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东北风云再起
追狗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0章 东北风云再起,亮剑:带着特战中队打鬼子,追狗少年,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造船厂这事儿虽然有民用属性,但目前还是以军用为主,所以这摊子全部交给负责科学院和军工布局的林书兵。
“老陈,放心吧,我会跟书兵校长打好招呼,到时候肯定会考虑你的意见。”
“嘿嘿,您这么说,我可就心里有底啦!我去干活啦!”
王猛看着陈绍宽离开,便想着从德国拉人回来的军舰差不多也应该到位了。
林书兵把从倭国缴获的货轮、游轮、客轮还有运兵船集结了两百多条,浩浩荡荡的开到了德国,然后按照名单一个个的拉人,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可算是把这50万人拉回来。
这50万人可不是跟倭国人一样来干苦力的,他们可都是知识分子、技术工人,还有不少的科学家。
经过一顿劝说之后,这些人毫不犹豫的愿意在华国集中劳动十年,毕竟相比于去挖矿,集中劳动的条件要宽松的多。
这五十万人中的技术工人被林书兵分配到沈阳、平顺、庆阳还有昆明等生产基地,充实到生产一线。
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则被分配到各大科研院所和学校。
“书兵,这些人可靠吗?”
“嗯,都经过咱们的审查,派出了纳粹的身份。而且咱们给他们开的条件不错,除了集中劳动,其他不受影响,而且干得好的话可以留在华国永久居住。
而且,咱们华国跟德国没有正面开战过,所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相比于E国,咱们就是他的亲人。”
“行,咱们各行各业确实需要人才。那些倭国人只能干一些苦力,真正的研究还是得靠德国人。”
林书兵与李云龙聊完,便通知各地到沿海各大港口领人。
屁股还没坐热,林书兵便又接到了王猛的通知,从倭国拆回来的最后一批物资也顺利启航,让他准备收货。
“唉,这是把我当成生产队的驴啊!”
话说王猛这头拆完工设施之后,整个倭国似乎回到了明治维新之前,成为了妥妥的农业国。
不过,这也是王猛的计划之一。一个不安分的邻居,不能给他们长大的机会,否则将来一定是一个大麻烦。
现在整个倭国政府在八一杠的“劝说”之下,已经彻底以华国的顾问团马首是瞻。按照确定下来的国策,倭国最新的支柱产业就是大米种植,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农业为主。
当然那些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相关工业还是可以发展的。
“住”的话,生产水泥没什么问题,钢铁不行,要想用的话,可以从华国进口。
“行”的话,生产自行车、人力车肯定也没有问题,但是带发动机的也别想了。岛国资源匮乏,汽油那些物资能省就省一点。
王猛与倭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华倭安保协议》。
而协议的主体思想很简单,那就是倭国没有必要保留军队,只保留一些自卫的部队即可,负责内部的防御,而外部的防御全部交给华国负责。
当然倭国的防务省提出友好协商的请求,但是被王猛一票否决。
并且组建自卫队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按照时间表,预计五年之后开始筹备。
当所有的事情都在按计划进行的时候,掉过头的E国,却向东北边境开始增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