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聚光点
吏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5章 聚光点,祁同伟进国服,半步登天,吏和,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江村的孩子们将夜香菌荧光涂料泼向天空,在夜幕画出流动的龙凤长卷。这些看似零散的力量,通过地脉网络产生共鸣,形成金色的保护屏障。
祁同伟决定用最危险的方式——将自己作为\"导体\"连接地脉与人类意识。他躺在地脉卵旁,任由金色能量顺着龙凤图腾纹路涌入身体。恍惚间,他回到了童年夏夜,母亲摇着蒲扇哼唱《凤求凰》,父亲指着星空讲述银河的故事。而此刻,宇宙深处传来的脉动与儿时记忆重叠,他终于明白:所谓地脉,正是星球的记忆载体。
当祁同伟再次睁开眼,南极冰架已恢复平静。地脉卵重新陷入沉睡,冰晶生物化作漫天流星。但他的身体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皮肤上浮现出若隐若现的龙凤纹身,每当地脉波动,这些纹路就会发出微光。更神奇的是,他能\"听见\"植物的低语,\"看见\"土壤中微生物的舞蹈。
回到东江村的那个深夜,祁同伟独自来到父母坟前。墓碑旁的夜香菌开得格外繁盛,荧光连成星河。他从怀中掏出母亲手抄的《凤求凰》歌谱,在月光下轻轻诵读。突然,歌谱上的字迹开始流动,化作金色的音符飘向夜空。新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这跨越时空的歌谣。
如今的生态学院里,孩子们最爱的课程是\"与地脉对话\"。他们戴着特制的感应手套,在夜香菌培育室中\"聆听\"菌丝生长的声音,用全息投影绘制心中的龙凤图腾。而祁同伟的《地脉手记》已被翻译成百余种语言,最新一卷的扉页画着霜月、槐树与星空,下方题字:\"天苍苍,野茫茫,霜月叩槐问沧桑。大道从来不在别处,它藏在冰糖的脆响里,藏在童谣的余韵中,藏在每个愿意倾听土地心跳的灵魂深处。\"
深秋的山风掠过监测中心穹顶,天文望远镜中的龙凤图腾依旧在星空中流转。祁同伟站在新槐树下,看着孩子们举着夜香菌灯笼从眼前跑过,欢笑声惊起一群栖息的夜枭。
\"祁爷爷!尝尝我们做的夜香菌糖!\"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竹篮蹦跳着跑来,篮底铺着的槐叶上,整齐码着琥珀色的糖块,表面还嵌着星星点点的荧光菌丝。祁同伟接过一块放入口中,清甜的滋味里带着森林晨露的气息,咀嚼时竟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踩着深秋铺满落叶的小径。
这个灵感源于三个月前的深夜。当时祁同伟在实验室调试地脉声波频率,无意间将夜香菌提取物滴入融化的糖浆。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普通的糖稀开始随着仪器震动泛起涟漪,冷却后竟凝结成半透明的结晶,在月光下呈现出龙凤图腾的纹路。更令人称奇的是,食用者能短暂感知到周围植物的情绪波动——吃到甜糖时,窗台上的绿萝会舒展叶片;尝到微苦的糖块,院中的老槐树则会轻轻摇晃枝桠。
\"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地脉之味'的品牌。\"在团队会议上,祁同伟转动着恐龙造型的镇纸,全息投影中浮现出各种创意设计,\"用古法熬糖技艺结合现代生物科技,每款产品都对应不同的地脉频率。\"梁璐推了推眼镜,调出成分分析数据:\"夜香菌含有特殊的量子纠缠物质,或许能通过味觉建立人与地脉的微妙连接。\"
制糖工坊就设在新槐树旁的老仓库。清晨,村民们背着竹篓采摘带露的夜香菌;正午,铜锅里的糖浆在柴火的煨煮下咕嘟作响;黄昏时分,老师傅们用祖传的拉糖技艺,将泛着荧光的糖条拉扯成各种形状——有展翅的凤凰、盘绕的巨龙,还有孩子们最爱的大白兔造型。糖块表面撒着的不是普通糖粉,而是磨成细粉的地脉矿石,在月光下闪烁着银河般的光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