆拍了拍手,打破了这片刻的肃穆:“好了,今天的好消息够多了。”她转向乌里,眼中带着慈爱,“你阿妈的风湿病,终于有救了。”
乌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单膝跪地,右手抚胸:“感谢婆婆!感谢山神!”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想到卧病在床的母亲终于能摆脱疼痛,几乎要落下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