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抽丝剥茧,念头通达!子泓真是令人惊喜!
喜欢吃牛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抽丝剥茧,念头通达!子泓真是令人惊喜!,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喜欢吃牛蛙,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那在下就斗胆说一下看法……”
许泽低头思索,思绪很快飞速打开,将所想化作腹稿。
片刻后,他拱手道:“陶谦残害曹氏,此事大可推及传开,可得道义。义胜者,出兵如顺流行舟,助力颇多。”
“可若是残杀过盛,则适得其反,徐州百姓知晓此事后,定然会惧怕战事殃及,从而寻求庇护,陶谦加以引导,便可蛊惑百姓,此乃是主公借故图谋徐州,让百姓依附于他。”
“但是,如果曹军攻下徐州城池之后,不去屠戮、不去劫掠,反而收治流民、复垦毁坏的耕田、出借耕牛用以屯田,甚至在秋收之后,承诺以军粮开仓徐州,救济灾民,会如何呢?”
“主公大军至徐州后,明言只诛恶首,不与百姓结怨,只杀罪魁祸首陶谦,又会如何呢?”
“待战事数次大胜之后,徐州防备摇摇欲坠,而主公再抛出重赏,以千金悬赏陶谦之头颅,局势又会如何?”
连续三问。
让曹操的眼神逐渐明亮。
这么干,好像还真挺有意思……
我以义战之名,揭露陶谦恶行,再用所得城池收治流民,恢复垦田,传播仁善之名。
如此,才可将攻占的城池真正利用起来,一只脚踏入徐州,让陶谦坐立难安。
“说得好!”
曹操猛然拍手,大笑道:“若如此,即便陶谦四处求援,也不会有人来相助!道义尽失之人,诸侯岂敢助之!?”
许泽点了点头,道:“主公早年用兵,多是雷厉风行、杀伐果断,堪称用兵如神,善用兵法诡道,如今若是以仁道战局大义、小义,定能让人防不胜防。”
“哼哼,”曹操闻言笑着摇头,“子泓所言极是啊,虚实之道若是用在性情上,谁人能猜想到?”
许泽不置可否,拱手后又说道:“故此,攻伐徐州约束军士,不予滥杀无辜,奉孝派去的死士暗探就能散布流言,之后便可作用巨大。”
“陶谦没有百姓为底气,不敢死守城池,定然会逃,那时主公可以拉拢徐州的士族,善惠于徐州巨富,以唯才是举收尽当地贤才。”
“仁政攻徐之军略,可以真正让陶谦,身败名裂、受唾骂万年。”
曹操陷入了沉默,他在沉思。
将许泽的进言和自己之前所思的军略结合,其略更为精妙,而且能真正减少损失,控制徐州局势。
最妙的是,若是他打赢了这一仗,还能因此收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徐州。
若是泄愤式的猛攻,得到徐州亦是支离破碎。
许泽见曹操不说话,心里发虚,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小心翼翼的道:“主公,在下浅薄之言,还望指教。”
“指教?”曹操嘴角一扬,抬头发笑,“你太谦虚了,这哪里还需要指教。”
“此略,暗含神速攻伐、出其不意;占据道义,尽取人心;散布流言,离间文武三种计策,若是每一步都能完成,则陶谦必不敢死守徐州。”
“而方才,我已敢断定,陶谦本来就不想死守,他只是想牵制我大军主力,”曹操说到这拍了拍许泽的手背,欣慰的道:“子泓,此谋已是上佳之策,你虽不能引经据典、大论成策,但微言大义,我已尽知兵法之理。”
“不过,计略不改,还是兵马齐出,先攻下沛国、彭城!我早就想要彻底占据此二郡了!”曹操重重地拍打许泽的肩头,大为惊喜。
本来,只是无趣打算听听许泽的看法,顺带教他点兵法道理。
却不了,被许泽上了一课,将自己原本局限的思绪打开,对兵法的体悟更进一步!
【你点拨了一名“传奇名将”,使得他得到感悟,统率+2,智力+1】
【统率:71】
【智力:75.2】
【智力达到“75”,解锁天赋“洞察”】
【洞察:你更容易捕捉到细微之处……】
许泽咧嘴而笑。
爽了。
这一波收成很大。
与精神相关的天赋再多一个,而且这个没有任何数值限定、介绍简答的天赋很有作用。
他人的表情、动作不自然、险恶的用心,都更加容易察觉到。
【洞察】、【悬河】、【诡辩】、【多智】,四个与智力相关的能力,可以让许泽在平日里处理军情、政务,哪怕人际关系都能如鱼得水。
【雄武】、【识途】则是在武力、领军作战上,都大有裨益。
而以【横练】为核心的诸多技艺,都是许泽现在提升基本能力的方向。
真正的文武双全。
“再接再厉,迟早武力到达一流!”
许泽暗暗鼓劲,他期盼着以后达到人间无敌的那一日,那就真的可以享尽逍遥!
……
三日后。
临近四月,徐州还没有为曹氏劫掠之事做出任何防备,曹军已在一夜之间陈兵沛国,连续攻下了丰、沛两县。
曹军四万余人,分别从任城、济阴两处进入沛郡,合攻之下徐州守军不能抵挡,这两座门户城池一夜丢失。
紧接着鲍信率领一万精兵攻占费国,威胁琅琊临沂,陶谦只能派遣兵马去救,没想到曹操趁机将两路兵马合兵一处,猛攻彭城。
彭城的地形非常平缓,无险可守,各关口守备十分薄弱。
当年高祖皇帝在彭城驻联军七十万,被项羽两万精骑奔袭,全部击溃。
除却战略、用兵之外,和地形也有很大关系。
彭城告急,只有主城守了一日夜,其余城池皆是不到半个时辰,守将即弃城而逃,或是当即归降。
曹军雷霆之势,不到十五日,连下十几座城池,将大军逼近了下邳。
甚至有意深入下邳、琅琊之间,直奔东海郯城。
战事一起,四方震动,徐州百姓无不是恐惧震慑,只能奔逃。
但偏偏这个时候,曹军每到一处便发出告示,陈明情况,将陶谦阴险罪行传遍乡里,承诺对百姓秋毫无犯,归还农田、宅邸。
若是已毁坏者,亦可凭借田契、房契予以补偿。
他用这样的善政,迅速平息了混乱的局势,安抚了惶恐不安的百姓。
由是曹操的名义传开,陶谦的行径也随之口口相传,徐州各地豪族、百姓,都知晓了曹军的出师之名。
害父之仇!灭族之怨!
虽然陶谦并未成功,但正因如此,才更加令人愤怒!
不少人都将自己的怨气、怒火对向了陶谦,以至于彭城各地只要看到曹军到来,立即归降,免得遭受牵连。
郯城,衙署之中。
年迈的陶谦坐在床榻上,目光低垂,神情落寞,叹道:“认真谋划截杀却因一个叫做许泽的人而功亏一篑,谁能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俄顷,曹豹快速走来,步伐仓促,抱拳道:“主公,陈登、糜竺、孙乾、赵昱、王朗,都已到来,正在外面等候。”
陶谦闻言回过神来,将头上稀疏的苍发拨乱,扯了几根垂下,双眸很快变得浑浊呆滞,面容沧桑,乍看之下仿佛是一场大病刚刚苏醒。
不多时,老少几名谋臣走来,问候一番后,陶谦摆手令他们安静,双眸动容的颤声道:“那张闿,早年便是贼寇出身,我平定叛乱之后,收编为军士,却不料疏于管制,让他贼心不死,这次却惹了曹操这样的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